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659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其包括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之间增设加热管路形成闭环回路,其中,加热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水泵和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空气供应管路、氢气供应管路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板式换热器通过进水口、出水口串接于加热管路上,且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板上覆有脱氢催化剂涂层。空气供应管路供应的空气和氢气供应管路供应的氢气均通过进气口接入板式换热器进行氢氧催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可提升加热效率,缩短低温冷启动耗用的时间;避免加热带来的耗电问题,提升系统集成性,避免电池损伤;提升受热均匀性。提升受热均匀性。提升受热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产能设备应运而生。其中,氢燃料电池已经作为氢能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开始在乘用车领域进行应用。氢燃料电池反应的产物是水,虽然水对环境很友好,但是,在低温下燃料电池生成的水可能结冰,冰会覆盖扩散层和催化层,阻碍氢气和空气传输,膜内质子传导能力差,进而影响燃料电池从低温下的启动能力,为适应全天候,全地区的广泛使用,加快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的燃料电池加热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电池冷却回路中安装电加热器,通过冷却液循环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送入电堆,使燃料电池升温。该方法受加热功率的限制,加热效率低且加热速率慢,并且还存在消耗外部蓄电、冷却液受热不均的问题。
[0005]2、低压拉载技术,不需要增加额外装置的情况下,实现了燃料电池的快速升温,弥补了电加热器方案的缺陷。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让电堆在数值极低的电压环境下工作,这不仅会对电池寿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且也对电压控制技术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提升加热效率,缩短低温冷启动耗用的时间;避免加热带来的耗电问题,提升系统集成性,避免电池损伤;提升冷却液受热均匀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启动系统,其包括:
[0008]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加热管路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加热管路沿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方向依次连接有水泵和加热模块;
[0009]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空气供应管路、氢气供应管路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串联于所述加热管路上;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面上覆有脱氢催化剂;
[0010]所述空气供应管路供应的空气和所述氢气供应管路供应的氢气均通过所述进气口接入所述板式换热器进行氢氧催化反应产生热量,以加热流入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的水;以及
[0011]控制模块,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具有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以及排气端,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空气供应管路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氢气供应管路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排气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空气供应管路上依次连接有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以及空气启停控制阀;
[0014]所述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以及空气启停控制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氢气供应管路沿其进气端向出气端方向依次连接有储氢瓶、开关阀以及流量阀;
[0016]所述开关阀以及流量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端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气端开度的阀门,所述阀门的Kv值固定;
[0018]其中,Kv值为所述阀门开度的流量系数。
[0019]优选的,所述排气端设有氢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加热管路上还设有节温器,所述节温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燃料电池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在燃料电池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之间增设加热管路形成闭环回路,其中,加热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水泵和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空气供应管路、氢气供应管路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板式换热器通过进水口、出水口串接于加热管路上,且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板上覆有脱氢催化剂涂层。空气供应管路供应的空气和氢气供应管路供应的氢气均通过进气口接入板式换热器进行氢氧催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喷涂的方法,将脱氢催化剂均匀的附着在板式换热器热流室的换热板面上,板式换热器不仅可以为氢气和氧气提供反应场所,还可以对流入板式换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实现了功能集成,有利于提升系统集成性。不仅如此,由于换热面板面积的量值远大于板间距的量值,因此,提升了氢氧反应的充分程度,也提升了气液换热的速率与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水受热均匀。更重要的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脱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速率加快,极大的提升了氢氧反应的放热速率,放热功率可以达到数十千瓦,几秒钟便可以让空气从零下30℃升温至几百摄氏度,可有效缩短低温冷启动耗用的时间。
[0025]低温启动时,氢燃料电池的反应产物水在水泵提供的动力作用下,从燃料电池出水端流出进入加热管路,从进水口进入板式换热器,由于板式换热器内发生氢氧催化反应释放大量热量,由此流入板式换热器中的低温水与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低温水在板式换热器中换热后温度迅速升高,再从出水口流出,进入燃料电池,将热量传递给燃料电池,由此保证燃料电池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可以正常启动,防止水结冰,无需额外耗电,避免电池损失,保证低温下燃料电池运行寿命,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的低温运行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加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0028]1、燃料电池;11、进水端、12、出水端;
[0029]2、加热管路;21、水泵;22、节温器;
[0030]31、空气供应管路;311、空气过滤器;312、空气压缩机;313、空气启停控制阀;
[0031]32、氢气供应管路;321、储氢瓶;322、开关阀;323、流量阀;
[0032]33、排气歧管;
[0033]34、板式换热器;341、进气口;342、出气口;343、进水口;34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100,其包括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具有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1为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反应的产物是水,水从出水端12流出。但是,在低温下燃料电池生成的水可能结冰,造成电池内部管道堵塞。
[0036]本实施例在燃料电池1的出水端12和进水端11之间增设加热管路2形成闭环回路,具体地,氢燃料电池1的反应产物水从出水端12 流出,经加热管路2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从进水端11进入燃料电池,将热量传递给燃料电池1,由此保证燃料电池1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可以正常启动,防止水结冰,保证低温下燃料电池1运行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通过加热管路与所述进水端连通,所述加热管路沿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方向依次连接有水泵和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空气供应管路、氢气供应管路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串联于所述加热管路上;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面上覆有脱氢催化剂;所述空气供应管路供应的空气和所述氢气供应管路供应的氢气均通过所述进气口接入所述板式换热器进行氢氧催化反应产生热量,以加热流入所述板式换热器中的水;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水泵和所述加热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具有第一进气端、第二进气端以及排气端,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空气供应管路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氢气供应管路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排气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泽田唐锐健李强朱汉健黄镇乐
申请(专利权)人: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