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44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所述凝胶药物包含可注射水凝胶以及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凝胶药物可以减少抗VEGF药物的用药剂量,延长抗VEGF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抗VEGF药物给药频率。物给药频率。物给药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药物,尤其涉及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凝胶药物。

技术介绍

[0002]眼底脉络膜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组织,其作用主要为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并且可以起到清除视网膜的代谢废物的作用。脉络膜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进行性功能障碍,及引起脉络膜血管疾病的脉络膜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如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疾病。大量研究表明,脉络膜血管疾病影响范围广泛,且发病率呈指数级增长。脉络膜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视觉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不可逆失明。CNV是指新血管从脉络膜向黄斑下的神经视网膜生长,引起黄斑水肿、渗出、出血、光感受器损伤,最终形成终末期纤维化瘢痕目前,CNV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然而,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效果非常有限,这些手术会损伤视网膜和血管。虽然目前抗VEGF治疗有效,许多问题仍然持续存在,例如,经常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可能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眼内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脱离。重要的是,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的负担会显著降低患者的依从性。此外,抗VEGF对纤维性瘢痕没有效果,甚至可能损害脉络膜和视网膜的长期生存能力。因此,深入研究CNV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解决方案,提高CNV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水平是迫切需要的。
[0003]虽然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炎症在CNV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先前的研究表明,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6(IL

6)和白细胞介素

8(IL

8)通常促进CNV的发生和/或进展。此外,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被认为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变性的关键因素,RPE变性是CNV进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过度的炎症相关活性氧(ROS)和氧化脂蛋白导致蛋白质错误折叠、聚集和先天性免疫反应的慢性激活,与CNV的病理性血管生成呈正相关。此外,ROS显著促进了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因此,抗炎治疗和有效清除ROS可能是CNV治疗的关键策略。
[0004]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是一种单克隆抗体片段(FAB),其与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从相同亲本鼠抗体获得。雷珠单抗是一种典型的抗VEGF药物,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值和新生血管形成,延缓新生血管性疾病进展。目前利用雷珠单抗治疗CNV的方式是直接向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雷珠单抗的用药剂量大,作用时间短,且需要每月给药一次,给药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药物凝胶混合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抗VEGF药物的用药剂量,增加抗VEGF药物的作用时
间,减少抗VEGF药物给药频率。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所述凝胶药物包含可注射水凝胶以及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
[0007]优选地,所述的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是抗VEGF药物.
[0008]优选地,所述的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是雷珠单抗。
[0009]优选地,在所述的凝胶药物中,雷珠单抗的质量含量在1%以上。
[0010]优选地,所述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酸倍他米松二钠和氯化钙混合成溶液,使得混合溶液转变成凝胶。
[0011]优选地,磷酸倍他米松二钠和氯化钙的摩尔浓度的比率为0.9

1.1:1.1

0.9。
[0012]优选地,所述的磷酸倍他米松二钠和氯化钙的摩尔浓度分别在0.01M以上。
[0013]优选地,所述的磷酸倍他米松二钠和氯化钙的摩尔浓度分别在0.025M以下。
[0014]优选地,所述的凝胶药物被配置为能用30G注射器注射,当应力撤销后,液态恢复为凝胶态。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用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制备简单、效力长久的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不仅可以长期持续释放抗VEGF药物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还可以清除活性氧(ROS),减少局部炎症。显著延长传统抗VEGF药物治疗的有效时间。该水凝胶所有成分均可采用临床批准药物可能很容易转化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治疗的临床应用,可取代目前的抗VEGF药物的治疗。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实施例1中,磷酸倍他米松二钠与氯化钙的摩尔浓度达到0.0125M时,形成的水凝胶(0.0125M

BetP

Gel)的外观照片。
[0018]图2显示实施例1中不同摩尔浓度(0.005M,0.01M,0.0125M,0.025,0.05M)磷酸倍他米松二钠与氯化钙形成的水凝胶的外观照片。
[0019]图3显示实施例1中0.0125M

BetP

Gel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
[0020]图4显示实施例1中0.0125M

BetP

Gel的流变行为。
[0021]图5显示实施例1中0.0125M

BetP

Gel的元素映射图像。
[0022]图6显示实施例1中0.0125M

BetP

Gel与Ca
2+
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孵育的结果照片。
[0023]图7显示实施例2中负载IgG的磷酸倍他米松水凝胶(IgG@BetP

Gel)的荧光图像。其中,左图为明亮的田野图像,中图为荧光图像,右图为合并后的图像。
[0024]图8显示实施例2中IgG@BetP

Gel的流变行为。其中,G

: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
[0025]图9显示实施例2中IgG@BetP

Gel在PBS中37℃孵育72h后IgG的累积释放谱。
[0026]图10显示实施例2中gG@BetP

Gel在PBS溶液(左)和去离子水(右)中的降解的照片。
[0027]图11显示实施例2中玻璃体内注射游离IgG

Cy5.5或IgG

Cy5.5@BetP

Gel后,不同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药物包含可注射水凝胶以及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药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是抗VEGF药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物是雷珠单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凝胶药物中,雷珠单抗的质量含量在1%以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眼底和眼内疾病的凝胶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酸倍他米松二钠和氯化钙混合成溶液,使得混合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平刘庄高慧芹陈慕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