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29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线圈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底座,上料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上料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圈储料框,通过设置了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能够将线圈主体快速的送到线圈传送带上,整个送料过程不会对线圈主体造成损伤,提高了上料的速度和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线圈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线圈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其电感量大小与有无磁芯有关,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广泛应用于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电路中的线圈是指电感器。是指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电感又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固定电感线圈简称电感或线圈。
[0003]但是现有的线圈上料装置在对线圈进行上料的时候,不仅有可能对线圈造成损伤,导致线圈可能无法使用,而且上料的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
[0004]因此,该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线圈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圈上料机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圈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底座,所述上料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底部与上料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圈储料框。
[0008]作为优选,所述线圈储料框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部与上料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上料底座的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板,电机固定板呈矩形,电机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电机固定板的背面,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升降杆,旋转升降杆呈L形,上料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架,上料底座的顶部右侧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架。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底座的顶部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连接板,限位连接板的背面活动安装有线圈传送带。
[00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连接板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线圈上料板,且线圈上料板的正面左侧与第一限位架的背面活动连接,线圈上料板的正面右侧与第二限位架的背面活动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上料板的正面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轨,且限位滑轨的内壁与旋转升降杆的外壁活动卡合。
[0012]作为优选,所述线圈储料框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线圈主体,且线圈主体与线圈上料板的顶部活动接触。
[0013]作为优选,所述线圈储料框的内壁底部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
[0014]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上料板的顶部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
[001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连接板的顶部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上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一种线圈上料机构,通过设置了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能够将线圈主体快速的送到线圈传送带上,整个送料过程不会对线圈主体造成损伤,提高了上料的速度和效率。
[0019](2)、该一种线圈上料机构,通过设置了线圈储料框,线圈储料框的内壁底部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能够使线圈储料框内的线圈主体集中在线圈上料板处,省去了动力运输装置,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还节省了电力资源。
[0020](3)、该一种线圈上料机构,通过设置了线圈上料板和限位连接板,线圈上料板和限位连接板的顶部均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使线圈主体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到达线圈传送带上,不仅提高了上料的效率,还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例说明:10、上料底座;11、第一支撑杆;12、线圈储料框;13、第二支撑杆;14、电机固定板;15、伺服电机;16、第一限位架;17、限位连接板;18、第二限位架;19、输出轴;20、旋转升降杆;21、限位滑轨;22、线圈上料板;23、线圈主体;24、线圈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一种线圈上料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料底座10,上料底座10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11,且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与上料底座1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圈储料框12,线圈储料框12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3,且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与上料底座1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上料底座10的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板14,电机固定板14呈矩形,电机固定板1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且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电机固定板14的背面,上料底座10的顶部右侧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架18,线圈上料板22的正面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滑轨21,且限位滑轨21的内壁与旋转升降杆20的外壁活动卡合,通过设置了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能够将线圈主体23快速的送到线圈传送带24上,整个送料过程不会对线圈主体23造成损伤,提高了上料的速度和效率。
[002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上料底座10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架16,上料底座10的顶部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连接板17,限位连接板17的正面活动安装有线圈上料板22,且线圈上料板22的正面左侧与第一限位架16的背面活动连接,线圈上料板22的正面右侧与第二限位架18的背面活动连接,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19,输出轴1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升降杆20,旋转升降杆20呈L形,通过设置了线圈
储料框12,线圈储料框12的内壁底部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能够使线圈储料框12内的线圈主体23集中在线圈上料板22处,省去了动力运输装置,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还节省了电力资源。
[002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限位连接板17的背面活动安装有线圈传送带24,线圈储料框12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线圈主体23,且线圈主体23与线圈上料板22的顶部活动接触,通过设置了线圈上料板22和限位连接板17,线圈上料板22和限位连接板17的顶部均呈坡面朝后的斜坡状,使线圈主体23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到达线圈传送带24上,不仅提高了上料的效率,还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和资源。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将线圈主体23放入线圈储料框12内,通过开启伺服电机15的开关,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输出轴19带动旋转升降杆20开始旋转,旋转升降杆20通过限位滑轨21带动线圈上料板22开始上升,线圈上料板22带动线圈储料框12上的线圈主体23朝上抬升,线圈主体23通过限位连接板17滑到线圈传送带24上。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底座(10)的顶部设置有自动安全上料机构,自动安全上料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杆(11),且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与上料底座(1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线圈储料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储料框(12)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3),且第二支撑杆(13)的底部与上料底座(10)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上料底座(10)的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板(14),电机固定板(14)呈矩形,电机固定板(1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且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电机固定板(14)的背面,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19),输出轴(1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升降杆(20),旋转升降杆(20)呈L形,上料底座(10)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架(16),上料底座(10)的顶部右侧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架(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底座(10)的顶部后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嘉欣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