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49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挡料板、导料口、过滤层、污水导入管、导流分管、污水导出管、污水回流管、回流泵体、污泥导出管以及污泥导流泵,三组所述挡料板均设置有污水处理箱体的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料板,可把污水处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污水由污水导入管配合多个导流分管,进行分段式进水处理,过滤层起到较好的水源过滤效果,装置整体相对紧凑,且底部的锥形底座,使污泥导出管可稳定与快捷的对污泥进行排除,使装置达到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水处理质量较高,且污水排出质量较高,结构简单,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小规模的废水排放单位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连续进水的AO法

厌氧+接触氧化法,其主要进水的批次、进水的流量大小在调试时已全部确定,属于一种连续等量的进水。
[0003]在实际投入使用中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水质水量波动的要求,沉池负荷大,占地面积大,且出水经常不达标,影响污水的正常处理质量,且污泥系统污泥回流量大,整体排泥效果不够好,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整体较为紧凑,污水处理质量较高,且污水排出质量较高,结构简单,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等优点,解决了沉池负荷大,占地面积大,且污泥系统回流量大,影响处理效率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整体较为紧凑,污水处理质量较高,且污水排出质量较高,结构简单,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挡料板、导料口、过滤层、污水导入管、导流分管、污水导出管、污水回流管、回流泵体、污泥导出管以及污泥导流泵;
[0008]三组所述挡料板均设置有污水处理箱体的内部,所述挡料板把污水处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所述导料口设置于挡料板的顶部,所述过滤层设置于导料口上,所述污水导入管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体的顶部,多个所述导流分管的底部分别延伸至调节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内;
[0009]多个所述导流分管的顶端与污水导入管相连通,所述污水导出管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污水回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调节池和沉淀池的底部,所述回流泵体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污水回流管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污泥导出管和污泥导流泵均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体的底部。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过滤层的网孔由左到右依次变小,所述挡料板、导料口和过滤层的数量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回流泵体和污泥导流泵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的底部均呈锥形状,所述调节池、缺氧池以及好氧池的底部均与污泥导出管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导流分管、污水导出管、污水回流管以及污泥导出管上均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0014]优选的,所述污水处理箱体整体长度不超过五点五米。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污水处理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料板,可把污水处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污水由污水导入管配合多个导流分管,分别导入调节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进行分段式进水处理,由控制阀控制水源导流,水源由挡料板上的导料口向右导流,其内部过滤层起到较好的水源过滤效果,装置整体相对紧凑,且为一个整体,使装置达到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整体较为紧凑,结构简答,适用范围推广。
[0018]2、该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水回流管配合回流泵体,可把沉淀池底部沉积的污水重新导入调节池内,进行再次过滤,从而相对节水,使装置的水源除污过滤效率效果较好,污水处理箱体底部设置有污泥导出管以及污泥导流泵,配合其底部的锥形底座,使淤泥可稳定沉积于底部,从而使污泥导出管可稳定与快捷的对污泥进行排除,使装置达到污水处理质量较高,且污水排出质量较高,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1]图中:1、污水处理箱体;2、挡料板;3、导料口;4、过滤层;5、污水导入管;6、导流分管;7、污水导出管;8、污水回流管;9、回流泵体;10、污泥导出管;11、污泥导流泵;12、调节池;13、缺氧池;14、好氧池;15、沉淀池;16、控制开关;17、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2,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体1、挡料板2、导料口3、过滤层4、污水导入管5、导流分管6、污水导出管7、污水回流管8、回流泵体9、污泥导出管10以及污泥导流泵11;
[0024]三组挡料板2均设置有污水处理箱体1的内部,挡料板2把污水处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调节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以及沉淀池15,导料口3设置于挡料板2的顶部,过滤层4设置于导料口3上,污水导入管5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体1的顶部,多个导流分管6的底部分别延伸至调节池12、缺氧池13和好氧池14内;
[0025]多个导流分管6的顶端与污水导入管5相连通,污水导出管7与沉淀池15相连通,污水回流管8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调节池12和沉淀池15的底部,回流泵体9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污水回流管8的中部相连通,污泥导出管10和污泥导流泵11均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体1的底部;
[0026]本方案所要表达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挡料板2,可把污水处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调节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以及沉淀池15,污水由污水导入管5配合多个导流分管6,进行分段式进水处理,水源由挡料板2上的导料口3向右导流,其内部过滤层4起到较好的水源过滤效果,污水回流管8配合回流泵体9,可把沉淀池15底部沉积的污水重新导入调节池12内,进行再次过滤,污水处理箱体1底部设置有污泥导出管10以及污泥导流泵11,配合其底部的锥形底座,使污泥导出管10可稳定与快捷的对污泥进行排除,装置整体相对紧凑,且为一个整体,使装置达到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整体较为紧凑,污水处理质量较高,且污水排出质量较高,结构简单,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0027]进一步的,多个过滤层4的网孔由左到右依次变小,挡料板2、导料口3和过滤层4的数量相等;
[0028]通过设置多个过滤层4的网孔由左到右依次变小,使多个过滤层4在过滤时,可起到层层过滤的效果,且每层过滤均可更细致的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使装置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好。
[0029]进一步的,污水处理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6,控制开关16分别与回流泵体9和污泥导流泵11电性连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进水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箱体(1)、挡料板(2)、导料口(3)、过滤层(4)、污水导入管(5)、导流分管(6)、污水导出管(7)、污水回流管(8)、回流泵体(9)、污泥导出管(10)以及污泥导流泵(11);三组所述挡料板(2)均设置有污水处理箱体(1)的内部,所述挡料板(2)把污水处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调节池(12)、缺氧池(13)、好氧池(14)以及沉淀池(15),所述导料口(3)设置于挡料板(2)的顶部,所述过滤层(4)设置于导料口(3)上,所述污水导入管(5)设置于污水处理箱体(1)的顶部,多个所述导流分管(6)的底部分别延伸至调节池(12)、缺氧池(13)和好氧池(14)内;多个所述导流分管(6)的顶端与污水导入管(5)相连通,所述污水导出管(7)与沉淀池(15)相连通,所述污水回流管(8)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调节池(12)和沉淀池(15)的底部,所述回流泵体(9)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污水回流管(8)的中部相连通,所述污泥导出管(10)和污泥导流泵(11)均设置于污水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深蓝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