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37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内部设置有内架部件,内架部件设置为前后两组结构,内架部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部件,传动部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部件,设备外壳内的内架部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部件,相邻两组内架部件能够通过传动部件进行控制,传动部件内壁的卡接部件能够对承载部件形成的环状圈进行调节,两组内架部件与承载部件均设置为前后对称结构,让线圈能够通过承载部件卡紧固定,同时具有让线圈在拆卸时更加便捷,让线圈具有方便拆卸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线圈的承载的部件,难以实现便捷的对线圈拆装,在承载新线圈时,难以实现稳定固定线圈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增加,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也随之更新,其中例如CT、磁共振设备等,磁共振设备会通过磁共振的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形成图像,方便后续的医疗检查,这项检查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的损害,也没有放射性,所以对于孕妇也可以进行检查。
[0003]医院内的磁共振设备较少,且磁共振内线圈属于消耗品,而医院的使用频率较高,频繁使用后需要定期更换,而在对磁共振线圈进行更换时,会出现以下不足:
[0004]1.线圈承载的部件,对于线圈的拆装过程较为困难,难以实现快速的对线圈的加紧与松开;
[0005]2.新旧线圈的尺寸不同,让新线圈在进行按时,难以稳定的将线圈进行固定的问题。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以解决现有线圈的承载的部件,难以实现便捷的对线圈拆装,在承载新线圈时,难以实现稳定固定线圈的问题。
[0008]本技术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9]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内部设置有内架部件,内架部件设置为前后两组结构,内架部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部件,传动部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部件,内架部件上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与内架部件之间设置有紧固部件,内架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部件,卡接部件上固定有承载部件,承载部件上卡接安装有线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架部件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设置为半圆架结构,安装座顶部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与安装座组成圆环结构,安装架与安装座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卡接台。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共设置有三组,三组传动杆均固定在安装座的前端面,两侧位置的传动杆由中间位置的传动杆连接传动,两端传动杆顶部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前端安装座上,传动轴后侧拧转安装在后端安装座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传动杆的底部中间位置,传动杆中间位置设置有蜗轮蜗杆结构,传动杆的蜗杆部分安装在固定块上,固定块上的蜗杆结构由固定板进行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紧固部件包括有:紧固栓,所述紧固栓插接安装在安装架与安装座接触位置,紧固栓底部插入倒安装座的位置处,安装座上卡接有紧固块,紧固块拧转在紧固栓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件包括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呈矩形架结构,滑动架滑动安装在内架部件的内壁上,滑动架与内架部件接触位置安装有固定扣,滑动架呈圆周阵列方式排布在内架部件的内壁。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件包括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呈的弧形结构,承载块截面为“U”状,承载块固定在滑动架上,承载块的内壁上设置有辅助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设备外壳内的内架部件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部件,相邻两组内架部件能够通过传动部件进行控制,传动部件内壁的卡接部件能够对承载部件形成的环状圈进行调节,两组内架部件与承载部件均设置为前后对称结构,让线圈能够通过承载部件卡紧固定,同时具有让线圈在拆卸时更加便捷,让线圈具有方便拆卸的作用。
[0018]安装座与安装架相互组成环状结构,让内架部件整体上安装卡接部件与承载部件后,同样组成环状方便固定线圈,将安装架与安装座之间设置卡接台,卡接台能够让安装架与安装座相互稳定卡合,让安装座在与安装架固定时,起到更加稳定的作用。
[0019]传动杆设置为三组,让两侧位置的传动杆通过中间位置的传动杆连接,让两侧位置的传动杆能够实现同步运动,使传动杆末端连接的传动轴能够对两组安装座间距调节时,起到更加稳定的效果,将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前端安装座上,同时让传动轴拧转在后侧安装座上,使得传动轴在通过传动杆转动时,实现让两组安装座相互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从而方便后续线圈的拆装方便。
[0020]内架部件上安装的卡接部件,设置为圆周阵列排布的结构,实现让卡接部件上的承载部件更好的安装线圈,同时起到对线圈的固定作用,承载块截面为“U”状,同时承载块设置为弧形结构,使承载块能够卡接线圈,实现承载块对线圈的固定效果,在进行新旧线圈更换后,新线圈尺寸不同,直接将承载块固定在卡接部件上,让承载部件能够跟随卡接部件进行微调,实现适应线圈的安装效果,承载块内壁的辅助条,能够实现让对线圈进一步加固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内架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传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卡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7]1、设备外壳;2、内架部件;201、安装座;202、安装架;203、卡接台;3、传动部件;
301、传动杆;302、传动轴;4、控制部件;401、固定块;402、固定板;5、紧固部件;501、紧固栓;502、紧固块;6、卡接部件;601、滑动架;602、固定扣;7、承载部件;701、承载块;702、辅助条;8、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
[0029]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30]本技术提供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包括设备外壳1;设备外壳1内部设置有内架部件2,内架部件2设置为前后两组结构,内架部件2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部件3,传动部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部件4,内架部件2上端设置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与内架部件2之间设置有紧固部件5,内架部件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部件6,卡接部件6上固定有承载部件7,承载部件7上卡接安装有线圈8。
[0031]其中,内架部件2包括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上端设置为半圆架结构,安装座201顶部安装有安装架202,安装架202与安装座201组成圆环结构,将安装座201与安装架202相互组成环状结构,让内架部件2整体上安装卡接部件6与承载部件7后,同样组成环状方便固定线圈8,安装架202与安装座201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卡接台203,将安装架202与安装座201之间设置卡接台203,卡接台203能够让安装架202与安装座201相互稳定卡合,让安装座201在与安装架202固定时,起到更加稳定的作用。
[0032]其中,传动部件3包括有:传动杆301,传动杆301共设置有三组,三组传动杆301均固定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1);所述设备外壳(1)内部设置有内架部件(2),内架部件(2)设置为前后两组结构,内架部件(2)的前端面设置有传动部件(3),传动部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部件(4),内架部件(2)上端设置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与内架部件(2)之间设置有紧固部件(5),内架部件(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部件(6),卡接部件(6)上固定有承载部件(7),承载部件(7)上卡接安装有线圈(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部件(2)包括有:安装座(201),所述安装座(201)上端设置为半圆架结构,安装座(201)顶部安装有安装架(202),安装架(202)与安装座(201)组成圆环结构,安装架(202)与安装座(201)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卡接台(20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承载磁共振线圈的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3)包括有:传动杆(301),所述传动杆(301)共设置有三组,三组传动杆(301)均固定在安装座(201)的前端面,两侧位置的传动杆(301)由中间位置的传动杆(301)连接传动,两端传动杆(301)顶部与传动轴(302)连接,传动轴(302)转动安装在前端安装座(201)上,传动轴(302)后侧拧转安装在后端安装座(20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世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