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85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它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功率因素高,效率高,功率范围宽,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强,输出状态可控,输出电压可根据后级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功率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因素校正模块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功率等级分为不同的模块,如果要对某一功率等级的功率因素校正模块稍作改变,就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设计工作,导致通用性差,工作重复性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现有的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大部分的控制芯片都是采用进口芯片,在芯片供应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也不符合国产化的要求,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需要考虑的。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只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解决了现有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它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 U3和外围电路,主控芯片U3的第10引脚与功率模块连接,第8引脚上连接有两个并联的光耦A1和A2,光耦A2输出给后级模块驱动的信号L

EN和DR,光耦A1输出给后级模块驱动的信号G;光耦A1和A2还连接后两个并联的二极管D1和D8,二极管D1输出信号 AUX给整体模块提供工作状态。
[0006]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包括接线端子T1、电容C1、C2和C3、二极管D2、D3和D4以及 HV分压电路;所述接线端子T1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二极管D4、电容C2和C3并联在接线端子T1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之间,且第2引脚接地;在二极管 D4和接线端子T1的第1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1,在二极管D4和电容C2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在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3,二极管D3输出VCC电压,VCC电压给主控模块供电,并输入到HV分压电路。
[0007]所述HV分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1,在三极管Q1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RR14、R12和R15,所述VCC电压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输出VC电压给主控模块供电,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19和二极管U2,发射极上还连接有电阻R20、R30和电容C15,电阻R20和电阻R30串联,电容C15与电阻R20和 R30并联,且电容C15和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和电阻R12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
[0008]所述功率模块包括二极管D5和D6、功率管V1、电容C9和电感L1、L2;所述HV分压电路与二极管D5和D6的阴极以及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 D5的阳极
连接所述电感L1,电感L1与接线端子T1的第3引脚,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感L2,电感L2接线端子T1的第4引脚和功率管V1的源极连接,功率管V1的栅极与主控芯片U3的第9引脚连接。
[0009]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功率因素高,效率高,功率范围宽,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强,输出状态可控,输出电压可根据后级DC

DC模块的实际需求,灵活调节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高压输入DC

DC电源模块的前级电路,有效改善电源系统的功率因素,可广泛应用在军工,机载,船舰,工业控制等交流供电场合。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0011]图2为主控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0012]图3为辅助电源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0013]图4为功率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结合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它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3 和外围电路,主控芯片U3的第10引脚与功率模块连接,第8引脚上连接有两个并联的光耦 A1和A2,光耦A2输出给后级模块驱动的信号L

EN和DR,光耦A1输出给后级模块驱动的信号G;光耦A1和A2还连接后两个并联的二极管D1和D8,二极管D1输出信号AUX 给整体模块提供工作状态。
[0016]进一步地,U3为国产的主控芯片,配合外围电路,确定芯片的工作开关频率,过温保护点,过流保护点等。通过采集反馈的电压,调节输出波形的占空比,闭环控制输出电压。
[0017]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辅助电源模块包括接线端子T1、电容C1、C2和C3、二极管 D2、D3和D4以及HV分压电路;产生VCC电压,通过稳压,提供芯片的初始工作电源。当电源工作正常后,HV分压电路通过分压,稳压,与VCC电压共同向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VC;所述接线端子T1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二极管D4、电容 C2和C3并联在接线端子T1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之间,且第2引脚接地;在二极管D4和接线端子T1的第1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1,在二极管D4和电容C2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在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有二
极管D3,二极管D3输出VCC电压,VCC电压给主控模块供电,并输入到HV分压电路。
[0018]进一步地,HV分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1,在三极管Q1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 RR14、R12和R15,所述VCC电压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输出VC 电压给主控模块供电,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19和二极管U2,发射极上还连接有电阻R20、R30和电容C15,电阻R20和电阻R30串联,电容C15与电阻R20 和R30并联,且电容C15和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和电阻R12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
[0019]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功率模块包括二极管D5和D6、功率管V1、电容C9和电感 L1、L2;所述HV分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辅助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的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3和外围电路,主控芯片U3的第10引脚与功率模块连接,第8引脚上连接有两个并联的光耦A1和A2,光耦A2输出给后级模块驱动的信号L

EN和DR,光耦A1输出给后级模块驱动的信号G;光耦A1和A2还连接后两个并联的二极管D1和D8,二极管D1输出信号AUX给整体模块提供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产化APFC功率因素校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包括接线端子T1、电容C1、C2和C3、二极管D2、D3和D4以及HV分压电路;所述接线端子T1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二极管D4、电容C2和C3并联在接线端子T1的第1引脚和第2引脚之间,且第2引脚接地;在二极管D4和接线端子T1的第1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1,在二极管D4和电容C2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2,在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3,二极管D3输出VCC电压,V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袁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迈林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