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668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聚氨酯树脂基体、陶瓷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和玻璃纤维复合后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厚度≤5mm。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浆;(2)浸渍;(3)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导热填料、阻燃填料、网状玻璃纤维等同时加入到聚氨酯基材中,得到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电子材料的热管理,起导热、散热、绝缘、阻燃、力学性能增强等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调整浆料配方,也可通过模具灵活调整材料的尺寸,得到系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具备规模化生产前景。生产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LED和电子器件朝着大功率化、集成化、体积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涉及的功率器件发热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散热。如果这些材料产生的热量若没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将会使器件工作的结温升高,器件的工作稳定性、使用寿命等受到严重影响。高分子基导热绝缘材料可应用于发热器件与散热器件之间,是热管理的关键部件之一。
[0003]聚氨酯在各个领域进行应用,在作为导热绝缘材料的基体这一方面,它具有的主要优点是弹性好、绝缘性能好、耐水性好。但它的本征导热系数较小,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并且聚氨酯热分解温度低,易燃,因此不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因此,将聚氨酯用于功率型导热绝缘材料,必须提高其导热效率、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并且保持其优异的电绝缘性是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导热效率高、热稳定性强、力学性能好、阻燃性能佳、电绝缘性能优异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树脂基体、陶瓷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和玻璃纤维复合后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厚度≤5mm。
[0006]聚氨酯树脂基体为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固含为10%~60%;陶瓷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氮化硼、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的一种或几种,导热填料粒径为5~120μm;阻燃填料为聚磷酸铵、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勃姆石、红磷、蒙脱土的一种或几种,阻燃填料粒径为1~80μm;玻璃纤维为连续玻璃纤维,并且编织成网状,网格大小为0.05~0.5mm,厚度≤0.5mm。
[0007]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浆;(2)浸渍;(3)成型。
[0008]聚氨酯树脂基体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或有机溶剂型聚氨酯乳液,加入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及适当的改性剂,用高速搅拌,转速为1000~10000r/min,搅拌时间为0.5~24h后制备成浆料。
[0009]制备的浆料中含有导热填料的质量分数为10%~80%、阻燃填料的质量分数为5%~60%;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硬脂酸、硬脂酸盐、油酸等的一种或几种,改性剂添加量的的质量分数为0.5%~10%。
[0010]步骤(2)具体为:将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浸渍到上述浆料中,使浆料均匀、充分
粘附到玻纤上,经干燥后得到薄膜。
[0011]步骤(2)中浸渍工序的温度为10~80℃、时间为0.5~24h;干燥方式为自然干燥、真空干燥或鼓风干燥的一种。
[0012]步骤(3)具体为:将多层薄膜叠放在一起,置于模具中,同时加热并施加压力,得到复合材料。
[0013]步骤(3)中的施加压力为0.1~50MPa,加热温度为100~200℃,成型时间为0.5~24h。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研究表明,陶瓷导热填料,包括氧化铝、氮化硼、碳化硅等不仅可以增加高分子基体的导热性能,还能有效提高其热稳定性,在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应用;阻燃填料,包括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和聚磷酸铵等可以提升高分子的耐热和阻燃性能,防止高温导致火灾的发生;连续玻璃纤维编织后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将导热填料、阻燃填料、网状玻璃纤维等同时加入到聚氨酯基材中,得到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电子材料的热管理,起导热、散热、绝缘、阻燃、力学性能增强等作用。本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调整浆料配方,也可通过模具灵活调整材料的尺寸,得到系列产品。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性为:1、根据功率型电子材料的工作特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玻纤增强、高导热、阻燃的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各组分结合紧密,可以良好发挥各种填料的功效。2、本专利技术聚氨酯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具备规模化生产前景。
[0016]本专利技术的经济性为:随着电子工艺、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集成化、高功率的电子器件应用越来越多,其热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导热绝缘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规模化生产和实际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树脂基体、陶瓷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和玻璃纤维复合后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厚度≤5mm。
[0018]聚氨酯树脂基体为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固含为10%~60%;陶瓷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氮化硼、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的一种或几种,导热填料粒径为5~120μm;阻燃填料为聚磷酸铵、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勃姆石、红磷、蒙脱土的一种或几种,阻燃填料粒径为1~80μm;玻璃纤维为连续玻璃纤维,并且编织成网状,网格大小为0.05~0.5mm,厚度≤0.5mm。
[0019]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浆;(2)浸渍;(3)成型。
[0020]聚氨酯树脂基体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或有机溶剂型聚氨酯乳液,加入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及适当的改性剂,用高速搅拌,转速为1000~10000r/min,搅拌时间为0.5~24h后制备成浆料。
[0021]制备的浆料中含有导热填料的质量分数为10%~80%、阻燃填料的质量分数为5%~60%;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硬脂酸、硬脂酸盐、油酸等的一种或几种,改性剂添加量的的质量分数为0.5%~10%。
[0022]步骤(2)具体为:将编织成网状的玻璃纤维浸渍到上述浆料中,使浆料均匀、充分
粘附到玻纤上,经干燥后得到薄膜。
[0023]步骤(2)中浸渍工序的温度为10~80℃、时间为0.5~24h;干燥方式为自然干燥、真空干燥或鼓风干燥的一种。
[0024]步骤(3)具体为:将多层薄膜叠放在一起,置于模具中,同时加热并施加压力,得到复合材料。
[0025]步骤(3)中的施加压力为0.1~50MPa,加热温度为100~200℃,成型时间为0.5~24h。
[0026]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制备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实验,具体实施例如下:取水性聚氨酯100份,聚氨酯固含30%,加入氮化硼40份、聚磷酸铵20份、氢氧化铝10份、硅烷偶联剂3份、聚乙二醇3份,搅拌共混2h,转速为4000r/min,得到粘稠的浆料。取编织好的玻纤网,浸渍到浆料中,水浴锅保温50℃,浸渍10h,取出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复合材料薄膜。将薄膜叠6层,铺到模具中压制,压力为0.2MPa,温度130℃,保压1h,得到平整的复合材料薄膜,薄膜厚度约2mm,经测试:导热率为1.5W/mK,抗拉强度比纯聚氨酯提升50%,初始热分解温度由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聚氨酯树脂基体、陶瓷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和玻璃纤维复合后形成复合材料,材料厚度≤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树脂基体为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固含为10%~60%;陶瓷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氮化硼、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的一种或几种,导热填料粒径为5~120μm;阻燃填料为聚磷酸铵、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勃姆石、红磷、蒙脱土的一种或几种,阻燃填料粒径为1~80μm;玻璃纤维为连续玻璃纤维,并且编织成网状,网格大小为0.05~0.5mm,厚度≤0.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浆;(2)浸渍;(3)成型。4.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聚氨酯树脂基体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或有机溶剂型聚氨酯乳液,加入导热填料、阻燃填料及适当的改性剂,用高速搅拌,转速为1000~10000r/min,搅拌时间为0.5~24h后制备成浆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波杨文任新林杨德威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