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72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铝合板成型极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包括椭圆液压膨胀实验,成型极限预测实验及双拉成型实验,采用半球凸模胀形和椭圆液压胀形相结合的复合试验方法得出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极限图,试验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确定模型参数,确定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预测模型,说明材料主应变、次应变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实际中,给定试材料和试验温度,就可根据预测模型快速得出FLD。就可根据预测模型快速得出FLD。就可根据预测模型快速得出F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板成型极限
,具体为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出于节能和环保的需求,各种轻量化的新材料被不断使用,尤其在汽车及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铝合金等轻质合金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汽车工业中,铝合金主要用来制造壳体类零件和底盘零件,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现代飞机的机翼、框等部位均用超高强铝合金制造,火箭主体结构、整流罩等也采用铝合金等轻质合金,硬铝合金具有韧性和耐热性,但常温下成形较为困难,需采用热成形方法温度对硬铝合金的成形性能提升较大,为了研究温度对材料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需要进行成形极限研究,准确地预测该类材料的成形极限同样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成形极限图可以预测和判定金属板材成形过程中的破裂现象,是分析板料成形性能的重要工具。成形极限图的获取通常有试验方法和理论方法。试验方法通过大量的板材试件胀形试验,在不同应变路径条件下获得材料变形的极限应变数据点,将这些数据点绘制在以第一主应变为纵坐标、第二主应变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然后连线形成金属板材成形极限曲线。理论方法通过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预测板材塑性变形的极限,从而得到金属板材的成形极限图,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采用半球凸模胀形和椭圆液压胀形相结合的复合试验方法得出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极限图,试验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采用半球凸模胀形和椭圆液压胀形相结合的复合试验方法得出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极限图,试验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其以下方法步骤:
[0008]1)椭圆液压膨胀实验;
[0009]板材在椭圆液压胀形时,设微元面内的主应力分别为σ1和σ2,椭圆长轴与短轴在微元面内形成的曲率半径分别为ρ1和ρ2,微元厚度为t,液压压力为P。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椭圆液压胀形顶点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
[0010]σ1=(P/2t)*ρ2*(1+2ρ)/(1+ρ+ρ2)
ꢀꢀꢀꢀꢀꢀꢀꢀꢀꢀꢀꢀ
(1)
[0011]σ2=(P/2t)*ρ2*(2+ρ)/(1+ρ+ρ2)
ꢀꢀꢀꢀꢀꢀꢀꢀꢀꢀꢀꢀꢀ
(2)
[0012]ρ=ρ2/ρ1ꢀꢀꢀꢀꢀꢀꢀꢀꢀꢀꢀꢀꢀꢀꢀꢀꢀꢀꢀꢀꢀꢀꢀꢀꢀꢀꢀꢀꢀꢀꢀꢀꢀꢀꢀꢀꢀꢀꢀꢀꢀ
(3)
[0013]根据以上公式,利用不同椭圆度x(x=b/a,表示椭圆短轴半径a与长轴半径b长度的比值)的椭圆形凹模液压胀形,能够得到胀形顶点两向主应力关系曲线。改变椭圆凹模的椭圆度,其液压胀形均能保持线性加载,且两向主应力保持线性关系,不同的椭圆度凹模胀形可得到材料不同的应力状态,且椭圆度x与应力比a之间满足线性关系关系;
[0014]α=mx+n
ꢀꢀꢀꢀꢀꢀꢀꢀꢀꢀꢀꢀꢀꢀꢀꢀꢀꢀꢀꢀꢀꢀꢀꢀꢀꢀꢀꢀꢀꢀꢀꢀꢀꢀꢀꢀꢀꢀꢀꢀꢀꢀꢀꢀ
(4)
[0015]式中:m,n分别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在简单加载,且材料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极限应变比β与应力比α由如下关系:
[0016]β=(2α

