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26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涉及石质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结构防护;生物防护预处理;生物防护植被种植;营养液调配;土壤活化液调配;浇灌。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利用防护网对坡面进行覆盖,可有效的减少大块土块以及石块的冲刷滚落流失,随后将防护网的间隙处进行植被覆盖,利用植被的茎部阻挡以及根系加固土壤的作用进一步防止土壤流失,并且植被种植后,利用营养液可将植被快速高效的催长,降低了植被自然生长期间的水土流失量,另外还对土壤进行土壤活化剂的施加,增加土壤活性更利于植物生长,并且土壤活化剂还添加有毛细木质纤维,其作用类似于植物根系,能对土壤结构进行加固,更进一步防止了水土流失。更进一步防止了水土流失。更进一步防止了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质边坡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公路、铁路、矿山等工程建设中,经常要开挖大量的边坡。边坡的开发破坏了原有植被盖层,导致了大量的裸露岩石和土地,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及生物链的破环等。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土质边坡通过人工防护和绿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恢复,但岩石(混凝土)边坡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927758B的专利,公开了高陡边坡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方法,其技术为:高陡边坡凿岩增加条状U型糙面,在U型糙面凹部放置黄麻纤维生物棒,然后再铺挂络合营养结构网,最后喷射植被混凝土生物培育混合料,该混合材料包括:水泥、淋溶土、旱境土、植被混凝土绿化添加剂AB菌、玉米芯、棉籽壳、麦秸秆、木糖醇渣、糠醛渣、酵母发酵废液和目标群落种子等物质。
[0004]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结构防护;将与石质边坡坡面契合的防护网(100)与边坡固定;S2:生物防护预处理;按照种植密度,将防护网的间隙内进行种植孔的开设;S3:生物防护植被种植;按照规划种植位置,将植被按照等比随机种植的方式种植于种植孔内;S4:营养液调配;根据种植植被类型,调配氮磷钾有机肥料;S5:土壤活化液调配;S6:浇灌;将营养液与土壤活化液混合,并置于浇灌用净水内,随后对边坡进行浇灌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植被至少包括禾草、豆科植物与小灌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植被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1:将整个边坡以90cm*90cm为单位矩形框分割;S32:将单个单位矩形框分割为九宫格;S33:在九宫格的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两侧种植小灌木,将九宫格的另一条对角线的两侧与中间种植豆科植物,将其余九宫格种植禾草填满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木纤维边坡绿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营养液由以下组分构成:草炭土20

30份、饼粉20

30份、腐植酸10

20份、耐高温菌种1

5份、堆肥用菌种2

7份、烟末30

50份、鱼骨粉5

10份、硫酸镁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天白云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