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系统及卸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60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系统及卸荷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包括:网侧交流电路、机侧交流电路、网侧全控器件电路、机侧全控器件电路和直流侧电路;网侧交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到电网三相线,网侧交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通过网侧全控器件电路连接到直流侧电路的第一端,直流侧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机侧全控器件电路连接到机侧交流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斩波回路和第二级泄放回路,实现故障卸荷和正常频繁启机的卸荷,提高了风电变流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第二级泄放回路里的泄放电阻,间接性的实现母线接地,消除维护人员误触母线时的安全隐患;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够通过显示回路进行卸荷提示。发明专利技术还能够通过显示回路进行卸荷提示。发明专利技术还能够通过显示回路进行卸荷提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系统及卸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系统及卸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直流侧卸荷时间设置有严苛要求,而目前传统风电变流器直流侧放电设计若通过固定负载实现卸荷,往往需要分钟级别的卸荷时间,速度较慢,不能满足要求。如果想要快速实现卸荷只能通过驱动斩波回路实现,鉴于斩波回路造价相对较高,如果频繁启机会影响风电变流器的使用寿命,且传统的风电变流器不设置母线接地线,这样在维护时,具有安全隐患,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系统及卸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风电变流器无法快速卸荷且缺少母线接地线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系统及卸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给出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网侧交流电路、机侧交流电路、网侧全控器件电路、机侧全控器件电路和直流侧电路;网侧交流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到电网三相线,网侧交流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通过网侧全控器件电路连接到直流侧电路的第一端,直流侧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机侧全控器件电路连接到机侧交流电路;直流侧电路包括电压表、显示回路、驱动回路、第二级泄放回路、电阻R3、电阻R4和斩波回路;显示回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2;驱动回路包括驱动电源和断路器,驱动电源通过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连接到第二级泄放回路,第二级泄放回路包括电阻R2和三极管Q1,斩波回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全控型开关管Q2和全控型开关管Q3;电压表并联在直流侧电路的两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网侧全控器件电路,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到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一端,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二端连接到驱动电源;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到断路器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网侧全控器件电路;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到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到网侧全控器件电路、机侧全控器件电路和电阻R4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1并联在电阻R3的两端,电阻R3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5连接到全控型开关管Q2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2的发射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电容C2并联在电阻R4的两端,电阻R4的第一端通过电阻R6连接到全控型开关管Q3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3的发射极连接到电阻R4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侧全控器件电路包括全控型开关管Q4、全控型开关管Q5、全控型开关管Q6、全控型开关管Q7、全控型开关管Q8、全控型开关管Q9、全控型开关管Q10、全控型开关管Q11、全控型开关管Q12、全控型开关管Q13、全控型开关管Q14、全控型开关管Q15、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全控型开关管Q4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5的集电极和全控型开关管Q6的集电极均连接到二极管D1的负极,全控型开关管Q4的发射极连接到二极管D3的负极和全控型开关管Q7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全控型开关管Q7的发射极连接到网侧交流电路和全控型开关管Q10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到二极管D4的负极和全控型开关管Q8的集电极,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全控型开关管Q8的发射极连接到网侧交流电路和全控型开关管Q11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6的发射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负极和全控型开关管Q9的集电极,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全控型开关管Q9的发射极连接到网侧交流电路和全控型开关管Q12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10的发射极连接到全控型开关管Q13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全控型开关管Q13的发射极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11的发射极连接到全控型开关管Q14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全控型开关管Q14的发射极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全控型开关管Q12的发射极连接到全控型开关管Q15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8的正极,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到电阻R3的第二端,全控型开关管Q15的发射极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直流侧卸荷功能的风电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侧全控器件电路包括全控型开关管Q16、全控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江王成贤苗云涛刘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