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21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存储介质,系统包括传输模块、样本分析仪以及缓冲模块,传输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循环轨道和并联轨道;传输控制方法包括:在常规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循环轨道将输入的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在急诊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循环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循环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输出;控制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循环轨道内,控制循环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后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样本传输控制方法能提升急诊样本的检测效率。方法能提升急诊样本的检测效率。方法能提升急诊样本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血液是临床检验最常用的样本之一,通过向血液样本内添加生化试剂、化学发光试剂等多种检测手段可从血液样本中获取被试者的多个检测项目的生理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003]在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输入模块将载有待测血液样本的试管送入传输轨道,传输轨道将试管传输至各样本分析仪处;样本分析仪提取试管内的血液样本并向血液样本中添加生化试剂、化学发光试剂等检测试剂,以对待测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获得检测结果;待血液样本检测完成后,传输轨道再将试管传输至输出模块进行存储。批量载有待测血液样本的试管通过传输轨道在输入模块、样本分析仪以及输出模块之间顺序供给。
[0004]在血液样本的检测过程中,可能遇到急诊样本的输入,该急诊样本通常为急诊患者的血液样本,需要紧急处理。而在相关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中,受限于上述传输轨道中由输入模块到样本分析再到输出模块的单一传输循环,急诊样本加入传输轨道的传输队列后,需要和常规样本一起在传输轨道上排队,这就导致急诊样本无法获得高于常规样本的处理优先级,耽误了急诊样本的检测时间,拖慢了急诊样本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样本传输控制方法,旨在提升急诊样本的检测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所述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包括传输模块、样本分析仪以及缓冲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循环轨道和并联轨道,所述循环轨道用于将载有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仪用于检测所述试管内的样本;
[0007]所述传输控制方法包括:
[0008]在常规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输入的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
[0009]在急诊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输出;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循环轨道内,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后输出。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轨道包括第一主轨道、第二主轨道、第一分轨道以及第三主轨道,所述第一主轨道具有输入常规样本的样本输入端和输出常规样本的样本输出端,所述样本输入端、所述第二主轨道、所述第一分轨道,所述第三主轨道以及所述样
本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并联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轨道和所述第二主轨道,所述第一分轨道位于所述并联轨道和所述第一主轨道之间,所述样本分析仪设于所述第三主轨道,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轨道的第一缓冲模块和设于所述第三主轨道的第二缓冲模块,所述样本分析仪位于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和所述第一分轨道之间;
[0011]所述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输出的步骤包括:
[0012]控制所述第一主轨道将输入所述样本输入端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输出端;
[0013]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输出端,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
[0014]控制第二主轨道将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模块上游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缓冲模块内存储;
[0015]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模块下游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一分轨道将所述第二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一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轨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轨道和所述第三主轨道的第二分轨道,所述第二分轨道位于所述第一主轨道和所述样本分析仪之间;
[0017]所述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循环轨道内,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后输出的步骤包括:
[0018]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内,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
[0019]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已检测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二分轨道将所述第三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所述第二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并联轨道输出。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轨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轨道和所述第三主轨道的第三分轨道,所述第三分轨道位于所述第一主轨道和所述第一缓冲区之间;
[0021]在所述急诊样本输入模式下的样本处理步骤之后包括:
[0022]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所述第一缓冲模块内存储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一分轨道将所述第二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一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
[0023]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三分轨道将所述第三主轨道送入的试管送入所述第二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所述第三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一分轨道将所述第二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一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循环轨道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25]检测所述并联轨道上是否存在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若是,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所述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内,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并联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
至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还包括设于循环轨道的扫码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所述扫码模块和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位于所述样本分析仪的上游;所述传输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循环轨道和所述并联轨道传输配合的运输座,所述运输座用于承载试管,所述运输座设有电子标签,所述试管设有条码;
[0027]所述在常规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输入的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28]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输入的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和承载试管的运输座传输至所述扫码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控制所述扫码模块扫描所述试管上的条码获得第一标识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识别所述运输座上的电子标签获得第二标识信息;
[0029]判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是否与系统记录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包括传输模块、样本分析仪以及缓冲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相连接的循环轨道和并联轨道,所述循环轨道用于将载有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仪用于检测所述试管内的样本;所述传输控制方法包括:在常规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输入的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在急诊样本输入模式下,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输出;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循环轨道内,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后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包括第一主轨道、第二主轨道、第一分轨道以及第三主轨道,所述第一主轨道具有输入常规样本的样本输入端和输出常规样本的样本输出端,所述样本输入端、所述第二主轨道、所述第一分轨道,所述第三主轨道以及所述样本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并联轨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轨道和所述第二主轨道,所述第一分轨道位于所述并联轨道和所述第一主轨道之间,所述样本分析仪设于所述第三主轨道,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主轨道的第一缓冲模块和设于所述第三主轨道的第二缓冲模块,所述样本分析仪位于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和所述第一分轨道之间;所述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输出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第一主轨道将输入所述样本输入端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输出端;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已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输出端,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未检测的常规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第二主轨道将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模块上游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缓冲模块内存储;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模块下游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一分轨道将所述第二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一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轨道和所述第三主轨道的第二分轨道,所述第二分轨道位于所述第一主轨道和所述样本分析仪之间;所述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循环轨道内,控制所述循环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后输出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内,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载有已检测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二分轨道将所述第三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所述
第二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并联轨道输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主轨道和所述第三主轨道的第三分轨道,所述第三分轨道位于所述第一主轨道和所述第一缓冲区之间;在所述急诊样本输入模式下的样本处理步骤之后包括: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所述第一缓冲模块内存储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一分轨道将所述第二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一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三分轨道将所述第三主轨道送入的试管送入所述第二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二主轨道将所述第三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一分轨道,控制所述第一分轨道将所述第二主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第一分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样本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输入的载有急诊样本的试管传输至所述循环轨道内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并联轨道上是否存在载有常规样本的试管;若是,控制所述并联轨道将所述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三主轨道内,控制所述第三主轨道将所述并联轨道送入的试管传输至所述第二缓冲模块内存储。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系统还包括设于循环轨道的扫码模块和第一射频模块,所述扫码模块和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位于所述样本分析仪的上游;所述传输模块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亨陈科月袁进南徐滔刘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