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6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包括外振动组件、内框架、行走机构、发电组件和展臂组件;外振动组件安装在水管外壁并敲击水管;内框架的内部放置蓄电池,内框架的端头设置电极和电磁波发生器,行走机构安装在内框架上并驱动行走机构在水管内部行走;发电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基座、第一连杆和第一振动组件,展臂组件包括活动臂和推杆,活动臂的一端铰接内框架,推杆驱动活动臂展开和收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外振动组件与发电组件的配合实现能量传递,使得蓄电池能够长久的为电极和电磁波发生器供电,从而实现直接在水管内部对水体进行电磁处理,无需切割水管,灭菌和除垢效果更佳。菌和除垢效果更佳。菌和除垢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水体释放合适的微电流和电磁波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电流能够杀灭水体中对电敏感的微生物和藻类,电磁波可以激励水分子中的电子,电子的能量上升,使得水分子与接触器壁的电位差减小,进而使得水中各种盐类离子因静电引力减弱而趋向于分散,避免趋向器壁聚集,达到降低器壁水垢的效果。目前,由于设备安装的原因,各类应用电磁设备处理水体的技术方案都需要在管道中设置节点,将管道中的水引出再进行电磁处理,不但安装复杂,而且这些水进入管道之后水分子的能量下降,除垢效果变弱,管道的内壁依然容易结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水处理装置,直接在水管内部对水体进行电磁处理。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包括外振动组件、内框架、行走机构、发电组件和展臂组件;
[0005]所述外振动组件安装在水管外壁并敲击水管;
[0006]所述内框架的内部放置蓄电池,内框架的端头设置电极和电磁波发生器,电极用于对水体放电,电磁波发生器向水体发射电磁波;行走机构安装在内框架上并驱动行走机构在水管内部行走;
[0007]所述发电组件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基座、第一连杆和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均安装在内框架上并且均能自由旋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分别安装磁铁和线圈,线圈连接蓄电池,当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产生相对旋转时,线圈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电流为蓄电池充电;
[0008]基座固定在内框架上,基座的表面设置有导柱,导柱上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中心杆和第一共振板,第一中心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一共振板,第一安装板的表面设置导孔,第一安装板通过导孔安装在导柱上,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转盘,另一端铰接第一安装板;当第一振动板振动时,第一安装板随着第一振动板振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驱动第一转盘不停的正转和反转;
[0009]所述展臂组件包括活动臂和推杆,活动臂的一端铰接内框架,活动臂的数量为多个,推杆驱动活动臂展开和收拢,当所有活动臂展开时,活动臂的另一端抵住水管内壁使得内框架固定;
[0010]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在应用时,外振动组件固定在水管外壁,内框架及其他所有安装在内框架上的附着部件均位于水管内部,通过外振动组件与发电组件的配合实现能量传递,使得蓄电池能够长久的为电极和电磁波发生器供电。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中心杆和第二共振板,第二中心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板和第二共振板,第二安装板的表面设置导孔,基座表面的导柱有多个,第二安装板通过导孔安装在导柱上,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在不同的导柱上,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转盘,另一端铰接第二安装板;与第一振动组件类似,第二振动组件也能驱动第二转盘旋转,为了避免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旋转,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第一共振板和第二共振板距离水管内壁的距离不同,这意味着第一共振板和第二共振板所接受的振动波的相位不同,确保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旋转时机不同,即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存在相对旋转。
[0012]具体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螺旋桨和电机,螺旋桨安装在内框架上,电机驱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驱动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在水管内部行走;为了避免螺旋桨的旋转导致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在水管内自转,本专利技术设置所述螺旋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旋桨的叶片偏转方向相反,在工作时两个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
