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65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包括中空的握把,在所述握把前端固定设有钩头,在所述钩头内设有拉钩,在所述拉钩一端固定设有伸进握把内的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伸出握把外,在所述握把上设有能包裹握把后端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能推动推杆使拉钩伸出钩头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钩与手柄做成分离式,医生在手术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征,去调整钩子的长度,如果患者体格比较大肌肉比较厚时,或者患者需要治疗的神经再更深的地方时,就可以使拉钩深长,从而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的操作。而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的操作。而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中,当椎管减压或切除椎间盘时,需要牵拉开硬膜囊及神经根显露突出的椎间盘。常用的神经拉钩比较较粗大笨拙,阻挡进出的手术器械;在挡片内的神经根及硬膜囊会也同时承受较高拉力,及挡片两端膨胀区也易在手术过程中损伤神经;现有的神经拉钩的前端钩子为固定在手柄上,勾住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每位患者的椎管距离皮肤的深度、椎管横径都不一,这样使得术者在操作时不方便。
[0003]如国内专利,申请号为201921184582.8,专利名为一种柔性的神经根拉钩公,本拉钩包括柄部和与柄部相连的头部,所述柄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柄部的一端具有一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一囊体,所述囊体的出口与通孔相接,所述头部内具有与通孔相通的扇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勾子骨架,所述勾子骨架靠近柄部的一端具有若干与滑槽内壁适配的阀块,所述勾子骨架上套设有软质的包片,所述包片和囊体均为软质的、可形变的硅胶材质制成,所述勾子骨架上开设有连通包片内部腔和通孔的溢流孔,上述效果是通过囊体并使囊体变形通过气压使阀块移动从而使包片变长,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神经根拉钩其勾部的形状和长度为固定式的,且通常为硅胶等材料,为了确保较好的拉动神经根的目的,其勾部的硬度一般较高,即便部分拉钩的勾部长度可调,那也不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随意调节,需要在先调节完成后再使用,然而手术的过程中复杂、多变的,使用的需要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这使现有的神经根拉钩使用造成较多不便,但是在公开的技术中使用了通过囊体挤压气体从而使气体推动阀块移动从而使包片变长,但囊体容易变形,气体也容易挤压收缩,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阀块的位置就难以锁定,这样包片变长的长度就会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机改变,从而给使用者造成不便,而本技术(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通过摆动摆杆使推杆移动,从而拉钩在钩头内移动并使拉钩伸出钩头的长度改变,为摆杆能被卡槽与半圆块配合固定,这样就能防止拉钩在使用的过程中改变长度。当拉钩的长度改变后,拉钩的长弧度就会改变,者样就能解决勾住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每位患者的椎管距离皮肤的深度、椎管横径都不一,这样使得术者在操作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单侧双通道下脊柱微创手术使用的可视神经根拉钩。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6]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包括中空的握把,在所述握把前端固定设有钩头,在所述钩头内设有拉钩,在所述拉钩一端固定设有伸进握把内的推杆,
所述推杆一端伸出握把外,在所述握把上设有能包裹握把后端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能推动推杆使拉钩伸出钩头的驱动机构,本技术的拉钩与手柄做成分离式,医生在手术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征,去调整钩子的长度,如果患者体格比较大肌肉比较厚时,或者患者需要治疗的神经再更深的地方时,就可以使拉钩深长,从而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的操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握把包括有对称设置的横杆,在所述横杆的尾部连接有斜杆,在所述横杆与斜杆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弧形,两个所述斜杆的尾部相互连接,在所述横杆位于过度弧形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推杆一端伸出开口,这样就能使医生更好的握住握把,使手术时更轻松。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钩头包括有固定在横杆前端的横向壳体和固定在横向壳体前端的弧形壳体,在所述横向壳体内设有圆柱槽,在所述弧形壳体内设有与圆柱槽连通的弧形槽,所述钩头设置在弧形槽内,钩头具有韧性能根据弧形槽的形状变形。
[0009]优选的,所述弧形槽贯穿弧形壳体,所述拉钩能随弧形槽的路径弯曲。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设置在横杆与斜杆的连接处设,所述外壳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能固定横杆与斜杆的固定板,外壳能增大与使用折叠接触面积,使用者就能握得更紧。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外壳上位于开口下方的通槽,在所述通槽上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位于外壳内一端固定设有U形连接板,所述U形连接板两端分别与推杆相互铰接,当掰动摆杆后,就能使推杆移动,从而使拉钩伸出钩头。
[0012]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摆杆的宽度,所述摆杆能在通槽内左右晃动。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通槽一侧设有弧形板,在所述弧形板靠近摆杆一侧沿圆周依次设有多个卡槽,在所述摆杆靠近弧形板一侧设有能卡进卡槽内的半圆块,在所述摆杆另一侧设有压板,在所述压板用于外壳内壁之间设有弹簧,为了使半圆块能插进卡槽内,所以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压紧摆杆。
[0014]综上所述,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拉钩与手柄做成分离式,医生在手术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征,去调整钩子的长度,如果患者体格比较大肌肉比较厚时,或者患者需要治疗的神经再更深的地方时,就可以使拉钩深长,从而方便医生在手术时的操作,当拉钩的长度改变后,拉钩的长弧度就会改变,者样就能解决勾住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每位患者的椎管距离皮肤的深度、椎管横径都不一,这样使得术者在操作时不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中的立体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分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局部剖面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的放大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外壳的剖面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钩头的剖面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握把;2、钩头;3、拉钩;4、推杆;5、外壳;20、驱动机构;11、横杆;12、斜杆;13、开口;14、横向壳体;15、弧形壳体:16、圆柱槽;17、弧形槽;18、固定板;21、通槽;22、摆杆;23、U形连接板;31、弧形板;32、卡槽;33、半圆块:34、压板;3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技术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技术,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0023]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

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握把(1),在所述握把(1)前端固定设有钩头(2),在所述钩头(2)内设有拉钩(3),在所述拉钩(3)一端固定设有伸进握把(1)内的推杆(4),所述推杆(4)一端伸出握把(1)外,在所述握把(1)上设有能包裹握把(1)后端的外壳(5),在所述外壳(5)内设有能推动推杆(4)使拉钩(3)伸出钩头(2)的驱动机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包括有对称设置的横杆(11),在所述横杆(11)的尾部连接有斜杆(12),在所述横杆(11)与斜杆(12)的连接处设有过度弧形,两个所述斜杆(12)的尾部相互连接,在所述横杆(11)位于过度弧形的一端设有开口(13),所述推杆(4)一端伸出开口(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2)包括有固定在横杆(11)前端的横向壳体(14)和固定在横向壳体(14)前端的弧形壳体(15),在所述横向壳体(14)内设有圆柱槽(16),在所述弧形壳体(15)内设有与圆柱槽(16)连通的弧形槽(17),所述钩头(2)设置在弧形槽(1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可视神经根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忠泉陈健荣禤天航曹正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