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631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管、设置在针管底部的针头和设置在针头顶部的塞管,针管底部还连通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血袋,针管内部设置有活塞结构,活塞结构用于向下压缩挤压塞管周围空间,活塞结构包括中部设置有开闭结构的底板和垂直焊接在底板上的储液筒,储液筒的一侧连通有输液管,针管靠近输液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储液筒内设置有管道,管道表面开设有开孔,用于将储液筒内的药液引入管道,管道底部连接有导管,导管能够穿过底板上的开闭结构插入塞管,解决现有技术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容易导致操作台污染引起交叉感染以及注入药液繁杂的问题。药液繁杂的问题。药液繁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可以用来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创技术,其优点在于不用开刀、创伤小、恢复快,但目前的心血管在介入治疗时直接将穿刺针刺入血管,没有其他防护设置,容易导致血液外流污染操作台,导致交叉感染,也因为设置简单无法简便卫生的注入所需药液。
[0003]因此,亟需一种不会造成操作台污染,便于注入药液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容易导致操作台污染引起交叉感染以及注入药液繁杂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设置在针管底部的针头和设置在针头顶部的塞管,所述针管底部还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血袋,所述针管内部设置有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用于向下压缩挤压塞管周围空间,所述活塞结构包括中部设置有开闭结构的底板和垂直焊接在底板上的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一侧连通有输液管,所述针管靠近输液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储液筒内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表面开设有开孔,用于将储液筒内的药液引入管道,所述管道底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能够穿过底板上的开闭结构插入塞管。
[0007]进一步,所述管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置于外管的内侧,所述内管的外壁贴近外管的内壁,所述外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上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内管在同一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外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把手,用于下压或者提拉管道,所述内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把手,用于带动内管旋转调整第二开孔的位置,所述第二把手的位置高于第一把手。
[0008]进一步,所述活塞结构还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竖直向上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两端,所述竖杆的顶端水平焊接有顶板,所述靠近连接口一侧的竖杆上由上至下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三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插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第一插槽插入固定座,所述输液管水平插入在第三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固定位置下降后的管道,所述底板在开闭结构上方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管的底部正对第一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开闭结构包括对称贴合设置的挡板,所述对称设置的挡板靠近底板两端的一侧分别和底板铰接。
[0010]进一步,所述塞管顶部设置有橡胶塞,用于加固导管与塞管之间的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软管的端部设置有阀门,用于连通软管或阻断软管的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操作台在治疗过程中被污染。的针头插入后流出的血液顺着针头和塞管流入针管的下端,此时打开底部连接的软管阀门,向下推动针管内的活塞结构,针管底部的压力增大,血液受到压力后顺着软管流入血袋收集起来,然后关闭阀门,避免污血回流,保证在治疗过程中的操作面干净无污染。
[0014](2)本专利技术能提前储备好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药液,在需要使用时能快速及时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结构在下移加压的过程中,跟着活塞结构一起下移的输液管和连接口对齐连接,将包含药液的注射筒对齐连接口往里面注射药液,药液再通过输液管流入储液筒内,提前将治疗所需的药液储备好,此时管道的开孔位于储液筒的上方,药液不会流入管道。
[0015](3)本专利技术的内管和外管均在同一位置设置有开孔,但在需要药液前,内管的第二开孔不和外管的第一开孔重合,此时外管的第一开孔被内管遮住,活塞下压完毕后,通过改变固定杆的位置,从第一插槽插入到第二插槽,管道的位置向下移动,此时开孔在储液筒内,但外管的第一开孔被内管遮住,此时药液无法进入管道内部,此时管道底部的导管穿过底板的第一通孔打开开闭结构,插入到塞管中,整个管道和底部的针头连通,可以插入导丝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药液时,只需旋转第二把手,第二把手带动内管在外管内部旋转至第二开孔和第一开孔重合,药液通过开孔流入管道内部,再通过导管流入针头完成治疗,整个过程简便快捷,且避免了药液和污血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活塞结构下压后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管道下移后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顶板及第一把手俯视图。
[0022]附图中标记如下:针管1、针头2、塞管3、软管4、血袋5、阀门6、底板7、储液筒8、输液管9、竖杆10、顶板11、连接口12、第一插槽13、第二插槽14、第三插槽15、固定杆16、固定座17、第一通孔18、导管19、内管20、外管21、第一开孔22、第二开孔23、第一把手24、第二把手25、挡板26、橡胶塞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容易导致操作台污染引起交叉感染以及注入药液繁杂的问题。
[0024]包括针管1、设置在针管1底部的针头2和设置在针头2顶部的塞管3,针管1底部还连通有软管4,软管4的另一端连通有血袋5,软管4的端部设置有阀门6,用于连通软管4或阻断软管4的连通,针管1内部设置有活塞结构,活塞结构用于向下压缩挤压塞管3周围空间,
活塞结构包括中部设置有开闭结构的底板7和垂直焊接在底板7上的储液筒8,储液筒8的一侧连通有输液管9,活塞结构还包括竖杆10,竖杆10竖直向上对称设置在底板7的两端,竖杆10的顶端水平焊接有顶板11,靠近连接口12一侧的竖杆10上由上至下开设有第一插槽13、第二插槽14与第三插槽15,第一插槽13内插入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穿过第一插槽13插入固定座17,输液管9水平插入在第三插槽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管9水平穿过第三插槽15,活塞结构整体下移后,输液管9和连接口12齐平,且之间紧密连接无间隙,第二插槽14用于固定位置下降后的管道,底板7在开闭结构上方设置有第一通孔18,导管19的底部正对第一通孔18,在下压活塞结构时只需要按压住顶板11往下推即可,下压的过程中储液筒8和内部的管道同步下移,管道通过固定杆16插入第一插槽13与固定座17固定在活塞结构的竖杆10上,针管1靠近输液管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12,储液筒8内设置有管道,管道表面开设有开孔,用于将储液筒8内的药液引入管道,管道底部连接有导管19,导管19能够穿过底板7上的开闭结构插入塞管3;
[0025]管道包括内管20和外管21,内管20置于外管21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设置在针管底部的针头和设置在针头顶部的塞管,所述针管底部还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血袋,所述针管内部设置有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用于向下压缩挤压塞管周围空间,所述活塞结构包括中部设置有开闭结构的底板和垂直焊接在底板上的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一侧连通有输液管,所述针管靠近输液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储液筒内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表面开设有开孔,用于将储液筒内的药液引入管道,所述管道底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能够穿过底板上的开闭结构插入塞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置于外管的内侧,所述内管的外壁贴近外管的内壁,所述外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上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内管在同一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外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把手,用于下压或者提拉管道,所述内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把手,用于带动内管旋转调整第二开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王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