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41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其技术方案包括门锁,门锁靠近室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元器件外壳,元器件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芯片,元器件外壳内部安装有无线发射器和蓄电池,门锁内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和报警器。通过摄像头获取防盗门前面站立的人脸图像,再将其输送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对图像进行分析,若图像与库内的图片不匹配则触发报警器,此时报警器上的喇叭及时发出报警声,能够达到驱离犯罪分子的目的,房屋的主人还可以在手机端观看监控画面,在电脑终端以及远程控制APP的作用下,可以喊话并由摄像头上安装的喇叭将声音传递出去,进一步提高驱离犯罪分子的效果,有效降低了门锁被破坏的几率。被破坏的几率。被破坏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针对居住安全性,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在防盗门门锁上加装防盗报警结构,在有人非法入侵对门锁造成破坏时,可以触发报警器,达到驱离犯罪分子的目的。
[0003]传统的智能家居防盗报警机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是在门锁上安装报警器,在门锁以及锁孔遭到破坏时,可以触发报警器并发出报警器,能够驱离犯罪分子,但是这样的报警机构,仍然难以避免门锁被破坏,并且房屋的主人需要在家或返回家中时才能够发现门锁被破坏,依然会产生一定的损失,在防盗降损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鉴于此,我们提出能够远程监控并能够降低门锁被破坏几率的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够远程监控并能够降低门锁被破坏几率的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包括门锁,所述门锁靠近室内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元器件外壳,所述元器件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芯片,所述元器件外壳内部且位于控制芯片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器和蓄电池,所述无线发射器以及蓄电池均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门锁内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和报警器,所述摄像头以及报警器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摄像头的一端插入门锁上开凿的装配孔中并与其紧密卡接,所述门锁的外壁上且与装配孔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保护罩,通过摄像头保护罩可以对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保护,避免摄像头被犯罪分子破坏。
[0007]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保护罩上开凿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内壁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通过钢化玻璃不仅可以防止犯罪分子破坏镜头,并且可以保证摄像头能够捕获门外的人脸图像。
[0008]优选的,所述报警器嵌入并固定安装在门锁上开凿的装配口中,所述报警器上固定安装有喇叭,所述装配口内部固定安装有双层防护钢板,通过报警器上安装的喇叭可以发出警报声,达到驱离犯罪分子的目的。
[0009]优选的,所述双层防护钢板包括内置钢板和外置钢板,所内置钢板以及外置钢板均固定安装在装配口内部,采用双层防护钢板可以增加防护结构的强度,提高对报警器的保护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内置钢板和外置钢板上均开凿有若干透音孔,所述内置钢板上的透
音孔与外置钢板上的透音孔呈错位设置,采用错位设置的透音孔,可以防止报警器被犯罪分子破坏。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摄像头获取防盗门前面站立的人脸图像,再将其输送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对图像进行分析,若图像与库内的图片不匹配则触发报警器,此时报警器上的喇叭及时发出报警声,能够达到驱离犯罪分子的目的,房屋的主人还可以在手机端观看监控画面,在电脑终端以及远程控制APP的作用下,可以喊话并由摄像头上安装的喇叭将声音传递出去,进一步提高驱离犯罪分子的效果,有效降低了门锁被破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给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摄像头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双层防护钢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报警流程图。
[0016]附图标记:1、门锁;2、双层防护钢板;21、内置钢板;22、外置钢板;23、透音孔;3、摄像头保护罩;31、监测孔;32、钢化玻璃;4、摄像头;5、元器件外壳;6、控制芯片;7、蓄电池;8、无线发射器;9、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包括门锁1,门锁1靠近室内的一侧的外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装配有元器件外壳5,采用螺丝进行安装,方便对其进行拆装,元器件外壳5内的卡座上固定安装有控制芯片6、无线发射器8以及蓄电池7,无线发射器8和蓄电池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不仅能够让控制芯片6将信号传输至无线发射器8上,还能够由蓄电池7为控制芯片6以及无线发射器8供电,门锁1内部嵌入并固定安装有摄像头4以及报警器9,该摄像头4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并且摄像头4上还装配有喇叭,摄像头4内置芯片可以通过无线网与室内的电脑终端连接,门锁1内部还嵌入安装有报警器9,该报警器9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并且报警器9上安装有用于报警的喇叭。
[0020]本实施例中,当门前有人出现时,摄像头4可以捕获人脸图像,再将捕获的图像传输给控制芯片6,控制芯片6将其与库内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若分析的结果不匹配,控制芯片6可以将该结果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至报警器9上,继而触发报警器9并由喇叭发出报警声,能够起到驱离门外犯罪分子的目的,此过程中控制芯片6还将人脸分析的数据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至无线发射器8上,由无线发射器8将该信号输送给室内的电脑终端,由于电脑终端和用户手机端均安装有远程控制APP(如市面上常见的向日葵远程控制软件),故而可以将摄像头4捕获的人脸图像以及报警信号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当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在远程控制APP上进行喊话,再由电脑终端将喊话的内容转换为电信号,在无线网的连接下,可以将该信号传输给摄像头4,经过摄像头4内部的芯片处理后,可以由摄像头
4上安装的喇叭将用户的喊话内容播放出去,当喊话内容传递至门外时,能够让犯罪分子误认为屋内有人,进一步提高驱离的效果,可以降低犯罪分子继续对门锁1进行破坏的可能性,有效降低了门锁1被破坏的几率,能够将门锁1的受损率降到最低。
[0021]实施例二
[0022]如图2

3所示,还包括了摄像头保护罩3和双层防护钢板2,摄像头保护罩3安装在门锁1的外壁上,并且摄像头保护罩3覆盖在安装摄像头4的装配孔的位置,摄像头保护罩3上开凿有监测孔31,该监测孔31内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32,门锁1内部用于安装报警器9的装配口内焊装有双层防护钢板2,并且双层防护钢板2位于该装配口靠近室外的一端;
[0023]进一步的,双层防护钢板2由内置钢板21以及外置钢板22组成,两块钢板均焊装在装配口内部,并且两块钢板上均开凿有若干透音孔23,但是内置钢板21上开凿的透音孔23与外置钢板22上开凿的透音孔23均呈错位设置,在钢板上开凿透音孔23,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报警器9喇叭发出的声音能够高效的传递至门外,传递至门外的报警声越大,越能够起到震慑驱离作用。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摄像头保护罩3可以对摄像头4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钢化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包括门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1)靠近室内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元器件外壳(5),所述元器件外壳(5)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芯片(6),所述元器件外壳(5)内部且位于控制芯片(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无线发射器(8)和蓄电池(7),所述无线发射器(8)以及蓄电池(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所述门锁(1)内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4)和报警器(9),所述摄像头(4)以及报警器(9)均与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4)的一端插入门锁(1)上开凿的装配孔中并与其紧密卡接,所述门锁(1)的外壁上且与装配孔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保护罩(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家居远程防盗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锦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顺科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