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17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包括定点采集系统,包括多组开关检测模块与开关检测模块连接的的采集模块、与开关检测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与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模块;远程监控系统,包括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的接收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的处理模块,以及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集模块可对开关检测模块的压力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定位模块对多组开关检测模块的位置进行分类,通过对不同位置的分类和压力数据的更新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远程显示,便于管理人员远程调控,及时发现操作员对开关的误分和误合操作,实现远程监视和防误。实现远程监视和防误。实现远程监视和防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网络开关状态监测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变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检测及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变配电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孤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对变配电过程中异常的反应速度。
[0003]目前在用电系统中,很多场合都会用到临时接线装置并通过开关或后备保护闸SCB用以通断电源,为了保证负载可靠上电,需实时获取开关状态,而这些开关大部分都没遥信功能,所以光靠开关自身不能方便及时的检测到是处于跳闸状态还是合闸状态,并且现有的开关监测装置无法对多组接线不同的通断状态进行详细的监测或控制精确通断,难以适用于复杂的接线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能够对多组不同接线通断情况进行监测并分类明了,并且可快速对多组线路临时接线,灵活控制多组接线不同的通断。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包括定点采集系统,包括多组开关检测模块与开关检测模块连接的的采集模块、与开关检测模块连接的电源模块、与采集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模块;远程监控系统,包括,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的接收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的处理模块,以及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定点采集系统还包括分别与开关检测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确定每组开关检测模块的位置信息;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部件和地理信息存储部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采集模块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为CPU,处理模块为上位机,显示模块为显示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采集模块采集开关检测模块的压力数据信息并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该压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转化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接收模块接收无线收发模块传输的信息并发送至处理模
块,处理模块将信息转化并通过显示模块实时显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开关检测模块包括壳体组件、对称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第一双键调节组件和第二双键调节组件、与第一双键调节组件底部连接并一端伸出壳体组件的强压力杆、与第二双键调节组件底部连接并一端伸出所处壳体组件的弱压力杆、分别设置于强压力杆和弱压力杆上的两组从动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壳体组件内部两侧的两组连通组件;强压力杆和弱压力杆伸出壳体组件的长度相同,强压力杆长度大于弱压力杆的长度。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壳体组件包括容置壳体、设置于容置壳体一侧的挂靠承载板,以及对称设置于容置壳体另一侧的两组升降通断口;容置壳体顶部和侧面设置有多组适应性开口。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双键调节组件和第二双键调节组件结构相同,第一双键调节组件包括与壳体组件插接的释放杆、设置于释放杆顶部的第一键块、与第一键块底部连接并设置于释放杆外侧的第一弹簧、设置于释放杆底部内侧的第一拨动杆、与壳体组件插接的启闭杆、设置于启闭杆顶部的第二键块、与第二键块底部连接并设置于启闭杆外侧的第二弹簧、设置于启闭杆内侧的第二拨动杆、设置于启闭杆外侧的连接板、与连接板顶部连接的第一弧槽结合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弧槽结合板上方并与壳体组件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弧槽结合板;第一弧槽结合板和第二弧槽结合板相对设置,第一弧槽结合板包括弧槽承载块,以及设置于弧槽承载块内的弧形摩擦止回垫;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底部均与壳体组件顶部连接,第二弹簧为压缩状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从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强压力杆外端的限位导向盘、与限位导向盘连接并与壳体组件内壁连接的第三弹簧、设置于限位导向盘一侧的斜边释放块、设置于斜边释放块一侧的斜边锁止块,以及设置于斜边锁止块底部一侧的锁止槽;强压力杆与采集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弱压力杆与采集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的长度小于第二间隙的长度。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连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两组绝缘承载块、与绝缘承载块顶部连接的导电块,以及设置于绝缘承载块一侧的固定腔道。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与第一电源连接并与一组连通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一线路,以及与第二电源连接并与另一组连通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二线路。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模块可对开关检测模块的压力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定位模块对多组开关检测模块的位置进行分类,通过对不同位置的分类和压力数据的更新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远程显示,便于管理人员远程调控,及时发现操作员对开关的误分和误合操作,实现远程监视和防误。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第一种实时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第二种实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第三种实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开关检测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开关检测模块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0024]图6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开关检测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开关检测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的开关检测模块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点采集系统(A),包括多组开关检测模块(100)与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00)连接的的采集模块(200)、与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00)连接的电源模块(300)、与所述采集模块(200)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400),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400)电性连接的无线收发模块(500);远程监控系统(B),包括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连接的接收模块(600)、与所述接收模块(600)连接的处理模块(700),以及与所述处理模块(700)连接的显示模块(8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采集系统(A)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00)和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连接的定位模块(900),所述定位模块(900)用于确定每组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00)的位置信息;所述定位模块(900)包括GPS定位部件(901)和地理信息存储部件(90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200)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400)为CPU,所述处理模块(700)为上位机,所述显示模块(800)为显示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200)采集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00)的压力数据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400)对该压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转化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传输,所述接收模块(600)接收所述无线收发模块(500)传输的信息并发送至处理模块(700),处理模块将信息转化并通过显示模块(800)实时显示。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检测模块(100)包括壳体组件(101)、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1)内的第一双键调节组件(102)和第二双键调节组件(103)、与所述第一双键调节组件(102)底部连接并一端伸出所述壳体组件(101)的强压力杆(104)、与所述第二双键调节组件(103)底部连接并一端伸出所处壳体组件(101)的弱压力杆(105)、分别设置于所述强压力杆(104)和所述弱压力杆(105)上的两组从动组件(106),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01)内部两侧的两组连通组件(107);所述强压力杆(104)和所述弱压力杆(105)伸出所述壳体组件(101)的长度相同,所述强压力杆(104)长度大于所述弱压力杆(105)的长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1)包括容置壳体(101a)、设置于所述容置壳体(101a)一侧的挂靠承载板(101b),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容置壳体(101a)另一侧的两组升降通断口(101c);所述容置壳体(101a)顶部和侧面设置有多组适应性开口。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电力网络管理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键调节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坤王彬筌陶文伟苏扬曹杨韩校李晓耕刘问宇赵明刘宇明张文哲陈刚吴金宇林旭蒋渊何馨李伟琦陈文韩熙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