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及无菌隔离器技术

技术编号:365473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及无菌隔离器,该控制方法包括:调节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一排风组件的风量,第一进风组件的进风量大于第一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正压舱内的操作腔维持无菌的正压环境;调节第二进风组件和第二排风组件的风量,第二进风组件的进风量小于第二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包裹在正压舱外围的负压舱内维持负压环境;通过负压舱对正压舱的包裹形成负压隔离以避免操作腔内的有毒物质外泄,提高无菌隔离器的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及无菌隔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及无菌隔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细胞毒素等进行实验时,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生物安全柜的正压腔为实验操作提供正压无菌环境。但是,由于正压腔的压力大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导致正压操作空间内的有毒物质存在外泄溢入外界环境的可能,从而对人员造成伤害,操作安全性有待提高。
[0003]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一种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及无菌隔离器,通过负压舱对正压舱实现负压隔离保护,避免正压操作空间内的有毒物质扩散入外界环境中,提高无菌隔离器的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第一进风组件和第一排风组件的风量,第一进风组件的进风量大于第一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正压舱内的操作腔维持无菌的正压环境;调节第二进风组件和第二排风组件的风量,第二进风组件的进风量小于第二排风组件的排风量,以使包裹在所述正压舱外围的负压舱内维持负压环境;通过负压舱对正压舱的包裹形成负压隔离以避免操作腔内的有毒物质外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向所述操作腔内输入气流的第一进风风机,所述第一排风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将所述操作腔的回风气流排向外界环境的第一排风风机,控制所述第一进风风机的进风量大于所述第一排风风机的排风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风组件至少包括用于将所述负压舱内的气体排向外界环境的第二排风风机;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利用空气压力自动向所述负压舱内引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隔离器的无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进风组件、所述第一排风组件通信;所述负压舱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排风组件通信。5.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控制方法的无菌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压舱,其内设有为实验操作提供正压环境的正压操作腔,所述正压舱上设有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和所述第一排风组件,所述正压操作腔在所述第一进风组件和所述第一排风组件的作用下达到正压环境,所述正压操作腔具有第一操作口;负压舱,其包裹于所述正压舱的外围,所述负压舱上设有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和所述第二排风组件,所述负压舱内在所述第二进风组件和所述第二排风组件的作用下达到负压环境,所述负压舱具有第二操作口,所述第一操作口和所述第二操作口正对;舱门,其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文慧孔维益贾洪涛柳海泉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