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25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包括连接件和两个夹钳,两个夹钳包括用于夹持直径为18cm~22cm的第一夹钳和用于夹持直径为40cm~50cm的第二夹钳,每个夹钳均包括铰轴和两个钳臂,并且两个钳臂通过所述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铰轴将每个钳臂均分为夹持段和握持段,每个所述夹持段均整体呈弧形并且内壁均分布有梯形齿,每个钳臂在对应于所述铰轴的位置均设置有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共同形成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处设置有扭转弹簧;连接件包括缠绕物、双头螺柱和两个防松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而且这两个夹钳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不容易丢失,这样在更换不同直径的艾条后可以方便夹持。可以方便夹持。可以方便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


[0001]本技术属于夹持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等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药外治法,可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颈椎病等症。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0003]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主要用于艾灸;在家里自己做艾炙时,可以手拿着艾条,对准穴位直接熏灸,这个方法最简单有效,灵活机动,但是手一直握着艾条,会比较累,而且最后要有一段艾条不燃烧尽,以免烫手。因此,可以用夹子夹住熏灸穴位,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手拿着艾灸的延伸版,用夹子替代手,手拿着夹子,这样灸到最后不会烫手,也不会浪费艾条。目前常用的艾条的直径在4mm~50mm之间,最常见的直径为20mm和40mm的艾条。由于直径有多种,如果只用一种规格的夹子,则在更换不同直径的艾条后,需要重新再找夹子适配,有时可能没有合适规格的夹子来夹艾条而无法进行艾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其有两个夹钳,夹钳的钳口的规格不同,可以用于夹取不同直径的艾条。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两个夹钳,两个夹钳包括用于夹持直径为18cm~22cm的第一夹钳和用于夹持直径为40cm~50cm的第二夹钳,其中:
[0006]对于每个所述夹钳而言,其包括铰轴和两个钳臂,并且两个所述钳臂通过所述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铰轴将每个所述钳臂均分为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段和用于手握的握持段,每个所述夹持段均整体呈弧形并且内壁均分布有梯形齿,每个所述钳臂在对应于所述铰轴的位置均设置有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共同形成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穿装在所述铰轴上,并且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其中一个握持段上而另一端抵靠在另一个所述握持段上,以让两个握持段在相互靠近后自动分开,两个所述夹持段之间的用于夹持艾条的空间为钳口;
[0007]所述连接件包括缠绕物、双头螺柱和两个防松螺母,所述缠绕物缠绕在两个夹钳的相互靠近的两个夹持段上,所述双头螺柱穿过两个夹钳的相互靠近的两个夹持段,每个所述防松螺母分别连接在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从而将双头螺柱固定在两个所述夹持段上,并且所述双头螺柱的每一端分别伸入一个所述夹钳的钳口内,以用于压入钳口处的艾条,每个所述防松螺母分别将缠绕物压在一个所述梯形齿的齿顶面上。
[0008]优选地,所述缠绕物为布条或铁片,以防止两个夹钳绕双头螺柱转动。
[0009]优选地,每个夹钳的两个握持段的长度不同,从而使其中一个握持段超出另一个握持段。
[0010]优选地,长度较长的握持段上套装有硅胶套。
[0011]优选地,所述钳臂为不锈钢或陶瓷制成。
[0012]优选地,每个夹钳的两个所述握持段形成钳尾,两个所述夹钳的钳尾相互远离。
[0013]优选地,每个所述钳臂上均分布有减重孔。
[0014]优选地,所述双头螺柱穿过所述缠绕物。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有两个夹钳,可以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而且这两个夹钳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不容易丢失,这样在更换不同直径的艾条后可以方便夹持。
[0017]2)本技术的两个夹钳的夹持段通过双头螺柱连接在一起,连接可靠,而且双头螺柱的端部伸入到钳口内,而且可以压入钳口处的艾条,双头螺柱可以与夹持段上的梯形齿一起来承接艾条,双头螺柱可以有效防止艾炙时艾条滑落,提升了艾炙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参照图1,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包括连接件和两个夹钳,两个夹钳包括用于夹持直径为18cm~22cm的第一夹钳100和用于夹持直径为40cm~50cm的第二夹钳200,其中:
[0021]对于每个所述夹钳而言,其包括铰轴2和两个钳臂1,并且两个所述钳臂1通过所述铰轴2铰接在一起,所述钳臂1为不锈钢或陶瓷制成,强度高,而且耐高温,两个钳臂1可以绕铰轴2的中心线相对转动,所述铰轴2将每个所述钳臂1均分为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段11和用于手握的握持段12,夹钳具有钳头部分和钳尾部分,夹持段11位于钳头部分,握持段12位于钳尾部分,铰轴2可看作是在钳头部分和钳尾部分的相接处,每个所述夹持段11均整体呈弧形并且内壁均分布有梯形齿3,梯形齿3可以更好地咬合比较软的艾条并且压入艾条内,可以防止艾条在钳口内滚动,梯形齿3的齿厚可以小于钳臂1的齿厚,即钳臂1的侧面超出梯形齿3的侧面,两者不平齐,更加方便梯形齿3压入艾条内;梯形齿3压入艾条后,最好不要破坏艾条的完整性,不损坏艾条,只是让艾条凹陷;每个所述钳臂1在对应于所述铰轴2的位置均设置有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共同形成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穿装在所述铰轴2上,并且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抵靠其中一个握持段12上
而另一端抵靠在另一个所述握持段12上,以让两个握持段12在相互靠近后自动分开,两个所述夹持段11之间的用于夹持艾条的空间为钳口,钳口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通过两个握持段12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两个握持段12相互靠近时,另一端的两个夹持段11相互远离,可以将艾条放入到变大的钳口内,再松开两个握持段12,则扭转弹簧可自动让两个握持段12的角度变大而两个夹持段11的角度变小,则两个夹持段11可以自动夹住艾条。由于两个夹钳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因此钳口的最大体积和最小体积也是不同的,钳臂1的规格也是不同的,其中第一夹钳的钳口张开后的最大体积和未夹艾条闭合时的最小体积分别为V
1大
和V
1小
,第二夹钳的钳口张开后的最大体积和未夹艾条闭合时的最小体积分别为V
2大
和V
2小
,并且V
2大
>V
1大
,V
2小
>V
1小

[0022]所述连接件包括缠绕物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的夹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和两个夹钳,两个夹钳包括用于夹持直径为18cm~22cm的第一夹钳和用于夹持直径为40cm~50cm的第二夹钳,其中:对于每个所述夹钳而言,其包括铰轴和两个钳臂,并且两个所述钳臂通过所述铰轴铰接在一起,所述铰轴将每个所述钳臂均分为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段和用于手握的握持段,每个所述夹持段均整体呈弧形并且内壁均分布有梯形齿,每个所述钳臂在对应于所述铰轴的位置均设置有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共同形成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穿装在所述铰轴上,并且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其中一个握持段上而另一端抵靠在另一个所述握持段上,以让两个握持段在相互靠近后自动分开,两个所述夹持段之间的用于夹持艾条的空间为钳口;所述连接件包括缠绕物、双头螺柱和两个防松螺母,所述缠绕物缠绕在两个夹钳的相互靠近的两个夹持段上,所述双头螺柱穿过两个夹钳的相互靠近的两个夹持段,每个所述防松螺母分别连接在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从而将双头螺柱固定在两个所述夹持段上,并且所述双头螺柱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强樊锋凯张越李红牟伦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一束莲健康管理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