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46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后置埋板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将钢方管焊接在后置埋板上,以形成横向支撑;以横向支撑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通过设置后置埋板,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通过设置输送滑道,提高了废料的输送效率,同时,提高了废料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了人力、无力的消耗。无力的消耗。无力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建筑垃圾的清理往往占用施工电梯进行运输,效率低下。
[0003]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垃圾通道清理运输建筑垃圾。
[0004]然而,传统的垃圾通道由若干侧板拼接而成,导致安装拆卸垃圾通道费时费力;另外,建筑高度太高造成垃圾下落时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垃圾通道安装拆卸的效率;同时,避免垃圾下落时产生噪音。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后置埋板固定在主体结构上;
[0008]将钢方管焊接在所述后置埋板上,以形成横向支撑;
[0009]以所述横向支撑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
[001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将钢方管焊接在所述后置埋板上,以使形成横向支撑,包括:
[0011]将所述钢方管焊接成矩形框架;
[0012]将所述矩形框架的一边焊接在所述后置埋板上。
[001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将后置埋板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包括:对所述后置埋板放线定位,通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后置埋板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上。
>[001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输送滑道包括钢骨架以及围板,所述围板围设在所述钢骨架上。
[001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以所述横向支撑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包括:
[0016]以所述横向支撑位置为钢骨架起点,焊接所述钢骨架;
[0017]用所述围板将所述钢骨架包封,以形成封闭的所述输送滑道。
[0018]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围板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9]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在所述以所述横向支撑位置为钢骨架起点,焊接所述钢骨架之后,在所述将所述围板将所述钢骨架包封,以形成封闭的所述输送滑道之前,还包括:
[0020]对所述钢骨架上的所有焊缝进行打磨清理;
[0021]在打磨清理后的所述钢骨架上涂刷防锈漆。
[0022]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在所述将所述围板将所述钢骨架包封,以形成封闭的所述输送滑道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输送滑道的空腔的底部设置防震垫板。
[002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围板上开设有用于投递废料的废料投递口与用于检修的检修口。
[002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废料投递口与所述检修口上均设置有下悬窗式的窗扇。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后置埋板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将钢方管焊接在后置埋板上,以形成横向支撑;以横向支撑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通过设置后置埋板,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通过设置输送滑道,提高了废料的输送效率,同时,提高了废料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了人力、无力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中废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中输送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废料输送装置;10、输送滑道;11、钢骨架;12、围板;121、废料投递口;122、检修口;123、出料口;20、横向支撑;21、后置埋板;22、膨胀螺栓;23、钢方管;30、防震垫板;2、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01、将后置埋板21固定在主体结构2上。
[0034]需要说明的是,主体结构2指的是混凝土柱。
[0035]继续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S101、将后置埋板21固定在主体结构2上,包括:对后置埋板21放线定位,通过膨胀螺栓22将后置埋板21固定在主体结构2上。
[0036]具体的,在第n层楼的两个混凝土柱上均设置后置埋板21,其中,两个混凝土柱分别为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混凝土柱,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混凝土柱相对设置。
[0037]在施工过程中,在第一混凝土柱朝向第二混凝土柱的一侧固定后置埋板21,在第二混凝土柱朝向第一混凝土柱的一侧固定后置埋板21;而后,在n

1层楼至第1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混凝土柱上均固定后置埋板21。
[0038]在本实施例中,以3层楼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三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混凝土柱上均固定后置埋板21,每个后置埋板21均通过4个膨胀螺栓22固定在混凝土柱上;第二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混凝土柱上均固定后置埋板21,第一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
混凝土柱上均固定后置埋板21。
[0039]在使用过程中,后置埋板21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0040]S102、将钢方管23焊接在后置埋板21上,以形成横向支撑20。
[004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S102、将钢方管23焊接在后置埋板21上,以形成横向支撑20,包括:
[0042]S1021、将钢方管23焊接成矩形框架。
[0043]在使用过程中,矩形框架与水平面平行。
[0044]S1022、将矩形框架的一边焊接在后置埋板21上。
[0045]具体的,将矩形框架的一端焊接在第一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上,将矩形框架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二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上,以使矩形框架形成横向支撑20。
[00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与第二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之间焊接第一矩形框架,第二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与第二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之间焊接第二矩形框架,第一层楼的第一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与第二混凝土柱上的后置埋板21之间焊接第三矩形框架,以使每层楼上的矩形框架均形成横向支撑20。
[0047]其中,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以及第三矩形框架由上到下间隔设置。
[0048]S103、以横向支撑20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10。
[0049]继续参照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的输送滑道10由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以及第三滑道构成,第二滑道位于第一滑道与第三滑道之间,第一滑道与第三滑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后置埋板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将钢方管焊接在所述后置埋板上,以形成横向支撑;以所述横向支撑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钢方管焊接在所述后置埋板上,以形成横向支撑,包括:将所述钢方管焊接成矩形框架;将所述矩形框架的一边焊接在所述后置埋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后置埋板固定在主体结构上,包括:对所述后置埋板放线定位,通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后置埋板固定在所述主体结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滑道包括钢骨架以及围板,所述围板围设在所述钢骨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料输送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横向支撑的位置为起点,安装输送滑道,包括:以所述横向支撑位置为钢骨架起点,焊接所述钢骨架;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徐啸宇林剑张宁柴文浩王从磊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