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14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包括振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本体由上壳与下壳组成、其组成后用于对内部进行安装防护,所述下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上述下壳内部零件进行散热的降温机构,通过启动制冷片,使密封壳内部产生冷气,再启动散热扇,将外部的风从进风框进入密封壳内,并与内部的冷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经过通风壳进入下壳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振镜本体内部安装的零件进行降温散热的目的,通过第一过滤棉与网板,用于在进风框进风时,将外部风中的杂质粉尘进行阻挡过滤,有效防止风中的杂质粉尘进入振镜本体内,避免粉尘进入振镜本体内部,堆积在各个零件上,从而提高了振镜本体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振镜本体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振镜本体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扫描振镜
,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扫描器也叫激光振镜,由X

Y光学扫描头,电子驱动放大器和光学反射镜片组成,电脑控制器提供的信号通过驱动放大电路驱动光学扫描头,从而在X

Y平面控制激光束的偏转,在激光演示系统中,光学扫描的波形是一种矢量扫描,系统的扫描速度,决定激光图形的稳定性,最近几年来,人们已经开发出高速的扫描器,扫描速度达到45000个点/秒,因此能够演示复杂的激光动画;
[0003]申请号201821589616.7的中国授权专利,其公开了激光扫描振镜
,涉及激光扫描振镜。包括振镜组件、场镜和红光组件;红光组件与场镜设置在振镜组件的同一侧;场镜设置在振镜组件外壁,且场镜与振镜组件可拆卸连接;多组红光组件发出光线的重合点与场镜的焦距重合。场镜直接装配在振镜组件下部,与振镜组件可拆卸连接,易于操作,嵌入式的场镜设计有多个规格,涵盖了多个幅面大小,可以任意组配,从而实现不同幅面大小的打标需求,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在振镜组件的底部设置两个红光组件,两克红光照射到打标件的表面会产生两个光斑,调整两个光斑重合,并把两个光斑重合点设置在场镜的焦距上,这样就能方便快捷的找到激光扫描振镜的焦距及打标工作距离,方便用户使用。
[0004]虽然上述方案中以解决现有的振镜,由于多数打标激光不是可见光,所以以需要看激光聚焦后光斑能量的强弱来找到合适的打标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实际打标的焦距或者叫打标工作距离,在更换被打标物体时,需要重新调整这个距离,再观察激光聚焦后光斑能量的强弱来找到焦距,操作麻烦,不方便的问题,但是上述方案振镜,还存在难以对振镜内部零件进行散热的问题,从而在使用时导致内部电机烧坏,打标出现波浪状,电机失控,稳定性较差以及降低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包括振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本体由上壳与下壳组成、其组成后用于对内部进行安装防护,所述下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上述下壳内部零件进行散热的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密封壳、进风框、制冷片、通风壳、散热扇、第一过滤棉与网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棉与网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进风框的内壁两侧,所述网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棉的一侧,所述进风框通过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密封壳之间相连通,所述密封壳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的一侧,所述散热扇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壳的内壁一侧,所述通风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壳的内壁一侧,所述通风壳通过开设的凹槽与所述下壳之间相连通,所述通风壳的形状呈圆形,所述制冷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壳的内壁顶部,所述密
封壳的形状呈矩形。
[0008]优选的: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位于所述密封壳的内部,所述制冷片的制热面延伸至所述密封壳的外部,所述下壳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排风框,所述排风框的内部两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棉()、纱网与多个百叶窗,多个所述百叶窗位于所述纱网的一侧,所述纱网与位于上述第二过滤棉()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上壳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卡块、其之间对称设置,所述下壳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卡槽板、其之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卡槽板与两个所述弹性卡块之间相配合卡接。
[0010]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1]通过启动制冷片,使密封壳内部产生冷气,再启动散热扇,将外部的风从进风框进入密封壳内,并与内部的冷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经过通风壳进入下壳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振镜本体内部安装的零件进行降温散热的目的,通过第一过滤棉与网板,用于在进风框进风时,将外部风中的杂质粉尘进行阻挡过滤,有效防止风中的杂质粉尘进入振镜本体内,避免粉尘进入振镜本体内部,堆积在各个零件上,从而提高了振镜本体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0012]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立体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密封壳的剖视立体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下壳的剖视立体结构图。
[0018]附图标记:1、振镜本体;2、密封壳;3、进风框;4、制冷片;5、通风壳;6、散热扇;7、第一过滤棉;8、网板;9、排风框;10、第二过滤棉;11、纱网;12、百叶窗;13、卡槽板;14、弹性卡块;101、上壳;102、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包括振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振镜本体1由上壳101与下壳102组成、其组成后用于对内部进行安装防护,下壳10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上述下壳102内部零件进行散热的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密
封壳2、进风框3、制冷片4、通风壳5、散热扇6、第一过滤棉7与网板8;通过降温机构,用于对振镜本体1内部进行散热降温,可提高振镜本体1的稳定性。
[00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过滤棉7与网板8分别固定安装在进风框3的内壁两侧,网板8位于第一过滤棉7的一侧,进风框3通过开设的凹槽与密封壳2之间相连通,密封壳2固定安装在下壳102的一侧,散热扇6固定安装在通风壳5的内壁一侧,通风壳5固定安装在密封壳2的内壁一侧,通风壳5通过开设的凹槽与下壳102之间相连通,通风壳5的形状呈圆形,制冷片4固定安装在密封壳2的内壁顶部,密封壳2的形状呈矩形;通过启动制冷片4,使密封壳2内部产生冷气,再启动散热扇6,将外部的风从进风框3进入密封壳2内,并与内部的冷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经过通风壳5进入下壳102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振镜本体1内部安装的零件进行降温散热的目的,通过第一过滤棉7与网板8,用于在进风框3进风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包括振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本体(1)由上壳(101)与下壳(102)组成、其组成后用于对内部进行安装防护;所述下壳(10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上述下壳(102)内部零件进行散热的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密封壳(2)、进风框(3)、制冷片(4)、通风壳(5)、散热扇(6)、第一过滤棉(7)与网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棉(7)与网板(8)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进风框(3)的内壁两侧,所述网板(8)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棉(7)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框(3)通过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密封壳(2)之间相连通,所述密封壳(2)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10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6)固定安装在所述通风壳(5)的内壁一侧,所述通风壳(5)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壳(2)的内壁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激光打标机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壳(5)通过开设的凹槽与所述下壳(102)之间相连通,所述通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王军王卫华卢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敏捷志成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