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95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病死动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除臭箱自左向右依次交错设有隔板,除臭箱的左侧壁下部设有进风口,除臭箱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风口,除臭箱的底部设有菌种混合液,除臭箱的中部水平设置有托架,托架上放置有承载物,所述除臭箱的顶部设有分液管,分液管的出液口设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采用了迷宫式曲折路径,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加了过风面积及路程,极大的增加了除臭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及孔位的设计,让循环变得更加合理。让循环变得更加合理。让循环变得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病死动物处理
,具体是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除臭多采用工业法(如酸洗、碱洗、UV光解、臭氧氧化分解等),配套装置多为直通道段路径,直喷方式。
[0003]无法适应生物滤床工艺所需的要求,且对臭气中难溶于水的成分,由于直通路径过短,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除臭箱自左向右依次交错设有隔板,除臭箱的左侧壁下部设有进风口,除臭箱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风口,除臭箱的底部设有菌种混合液,除臭箱的中部水平设置有托架,托架上放置有承载物,所述除臭箱的顶部设有分液管,分液管的出液口设有喷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臭箱的右侧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内部设有循环喷淋泵,循环喷淋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分液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臭箱的正面设有观察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连接负压风机。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0011]本技术适用于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采用了迷宫式曲折路径,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加了过风面积及路程,极大的增加了除臭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及孔位的设计,让循环变得更加合理。同时增加了多级过滤层,有效的解决了有机杂物可能对喷淋管路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量、不同的处理要求,灵活的并联或串联,通过对设备的标准化、组合的灵活化,极大的降低了设计、制造、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内部的结构分布图。
[0015]图中:1、除臭箱;2、观察窗;3、连接管;4、进风口;5、出风口;6、过滤箱;7、承载物;
8、喷头;9、分液管;10、托架;11、菌种混合液;1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包括除臭箱1,除臭箱1制作材料选择耐酸碱的PP、PVC等材料,若北方极冷天气需要外层包覆岩棉或聚氨酯隔热材料,同时液体层增加加热管,让液体始终维持在20℃以上,保证菌种活性,菌种在低于

5℃时会结冰休眠,20℃以下效果会逐渐降低,除臭箱1自左向右依次交错设有隔板12,除臭箱1的左侧壁下部设有进风口4,除臭箱1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风口5,通过设置隔板12,使得气流进入除臭箱1内部后可以形成S形的气流,使得气体多次穿过下方的菌种混合液11,菌种与水混合后存放在箱体底部200~400mm以内的高度,菌种主要为芽孢杆菌、光合菌、酵母菌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过期废弃的牛奶、含糖的饮料等让菌种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情况,除臭箱1的底部设有菌种混合液11,除臭箱1的中部水平设置有托架10,托架10上放置有承载物7,承载物7主要为农村农业废弃物,例如秸秆、稻草类具有中长纤维且中空有缝隙的物料,主要利用其中的C元素;需要承载物7交叉堆叠,形成密集的空隙可以让臭气通过,所述除臭箱1的顶部设有分液管9,分液管9的出液口设有喷头8。所述除臭箱1的右侧设有过滤箱6,过滤箱6内部设有循环喷淋泵,循环喷淋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3连接分液管9。喷淋循环泵及连接管3主要实现菌液循环喷淋到载体的功能,喷淋让菌种混合液11与承载物7混合更加均匀,承载物7不需要的自流下来回到液体层再循环,所述除臭箱1的正面设有观察窗2。所述出风口5连接负压风机,对接管路及风机也尽量选择耐酸碱的PP或PVC或玻璃钢等材料,保证轻便密封且不易被腐蚀。
[0018]技术参数:
[0019]1、出风口5管径与除臭箱1长、宽、高有固定的比例,一般采取1:20:10:10,允许调整范围在
±
20%范围;出风口5管道管径范围应在50~300mm之间。
[0020]2、除臭箱1结构多数采用三级转折,也就是设置两个隔板12,风压需要1500

2500Pa,若提高风压可以增加迷宫路径转折数量,但数量要求为奇数。
[0021]3、底层过风及液体部分,高度要求≥500mm,根据出风口5管径可稍有调整。
[0022]4、顶层高度应≥1400mm,承载物7堆叠高度应≥700mm,预留过风高度应≥300mm。
[0023]5、喷淋流量可调节,根据载体高度换算体积,每立方米载体喷淋流量可调范围1~5m3/h。
[0024]技术原理:
[0025]1、进风口4连接臭气收集管道,出风口5后方连接负压风机,负压风机产生的负压使臭气自动进入整个系统,且因为整体风道及系统为负压,不会导致臭气外溢。
[0026]2、臭气进入系统后,从承载物7的下方以及液体层的上方,二者中间进入;由于水具备密封作用,所以臭气只能向上通过承载物7,根据附图中的线路多次通过承载物7;在多次通过的过程中臭气会被承载物7不断吸附。
[0027]3、菌种混合液11在下层,通过循环喷淋泵抽取,从上方喷淋喷头8均匀的喷洒在承载物7上,与承载物7融合;菌种在承载物7上以承载物7为碳源,臭气吸附的有机质和氨氮硫化氢为养料不断繁殖,繁殖过程中就将臭气因子转化为其他溶于水的物质不再污染气体。
[0028]4、同时承载物7也逐渐被吸收分解,转化为小分子溶于水,落到液体层。因此液体层会有一定的小体积的载体落下,需要在循环喷淋泵前增加过滤箱6,将杂物隔绝在外防止堵塞喷淋头。
[0029]5、当载体分解完毕后,需要更换菌种混合液11和重新填装承载物7,菌种混合液11可以通过循环泵外界管路抽取出来,此菌种混合液11可以作为非常好的液态肥料,含有大量的氮、S及K和P等元素。
[0030]本技术适用于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采用了迷宫式曲折路径,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加了过风面积及路程,极大的增加了除臭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及孔位的设计,让循环变得更加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宫式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臭箱,除臭箱自左向右依次交错设有隔板,除臭箱的左侧壁下部设有进风口,除臭箱的右侧壁上部设有出风口,除臭箱的底部设有菌种混合液,除臭箱的中部水平设置有托架,托架上放置有承载物,所述除臭箱的顶部设有分液管,分液管的出液口设有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宫式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霄刘德庆杨俊星潘高尚苗方磊周吉贺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原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