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708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包括靠背总成、坐垫总成和调角器,靠背总成能向后翻转放平,在坐垫总成的下方设置有前连杆、后连杆、底座和四连杆驱动机构,底座上方固定安装有前底座支架和后底座支架,前连杆、后连杆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坐垫总成上,前连杆的下端铰接在前底座支架上,后连杆的下端铰接在后底座支架上,从而在座椅总成的下方形成四连杆机构,四连杆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后连杆绕下铰接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座椅总成向后移动或向前回位。在进行靠背翻转放平后,能通过四连杆机构增大前部空间,为乘客躺卧提供更舒适的体验。为乘客躺卧提供更舒适的体验。为乘客躺卧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能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当座椅乘客在长时间乘车疲乏或临时休息时,不仅能进行靠背的翻转放平,还能通过四连杆机构增加前部空间以提高躺卧的舒适性。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支撑,让乘员可以安全舒适地进行乘坐;其次,是在发生撞击、翻滚等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将乘员约束在规定的位置范围内保证乘客安全。
[0003]随着现代社会中车辆使用场景的增加,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空间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内饰功能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不但需求前排有更多功能调节,同时也对后排提出了更高舒适性要求。现有的汽车座椅,特别是后排座椅,虽然靠背能实现翻转放平进行躺卧,但由于前部空间不够,尚无法满足乘客更舒适的睡眠或休息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除能进行靠背的翻转放平外,还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四连杆机构增大前部空间,为乘客躺卧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连杆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包括由靠背总成(1)、坐垫总成(2)和调角器(3)组成的座椅总成,所述调角器(3)安装在靠背总成(1)与坐垫总成(2)之间,能进行靠背总成(1)向后翻转放平,其特征在于:在坐垫总成(2)的下方设置有前连杆(5)、后连杆(6)、底座(7)和四连杆驱动机构(8),所述底座(7)上方固定安装有前底座支架(9)和后底座支架(10),前连杆(5)、后连杆(6)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坐垫总成(2)上,前连杆(5)的下端铰接在前底座支架(9)上,后连杆(6)的下端铰接在后底座支架(10)上,从而在座椅总成的下方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驱动机构(8)用于驱动后连杆(6)绕下铰接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座椅总成向后移动或向前回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杆(5)、后连杆(6)、底座(7)、前底座支架(9)和后底座支架(10)各为两个,在坐垫总成(2)的下方左右对称设置。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和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调角器(3),且这两个调角器(3)通过同步杆(12)相连,从而实现同一驱动电机同步驱动;该调角器(3)安装在后连杆(6)与后底座支架(10)之间,且调角器的一侧焊接在后连杆(6)下端,另一侧焊接在后底座支架(10)上,后连杆(6)的宽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总成为后排四分座椅或六分座椅,坐垫总成(2)的前端安装有腿托总成(4)。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安装在电动滑轨(11)上。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机构辅助增大前部空间的躺卧座椅,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二排双安全带六分座椅上,包括六分靠背骨架总成(A)、六分坐垫骨架总成(B),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A)通过调角器(3)与六分坐垫骨架总成(B)后端的连接板(31)转动连接,所述六分座椅骨架总成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安全带(26),顶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安全带(17);在所述六分靠背骨架总成(A)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钢板(25)、第二加强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江李龙赵玮薛磊刘世明左家乐陈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