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38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7
本申请涉及沉降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观测仪,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固定连接于观测仪底部,且放置块延伸入壳体内部。在需要调节观测仪观测方向时,将转动杆进行转动,则第一锥齿轮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矩形杆转动,以此实现观测仪的方向调整,且在调整完成后,转动螺纹辅助杆,螺纹辅助杆转动后进行移动并带动弧形夹板移动至紧紧贴合于套筒,则套筒获得限位,通过以上步骤可对观测仪方向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还能实现对观测仪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


[0001]本申请涉及沉降监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0003]专利网公开号CN212567359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现场监理沉降监测一体化装置,通过夹具可以实现对沉降检测仪的夹紧,实现沉降仪的可拆卸,更便于操作,通过夹具可安装沉降检测仪,通过油管可实现对路基底面的沉降检测,两种检测装置同时工作,实现同时检测,更便于调节和移动。
[0004]在此装置进行实用的过程中,仅仅通过夹具对监测仪器进行了加持工作,但在实际沉降监测过程中,观测仪需要根据实际实用需求进行方位以及高度的调整,以便于应对不同的实用需求,但此装置在对观测仪进行加持后,缺少相应的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观测仪,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
[000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固定连接于观测仪底部,且放置块延伸入壳体内部,所述放置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矩形杆延伸入套筒内部并与套筒相匹配,所述壳体顶部转动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块延伸入放置框内部并与放置框相匹配,所述放置框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矩形杆放置在套筒内部之后,有利于套筒转动后带动矩形杆进行转动,而放置框则进一步对放置块提供支撑,以提高观测仪的稳定性,最后限位组件可对放好的放置块提供限位固定。
[0010]优选的,矩形杆贯穿放置框底部,所述套筒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壳体一侧壁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顶部,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后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则以此实现套筒的转动。
[0012]优选的,壳体左侧设置有螺纹辅助杆,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转动杆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辅助杆依次贯穿壳体一侧壁和另一个支撑板并分别与壳体和支撑板通过螺纹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板分别对转动杆和螺纹辅助杆提供支撑,以便于提高二者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螺纹辅助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内侧与套筒外侧紧密贴合,所述弧形夹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支撑板一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夹板在移动至紧紧与套筒相贴合后,套筒课以此获得限位,避免其在非人为的情况下收到外力造成转动的情况。
[0016]优选的,限位组件包括辅助框,所述辅助框固定连接于放置框一侧,所述辅助框一侧设置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贯穿辅助框一侧壁并与辅助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贯穿放置框一侧壁并延伸入放置块一侧内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延伸入放置块内部后,可对放置块提供限位。
[0018]优选的,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框,四个所述支撑框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四角,所述支撑框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支撑框底部,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对本装置起到支撑作用。
[0020]优选的,支撑框底部转动连接有圆板,所述支撑杆贯穿圆板并与圆板通过螺纹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板转动后可带动支撑杆移动,以便于调节支撑杆在支撑框外部的延出部分,达到不同高度的支撑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3]在需要调节观测仪观测方向时,将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矩形杆转动,以此实现观测仪的方向调整,且在调整完成后,转动螺纹辅助杆,螺纹辅助杆转动后进行移动并带动弧形夹板移动至紧紧贴合于套筒,则套筒获得限位,通过以上步骤可对观测仪方向进行灵活调整,同时还能实现对观测仪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7]图4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观测仪;3、调节机构;31、放置块;32、矩形杆;33、套筒;34、放置框;35、转动杆;36、第一锥齿轮;37、第二锥齿轮;38、螺纹辅助杆;39、弧形夹板;391、伸缩杆;392、辅助框;393、螺纹调节杆;394、卡块;4、支撑机构;41、支撑框;42、支撑杆;43、圆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参照图1

4,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
观测仪,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设置有观测仪2,观测仪2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31,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用于调节观测仪2的观测方位,放置块31放入放置框34内部,由放置框34对其提供支撑,放置块31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32,矩形杆32插入套筒33内部后,可促使套筒33与矩形杆32进行同步转动,通过矩形杆32放置在套筒33内部之后,有利于套筒33转动后带动矩形杆32进行转动,而放置框34则进一步对放置块31提供支撑,以提高观测仪2的稳定性。
[0031]套筒33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6,壳体1右侧设置有转动杆35,转动杆35贯穿壳体1一侧壁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转动杆35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7,第二锥齿轮37设置于第一锥齿轮36顶部,且第二锥齿轮37与第一锥齿轮36相啮合,通过第一锥齿轮36和第二锥齿轮37啮合,可以此实现通过转动杆35转动来带动套筒33的转动。
[0032]壳体1左侧设置有螺纹辅助杆38,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转动杆35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螺纹辅助杆38依次贯穿壳体1一侧壁和另一个支撑板并分别与壳体1和支撑板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板可依次对转动杆35和螺纹辅助杆38提供支撑,提高二者的稳定性,螺纹辅助杆38与弧形夹板39转动连接,且伸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观测仪(2),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3),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放置块(31),所述放置块(31)固定连接于观测仪(2)底部,且放置块(31)延伸入壳体(1)内部,所述放置块(31)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杆(32),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33),所述矩形杆(32)延伸入套筒(33)内部并与套筒(33)相匹配,所述壳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放置框(34),所述放置块(31)延伸入放置框(34)内部并与放置框(34)相匹配,所述放置框(34)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杆(32)贯穿放置框(34)底部,所述套筒(33)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6),所述壳体(1)右侧设置有转动杆(35),所述转动杆(35)贯穿壳体(1)一侧壁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5)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7),所述第二锥齿轮(37)设置于第一锥齿轮(36)顶部,且第二锥齿轮(37)与第一锥齿轮(36)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监测一体化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侧设置有螺纹辅助杆(38),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转动杆(35)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善江方云范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康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