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38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从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光澜孔板面、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部分镜片和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固定圈,部分镜片和镜筒之间设置有隔圈,部分镜片和镜筒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镜头的畸变小,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的照片。对每个光学镜片都做防光线反射的涂层处理,在光学镜面表面镀上BBAR膜以减少反射光,且对金属件进行表面氧化和发黑,提高镜头在强光环境中的成像质量。在光学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增加镜片数量、调整排布、优化形状及材料,使用全玻璃镜头,保证了镜头稳定性。保证了镜头稳定性。保证了镜头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广角全玻璃镜头,具体涉及一种重量轻、成像质量高、结构相对简单、像面的杂散光能量少、拍摄的覆盖范围广,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照片的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很多企业事业单位都会借助视频会议系统的形式来工作.而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的研发,可以达到企业远程会议召开的目的,会议的地域限制将不再受限.随着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缺点的暴露,其系统画面分辨率较低,很难在会议中发挥实际作用.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能够一改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积极提升视频的分辨率。
[0003]高清视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高清视频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类视觉需求,实现更为优质的视频会议体验,视频会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4]目前市面上比较有竞争力的光学产品多为塑料结构,且光圈较小。因此,只是第一代车载镜头,在实际应用中的扩展性较弱,且稳定性较差,无法适用于高端的成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成像质量高、结构相对简单、像面的杂散光能量少、拍摄的覆盖范围广,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照片的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所述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光澜孔板面、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镜帽、镜筒;从相机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光澜孔板面、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
[0007]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的像面和物面均镀有BBAR膜;第八镜片为滤光片,第九镜片为芯片保护玻璃。
[0008]第一镜片固定在镜帽和镜筒内,第一镜片与镜帽配合的部分的镜帽上设置有镜帽倒钩部分;第一镜片上设置有与镜帽倒钩部分配合的弧面部分;第三镜片的像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镜筒配合的台阶。
[0009]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均固定安装在镜筒内。
[0010]镜帽和镜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固定圈;第一镜片和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圈;第一镜片像面的上下两端与第二镜片贴紧;第二镜片物面和第三镜片的像面上下两端贴紧;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之间为光澜孔板面;第七镜片和第八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五隔圈,
第五隔圈和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固定圈。
[001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2.4310mm,第一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000mm;第一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3.8017mm,第一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二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3.625mm。
[0012]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二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7.5495mm,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600mm;第二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0.7197mm,第二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三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0.884mm。
[001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三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30.9710mm,第三镜片的中心厚度为3.594mm;第三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8.1916mm,第三镜片的像面距离第四镜片的物面的中心顶点0.2mm。
[0014]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四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5.0261mm,第四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619mm;第四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6.5389mm,第四镜片的像面距离光澜孔板面2.02mm;光阑孔面距离第五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0.708mm。
[0015]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五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78.8988mm,第五镜片的中心厚度为2.169mm;所述第五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2.2835mm;第五镜片的像面距离第六镜片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0。
[0016]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六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2.2835mm,第六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396mm;所述第六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9.2858mm;第六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七镜片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1.845mm。
[0017]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七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9.4312mm,第七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615mm;所述第七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56.1036mm;第七镜片的像面距离第八镜片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1.0mm。
[001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第八镜片和第九镜片的物面和像面均为平面,所述第八镜片的厚度为0.5000mm,所述第九镜片的物面的厚度为0.535mm。
[001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第六镜片的像面和镜筒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环,第七镜片的物面和镜筒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起环。
[0020]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镜筒使用该镜筒使用铝材AL6061,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镜头的强度,且表面进行氧化和发黑,可以有效吸收杂散光的反射。
[0021]本技术镜片部分表面镀BBAR膜以减少反射光,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并分散了镜头内部产生的杂散光,使像面的杂散光能量大幅减少。
[0022]本技术镜头的畸变小,能有效拍出最真实的照片。
[0023]本技术具有大光圈,光圈大可以增大通光量,缩小景深,使画面更明亮,更大的相对亮度,利于夜景拍摄。
[0024]本技术具有耐温性。
[0025]本技术对每个光学镜片都做防光线反射的涂层处理,在光学镜面表面镀上BBAR膜以减少反射光,且对金属件进行表面氧化和发黑,能有效避免鬼影的产生,提高镜头在强光环境中的成像质量。
[0026]本技术在光学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增加镜片数量、调整排布、优化形状及材料,使用全玻璃镜头,保证了镜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成像光路示意图。
[0029]下面是本技术中标号对应的名称:
[0030]第一镜片1、第二镜片2、第三镜片3、第四镜片4、第五镜片5、第六镜片6、第七镜片7、第八镜片8、第九镜片9、光澜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光澜孔板面、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镜帽、镜筒;从相机镜头的物体空间到像面依次为: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光澜孔板面、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第九镜片的像面和物面均镀有BBAR膜;第八镜片为滤光片,第九镜片为芯片保护玻璃;第一镜片固定在镜帽和镜筒内,第一镜片与镜帽配合的部分的镜帽上设置有镜帽倒钩部分;第一镜片上设置有与镜帽倒钩部分配合的弧面部分;第三镜片的像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镜筒配合的台阶;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第七镜片、第八镜片均固定安装在镜筒内;镜帽和镜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固定圈;第一镜片和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圈;第一镜片像面的上下两端与第二镜片贴紧;第二镜片物面和第三镜片的像面上下两端贴紧;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二隔圈;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之间为光澜孔板面;第七镜片和第八镜片之间设置有第五隔圈;第五隔圈和镜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固定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2.4310mm,第一镜片的中心厚度为1.000mm;第一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3.8017mm,第一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二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3.6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7.5495mm,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600mm;第二镜片的像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10.7197mm,第二镜片的像面距离第三镜片物面的中心顶点的距离为0.88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广角全玻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的物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小刚高攀
申请(专利权)人:桑来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