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77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相互配合以能够转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位置适配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兼容不同功率的电源,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交换机
,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所用电源厂家推荐的安装方案,电源转接支架为4PCS弯角件,弯角件安装锁螺钉时容易歪斜,由于不同瓦数的电源大小尺寸和安装孔位置可能有差异,相同的机箱和弯角件无法兼容不同功率的电源,安装时需要螺丝刀和套筒两种工具,安装复杂且对安装人员的安装专业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兼容不同功率的电源,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相互配合以能够转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位置适配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兼容不同功率的电源,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
[000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孔包括: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紧固孔与电源盒连接孔或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二紧固孔与电源盒连接孔或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
[000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孔包括:第一机箱紧固孔和第二机箱紧固孔,所述第一机箱紧固孔与所述第二机箱紧固孔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机箱紧固孔与所述第二机箱紧固孔分别与所述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包括:第三电源紧固孔和第四电源紧固孔,所述第三电源紧固孔与所述第四电源紧固孔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三电源紧固孔和第四电源紧固孔分别与所述电源盒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孔包括:第一电源紧固孔和第二电源紧固孔,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分别与所述电源盒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包括:第三机箱紧固孔和第四机箱紧固孔,所述第三机箱紧固孔和所述第四机箱紧固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三机箱紧固孔和所述第四机箱紧固孔分别与所述机箱连
接孔呈相对应设置。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块,所述第一凸起块与所述第一紧固孔呈相对应设置。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紧固孔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块上。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块,所述第二凸起块分别与所述第三机箱紧固孔和第四机箱紧固孔呈相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机箱紧固孔和第四机箱紧固孔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凸起块上。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包括:机箱和如上所述任一项所述的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所述机箱上设有电源盒,所述机箱通过所述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与所述电源盒连接。
[00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电源盒上开设有电源盒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插入紧固孔和电源盒连接孔以能够将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与所述电源盒连接。
[00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机箱上开设有机箱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插入紧固孔和机箱连接孔以能够将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与所述机箱连接。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及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兼容不同功率的电源,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电源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源转接装置的结构图(320W电源盒);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源转接装置的结构图(500W电源盒);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的结构图;
[0020]其中,1

机箱;2

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3

电源盒;4

第一连接板;5

第二连接板;6

第一电源紧固孔;7

第二电源紧固孔;8

第三机箱紧固孔;9

第四机箱紧固孔;10

第一凸起块;11

第二凸起块;12

第一连接件;13

第二连接件;14

第一机箱紧固孔;15

第二机箱紧固孔;16

第三电源紧固孔;17

第四电源紧固孔;18

第一紧固孔;19

第二紧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2]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源转接装置,包括:机箱1和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2,所述机箱1上设有电源盒3,所述电源盒3优选320W电源盒,所述机箱1通过所述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2与所述电源盒3连接;所述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2包括: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相互配合以能够转换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安装位置适配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所述紧固孔包括:第一紧固孔18和第二紧固孔19,所述第一紧固孔18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且所述第一紧固孔18与电源盒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19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上,且所述第二紧固孔19与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紧固孔18包括:第一电源紧固孔6和第二电源紧固
孔7,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6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7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上,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6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7分别与所述电源盒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19包括:第三机箱紧固孔8和第四机箱紧固孔9,所述第三机箱紧固孔8和所述第四机箱紧固孔9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上,所述第三机箱紧固孔8和所述第四机箱紧固孔9分别与所述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电源盒3上开设有电源盒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12依次插入第一紧固孔18和电源盒连接孔以能够将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2与所述电源盒3连接,所述机箱1上开设有机箱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13依次插入第二紧固孔19和机箱连接孔以能够将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相互配合以能够转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位置适配不同功率电源盒的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孔包括: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紧固孔与电源盒连接孔或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二紧固孔与电源盒连接孔或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孔包括:第一机箱紧固孔和第二机箱紧固孔,所述第一机箱紧固孔与所述第二机箱紧固孔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机箱紧固孔与所述第二机箱紧固孔分别与所述机箱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紧固孔包括:第一电源紧固孔和第二电源紧固孔,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和第二电源紧固孔分别与所述电源盒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同功率电源转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孔包括:第一电源紧固孔和第二电源紧固孔,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呈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电源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电源紧固孔分别与所述电源盒连接孔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鑫众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