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512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凝胶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组件、至少一个抽取装置和至少一个抬升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一端具有至少一个排液口;所述至少一个抽取装置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液口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抽取装置用于抽取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内的溶液;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装置用于抬升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的另一端,以至于该端高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液口所在的一端;该凝胶过滤系统可以采用抬升装置抬升过滤组件的一侧,使得滤液能够从系统的另一侧通过管道排到废液收集桶中,能够有效的减少中试人员的负担。的减少中试人员的负担。的减少中试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凝胶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凝胶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温敏纳米凝胶在溶胶状态下具有较低的黏度,且在人体温度环境下,从良好的流动状态转变为不可流动的凝胶状态,兼具良好的流动性与栓塞性,能够克服传统栓塞剂流动性与栓塞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兼具载药缓释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可注射介入栓塞材料。
[0003]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温敏纳米凝胶为化学合成物,其合成单体或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在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类温敏纳米凝胶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产品中残留的合成单体的含量。
[0004]温敏纳米凝胶为高分子交联聚合物,平均粒径大于200nm,如直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温敏纳米凝胶类产品中的残留合成单体的含量,则产品中的温敏纳米凝胶容易堵塞色谱柱,从而影响甚至中断整个残留单体含量检测的过程;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前需要对温敏纳米凝胶进行过滤。
[0005]公开为号CN201551883U所提供的滤膜过滤系统,常用于过滤水溶液体系中的微粒。其可实现多通道同时过滤,过滤速度高。该过滤系统应用于过滤温敏纳米凝胶,能大大提高温敏纳米凝胶类产品的检测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该系统运用结束后需要人工抬起一侧,使得滤液能够从系统的另一侧通过管道排到废液收集桶中,待滤液完全排尽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耗费时间较长,消耗人力;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凝胶过滤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少中试人员的负担。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凝胶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组件和至少一个抽取装置;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一端具有至少一个排液口;所述至少一个抽取装置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液口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抽取装置用于抽取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内的溶液;
[0009]凝胶过滤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抬升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装置用于抬升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的另一端,以至于该端高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液口所在的一端。
[0010]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装置包含有:至少一个底座、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和至少一个从动组件;
[0011]所述至少一个底座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座,所述过滤组件具有排液口的一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座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座上;所述至少一个从动组件固定地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上,所述至少一个从动组件用于跟随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活动。
[0012]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从动组件包含有:至少一个连接器和至少一个连接杆;
[0013]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用于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具有第一轴向移动部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杆一端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杆另一端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轴向移动部件转动连接。
[0014]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从动组件包含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机构配置为与所述过滤组件固定连接;
[0015]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轴向移动部件和至少一个撑起机构,所述至少一个撑起机构固定地配置在所述第二轴向移动部件上,所述至少一个撑起机构配置为配合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抬起所述过滤组件。
[0016]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撑起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安装座和至少一个定向轮,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和至少一个定向轮转动连接。
[0017]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还包含有至少一个调平件,配置为与所述底座呈水平对置设置;
[001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平件还被配置为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0019]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驱动组件;
[0020]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地配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0021]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在所述过滤组件不处于抬升状态时,所述定向轮还被配置为至少与所述过滤组件抵接,用于支撑住所述过滤组件。
[0022]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所述至少一个定向轮的轮面上配置有与所述导向机构相配对的定向槽,在所述过滤组件处于抬升状态时,所述导向机构至少局部插入所述定向槽内。
[0023]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凝胶过滤系统中,所述导向机构包含有:至少一导向板、至少一个第一夹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夹块;
[0024]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板具有至少一个弧形轮廓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夹块配置为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块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夹块可拆卸连接;
[002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夹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夹块配置为用于夹住所述过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还被配置为可调节所撑起机构在所述至少一个弧形轮廓面的位置,以能改变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系统运用结束后,可以采用抬升装置抬升过滤组件的一侧,使得滤液能够从系统的另一侧通过管道排到废液收集桶中,能够有效的减少中试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凝胶过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1中抬升装置抬升过滤组件后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凝胶过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抬升装置抬升过滤组件后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过滤组件被抬起时定向轮与导向板的连接状态图。
[0033]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2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3中过滤组件被抬起时导向板和撑起机构的连接状态图。
[0035]图中:
[0036]10、过滤组件;11、多通道管路;12、调节阀;13、连接装置;14、过滤杯; 16、真空调节阀; 111、定位架;
[0037]20、抽液装置; 21、管道;
[0038]30、抬升装置;31、底座;32、驱动组件;33、从动组件;311、连接座;321、第一轴向移动部件;331、连接器;332、连接杆;313、防滑减震垫;322、第二轴向移动部件;323、撑起机构;3231、安装座;3232、定向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组件,一端具有至少一个排液口;以及至少一个抽取装置,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排液口连接,用于抽取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内的溶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抬升装置,用于抬升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的另一端,以至于高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液口所在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胶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抬升装置包含有:至少一个底座,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座,所述过滤组件具有排液口的一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座与所述至少一个底座转动连接;至少一个驱动组件,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底座上;以及至少一个从动组件,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过滤组件上,用于跟随所述至少一个驱动组件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凝胶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包含有:至少一个连接器,用于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杆;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具有第一轴向移动部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杆一端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杆另一端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轴向移动部件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凝胶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组件包含有:至少一个导向机构,配置为与所述过滤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轴向移动部件和至少一个撑起机构,所述至少一个撑起机构固定地配置在所述第二轴向移动部件上,所述至少一个撑起机构配置为配合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机构抬起所述过滤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妍刘爽孙海霞李涵刘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