[0013]具体的,所述展臂组件还包括滚轮、刹车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滚轮安装在活动臂的另一端,活动臂中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的导槽,刹车杆安装在导槽内,刹车杆的一端套有第二弹簧另一端勾住滚轮的轮毂,所述推杆的一端铰接刹车杆;当推杆推动刹车杆在导槽内移动时,活动臂会同步展开,通过合理设置刹车杆和活动臂的尺寸,可以确保当活动臂展开至最大角度时,刹车杆恰好压紧滚轮,不影响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停留在当前位置;当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在水管内移动时,活动臂轻微收拢,此时刹车杆会松开滚轮,可以旋转的滚轮还能用于辅助引导内框架及附着部件的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导电轮,所述活动臂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活动臂连接蓄电池的一极,活动臂和导电的滚轮能够将水管内壁与蓄电池的一极连接,电极连接蓄电池的另一极;当水管内充满水时,电极与水管内壁之间将产生电流,用于杀灭微生物和藻类。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呈圆管形,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套环,套环套在内框架上;所述内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吸引套环的第一电磁铁,当第一电磁铁通电之后,套环和推杆沿着内框架水平移动,驱动刹车杆移动以及活动臂展开,刹车杆移动的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当第一电磁铁断电之后,第二弹簧驱动刹车杆复位以及活动臂收拢。
[001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臂上设置有内振动器和振动传感器,内框架中设置有控制器,振动传感器将测量的振动数据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极、电磁波发生器、行走机构、展臂组件和第一电磁铁。振动传感器用于测量外振动组件传来的振动;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在安装时需要水管外的外振动组件与水管内的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尽可能的对齐,当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对齐外振动组件时,振动传感器测量的振动强度最大,控制器在此时控制活动臂展开,将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固定在当前位置。
[0017]具体的,所述外振动组件包括连接座、外振动器、第二电磁铁和敲击锤;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二电磁铁吸附在水管的外壁,外振动器和敲击锤均安装在连接座上,外振动器驱动敲击锤振动并敲击水管。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1:将外振动组件固定在水管的外壁;
[0020]步骤2:将内框架以及安装在内框架上所有部件放在在水管中;
[0021]步骤3:将水管中灌满水;
[0022]步骤4:启动外振动组件中的敲击锤敲击水管,启动螺旋桨使得内框架和内框架上的附着部件在水管内移动;当线圈中产生电流并且电流达到设定值时,意味着第一共振板和第二共振板的振动强度最大,内框架及附着部件与外振动组件对齐,此时螺旋桨停止并且第一电磁铁通电使得活动臂展开,将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固定;也可以根据振动传感器所测量的振动数据来判断内框架及附着部件是否与外振动组件对齐;
[0023]步骤5:停止外振动组件,启动内振动器,根据振动情况定位内框架的位置,然后调整外振动组件的位置使得外振动组件与内框架的停留位置对齐。
[0024]在实际应用时,上述步骤4中内框架及附着部件停留的位置与外振动组件的位置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因此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步骤5来反向微调外振动组件的位置,使得内框架及附着部件与外振动组件的位置更加对齐。
[0025]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通过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振动组件(100)、内框架(200)、行走机构(300)、发电组件(400)和展臂组件(500);所述外振动组件(100)安装在水管外壁并敲击水管;所述内框架(200)的内部放置蓄电池,内框架(200)的端头设置电极(210)和电磁波发生器(220),行走机构(300)安装在内框架(200)上并驱动行走机构(300)在水管内部行走;所述发电组件(400)包括第一转盘(410)、第二转盘(420)、基座(430)、第一连杆(440)和第一振动组件(450),所述第一转盘(410)和第二转盘(420)均安装在内框架(200)上并且均能自由旋转,第一转盘(410)和第二转盘(420)上分别安装磁铁(480)和线圈(490),线圈(490)连接蓄电池;基座(430)固定在内框架(200)上,基座(430)的表面设置有导柱(431),导柱(431)上套有第一弹簧(432);所述第一振动组件(450)包括第一安装板(451)、第一中心杆(452)和第一共振板(453),第一中心杆(45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451)和第一共振板(453),第一安装板(451)的表面设置导孔,第一安装板(451)通过导孔安装在导柱(431)上,第一连杆(440)的一端铰接第一转盘(410),另一端铰接第一安装板(451);所述展臂组件(500)包括活动臂(510)和推杆(520),活动臂(510)的一端铰接内框架(200),活动臂(510)的数量为多个,推杆(520)驱动活动臂(510)展开和收拢,当所有活动臂(510)展开时,活动臂(510)的另一端抵住水管内壁使得内框架(200)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400)还包括第二连杆(460)和第二振动组件(470),所述第二振动组件(470)包括第二安装板(471)、第二中心杆(472)和第二共振板(473),第二中心杆(47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板(471)和第二共振板(473),第二安装板(471)的表面设置导孔,基座(430)表面的导柱(431)有多个,第二安装板(471)通过导孔安装在导柱(431)上,第二安装板(471)和所述第一安装板(451)安装在不同的导柱(431)上,第二连杆(460)的一端铰接第二转盘(420),另一端铰接第二安装板(471);所述第一共振板(453)和第二共振板(473)距离水管内壁的距离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内置式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00)包括螺旋桨(310)和电机(320),螺旋桨(310)安装在内框架(200)上,电机(320)驱动螺旋桨(310)旋转。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燕丁卫明应江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秋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