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射频管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64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体射频管理器,涉及射频应用设备技术,旨在解决若是需要管体需要识别的数量较为庞大,那么仍旧需要依次完成管体上电子射频标签的识别,其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壳、以及若干位于机壳内可以其轴心转动的转向柱,所述机壳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且所述机壳内存在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与若干转向柱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控制若干转向柱转动,所述转向柱可自空腔与容纳腔之间位移,且所述转向柱与空腔内底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管体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一列或一行放置在管架上的若干管体进行其外周壁上的电子射频标签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体射频管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射频应用设备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管体射频管理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溶液、体液等多种液体,在进行化学检验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储于透明的玻璃管体之中,而后在管体的外周壁上粘接一张电子射频标签,用以对该管体进行标记,并且在后续进入到例如红外光谱、离心机等设施内进行操作的时候,都能够通过电子射频标签与阅读器进行读卡,确保每个管体在进行每一道环节的时候,都能够通过射频技术进行登记。
[0003]目前的现有技术,通常是人们单个单个对粘贴有电子射频标签的管体进行握持,将其转移至阅读器之前,并且转动管体,令电子射频标签能够正对阅读器时,完成一次射频识别的动作,若是需要管体需要识别的数量较为庞大,那么仍旧需要依次完成管体上电子射频标签的识别,其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管体射频管理器,能够同时对一列或一行放置在管架上的若干管体进行其外周壁上的电子射频标签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管体射频管理器,包括机壳、以及若干位于机壳内可以其轴心转动的转向柱,所述机壳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且所述机壳内存在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与若干转向柱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控制若干转向柱转动,所述转向柱可自空腔与容纳腔之间位移,且所述转向柱与空腔内底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管体的长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柱的下端边缘开设有导向锥面。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柱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且与空腔顶面抵触的弹性件。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空腔内的从动圈,所述从动圈限制转向柱完全进入到容纳腔内。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腔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根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与若干从动圈的外侧共同套设有一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内周壁与主动轮、若干从动轮的外周壁贴合设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的内底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用于与管体配合的限位槽。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容纳腔两侧的阅读器,且所述阅读器耦接有固定连接在空腔内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界面贯穿机壳至外
界,所述控制器与电机耦接,且控制器耦接有位于空腔内壁上的无线发生器,所述无线发生器通过无线接收器用于与电脑无线连接。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能够同时对一列或一行放置在管架上的若干管体进行其外周壁上的电子射频标签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阅读器、控制器和电脑的结构框图。
[0021]图中:1、机壳;2、容纳腔;3、限位槽;4、转向柱;5、导向锥面;6、空腔;7、弹簧;8、传动带;9、电机;10、主动轮;11、从动圈;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
[0024]该管体射频管理器,如图1和3所示,包括机壳1、以及若干位于机壳1内可以其轴心转动的转向柱4,机壳1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2,容纳腔2的内底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用于与管体配合的限位槽3,且机壳1内存在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与若干转向柱4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控制若干转向柱4转动,转向柱4可自空腔6与容纳腔2之间位移,且转向柱4与空腔6内底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管体的长度。
[0025]如图2所示,转向柱4的下端边缘开设有导向锥面5,如图4所示,转向柱4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2,且凹槽12内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且与空腔6顶面抵触的弹性件,弹性件实际为压缩弹簧7,并且转向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空腔6内的从动圈11,从动圈11限制转向柱4完全进入到容纳腔2内。
[0026]如图4所示,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空腔6内的电机9,电机9的转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根主动轮10,且主动轮10与若干从动圈11的外侧共同套设有一传动带8,传动带8采用橡胶材质,且其处于形变状态,故而其传动带8的内周壁与主动轮10、若干从动轮的外周壁贴合设置。
[0027]如图5所示,空腔6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容纳腔2两侧的阅读器,且阅读器耦接有固定连接在空腔6内壁上的控制器,控制器的控制界面贯穿机壳1至外界,控制器与电机9耦接,且控制器耦接有位于空腔6内壁上的无线发生器,无线发生器通过无线接收器用于与电脑无线连接。
[0028]当人们需要通过本管理器来完成若干管体的射频识别的时候,首先会将管体插入到试管支架,而后单列或者单行的试管支架,带着管体送入到容纳腔2内,在该过程中,管体的上端会与转向柱4的导向锥面5接触,从而在导向锥面5的导向下,产生令转向柱4向上位移的作用力,使得转向柱4朝向空腔6内位移,并且该过程中从动圈11的外周壁始终与传动
带8的内周壁抵触。
[0029]在试管支架与若干管体完全位于容纳腔2内的时候,管体的下端也会嵌到限位槽3内。
[0030]并且在弹簧7释放弹性势能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转向柱4还是能够向下位移,抵触在管体的顶面,使得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
[0031]而后人们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9启动,电机9为伺服电动机,电机9带动主动轮10转动,主动轮10通过传动带8带动若干的从动圈11发生转动,并且从动圈11带动转向柱4发生转动,转向柱4转动时,就会带动管体在试管支架上发生转动,继而确保管体上贴着的电子射频标签能够被阅读器读取到。
[0032]并且阅读器读取以后,可以通过与控制器连接的无线发生器,通过电脑上的无线接收器传递给电脑,这样一来,可以针对一个批次的若干个管体进行同时统计,加快人们的工作效率。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体射频管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以及若干位于机壳(1)内可以其轴心转动的转向柱(4),所述机壳(1)的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2),且所述机壳(1)内存在空腔(6),所述空腔(6)内设置有与若干转向柱(4)传动连接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控制若干转向柱(4)转动,所述转向柱(4)可自空腔(6)与容纳腔(2)之间位移,且所述转向柱(4)与空腔(6)内底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管体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射频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4)的下端边缘开设有导向锥面(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射频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4)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2),且所述凹槽(12)内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且与空腔(6)顶面抵触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体射频管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空腔(6)内的从动圈(11),所述从动圈(11)限制转向柱(4)完全进入到容纳腔(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钦瑜付颖斌黄烈涛杜娇娇朱明柏云
申请(专利权)人:一零二四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