1)/(2

α)
ꢀꢀꢀꢀꢀꢀꢀꢀꢀꢀꢀꢀꢀꢀꢀꢀꢀꢀꢀꢀꢀꢀꢀꢀꢀꢀꢀꢀꢀꢀꢀꢀꢀꢀꢀꢀꢀꢀ
(5)
[0017]因此利用不同椭圆度的凹模进行液压胀形能使材料获得不同的应力状态,根据式(5),不同的应力状态能够对应不同的极限应变状态,进而不同极限应变状态的条件,用来进行成形极限研究确定。
[0018]2)成型极限预测模型;
[0019]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成形极限曲线,一般通过试验方法来获取,由于温度对材料成形极限的影响较大,所建立的模型需包含温度影响因子。
[0020]在不同温度下对铝合金板材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获得每个高强铝合金板材试样的拉力位移曲线、高强铝合金板材的弹性模量和幂函数硬化模型参数;
[0021]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预测模型如下所示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成形极限曲线,由于温度对材料成形极限的影响较大,所建立的模型需包含温度影响因子。铝合金成形极限预测模型如下所示:
[0022]η=fld0+k1η
2 (η2≤0)
ꢀꢀꢀꢀꢀꢀꢀꢀꢀꢀꢀꢀꢀꢀꢀꢀꢀꢀꢀꢀꢀꢀꢀꢀꢀꢀ
(6)
[0023][0024]式中:fld0为平面应变状态极限应变点;k1、k2、k3均为与温度T相关的函数。使用前述FLD试验的数据点,按照式(6)、式(7)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复合试验方法得出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极限图。
[0025]3)双拉成型实验
[0026]成形极限可以通过半球形刚模胀形试验法门得到按照国标进行试验试样为5个,沿轧制方向长度均为180mm,宽度分别为20、60、120、140、180mm,其中a为宽度20mm的试样尺寸,b为宽度60mm的试样尺寸,c为宽度120、140、180mm的试样尺寸。随着试样宽度逐渐增大,在变形过程中试样所受的应力状态由拉压逐渐向双拉过渡的最大主应变与最小主应变,不同宽度的试样进行试验即可得到不同的成形极限点,以下述公式表达;
[0027]γ1=(c1‑
c0)/c0*100%
ꢀꢀꢀꢀꢀꢀꢀꢀꢀꢀꢀꢀꢀꢀꢀꢀꢀꢀꢀꢀꢀꢀꢀꢀꢀꢀꢀꢀꢀꢀꢀꢀꢀꢀꢀꢀ
(8)
[0028]γ2=(c2‑
c0)/c0*100%
ꢀꢀꢀꢀꢀꢀꢀꢀꢀꢀꢀꢀꢀꢀꢀꢀꢀꢀꢀꢀꢀꢀꢀꢀꢀꢀꢀꢀꢀꢀꢀꢀꢀꢀꢀꢀ
(9)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
[0031]确定模型参数,确定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预测模型,说明材料主应变、次应变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实际中,给定试材料和试验温度,就可根据预测模型快速得出FLD。
[0032]温度对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影响十分明显,随着温度提高,板材的成形极限曲线整体向上移动,成形的安全区域扩大,板材在高温下具有更好的成形性能。
[0033]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预测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实际相符,该模型有助于在工程实践中快速得出FLD。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高强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椭圆液压膨胀实验;板材在椭圆液压胀形时,设微元面内的主应力分别为σ1和σ2,椭圆长轴与短轴在微元面内形成的曲率半径分别为ρ1和ρ2,微元厚度为t,液压压力为P。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椭圆液压胀形顶点应力的计算方法如下:σ1=(P/2t)*ρ2*(1+2ρ)/(1+ρ+ρ2)
ꢀꢀꢀꢀꢀꢀꢀꢀꢀꢀꢀꢀ
(1)σ2=(P/2t)*ρ2*(2+ρ)/(1+ρ+ρ2)
ꢀꢀꢀꢀꢀꢀꢀꢀꢀꢀꢀꢀꢀ
(2)ρ=ρ2/ρ1ꢀꢀꢀꢀꢀꢀꢀꢀꢀꢀꢀꢀꢀꢀꢀꢀꢀꢀꢀꢀꢀꢀꢀꢀꢀꢀꢀꢀꢀꢀꢀꢀꢀꢀꢀꢀꢀꢀꢀꢀꢀ
(3)根据以上公式,利用不同椭圆度x(x=b/a,表示椭圆短轴半径a与长轴半径b长度的比值)的椭圆形凹模液压胀形,能够得到胀形顶点两向主应力关系曲线。改变椭圆凹模的椭圆度,其液压胀形均能保持线性加载,且两向主应力保持线性关系,不同的椭圆度凹模胀形可得到材料不同的应力状态,且椭圆度x与应力比a之间满足线性关系关系;α=mx+n
ꢀꢀꢀꢀꢀꢀꢀꢀꢀꢀꢀꢀꢀꢀꢀꢀꢀꢀꢀꢀꢀꢀꢀꢀꢀꢀꢀꢀꢀꢀꢀꢀꢀꢀꢀꢀꢀꢀꢀꢀꢀꢀꢀꢀꢀ
(4)式中:m,n分别为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在简单加载,且材料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极限应变比β与应力比α由如下关系:β=(2α

1)/(2

α)
ꢀꢀꢀꢀꢀꢀꢀꢀꢀꢀꢀꢀꢀꢀꢀꢀꢀꢀꢀꢀꢀꢀꢀꢀꢀꢀꢀꢀꢀꢀꢀꢀꢀꢀꢀꢀꢀꢀ
(5)因此利用不同椭圆度的凹模进行液压胀形能使材料获得不同的应力状态,根据式(5),不同的应力状态能够对应不同的极限应变状态,进而不同极限应变状态的条件,用来进行成形极限研究确定。2)成型极限预测实验;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成形极限曲线,一般通过试验方法来获取,由于温度对材料成形极限的影响较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廖子刘纯国高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