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62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8
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结构,属于钢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需要在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设矩形洞口的情况,提供一种补强钢梁的同时减小对建筑效果影响的梁腹板开洞补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补强板,补强套管;在既有箱型梁两侧腹板拟开洞口四周设置补强板,在洞口内侧焊接补强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设矩形洞口处补强的节点,受力明确,方便安装,对建筑效果影响较小。建筑效果影响较小。建筑效果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箱型梁是钢结构中常用的钢梁形式,具有抗扭刚度大、承载力高等特点,广泛用于民用及工业建筑中。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建筑使用功能可能发生调整,会遇到需在既有箱型梁腹板开设矩形洞口的改造问题。针对工字钢梁,钢结构图集及相关手册中有成熟的腹板开洞处补强做法,一般来说是沿矩形洞口的边缘设置纵向及横向加劲肋补强,加劲肋截面总宽度不小于既有梁翼缘宽度的一半,厚度不小于翼缘厚度,且纵向加劲肋端部伸至洞口边缘以外一定长度,当洞口较大时,横向加劲肋沿梁全高设置。而对于箱型梁,钢结构图集及相关手册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开洞处补强做法图例,一般也参照工字钢梁腹板开洞处补强做法设置纵向及横向加劲肋的方式进行补强,此时加劲肋凸出箱型梁腹板,当梁截面较大时凸出腹板较多,对建筑效果影响较大,如何在补强钢梁的同时减小对建筑效果影响就变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设矩形洞口的情况,提供一种补强钢梁的同时减小对建筑效果影响的梁腹板开洞的补强结构。
[0004]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板、补强套管;在拟开洞口四周设置补强板,所述的补强板包括横向补强板和纵向补强板,围绕洞口处交叉固定;横向补强板沿梁高通高布置,纵向补强板端部伸至洞口边缘以外;补强套管焊接在洞口内侧边缘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洞口位置位于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所述洞口位于梁高中部二分之一范围内;
[0006]本技术提出的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补强节点,通过设置补强板+补强矩形套管,对既有箱型梁现场开洞后进行补强,在补强钢梁的同时减小对建筑效果影响,并保证了箱型梁截面内部的密闭性,受力明确,现场施工方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补强节点;
[0008]1‑
既有箱型梁,201

横向补强板,202

纵向补强板,3

补强矩形套管,4

拟开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0010]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节点,该补强节点包括补强板、补强矩形套管3。
[0011]开洞前,在既有箱型梁1拟开洞口4位置两侧设置横向补强板201,横向补强板201沿梁高通高设置,并与既有箱型梁1腹板焊接,在拟开洞口4位置上下侧设置纵向补强板202,纵向补强板202端部伸至拟开洞口4边缘以外一定长度,并与既有箱型梁1腹板焊接。补强板焊接完成后开洞,开洞后将补强矩形套管3沿洞口插入既有箱型梁1并与既有箱型梁1两侧腹板焊接并保证钢梁内部处于封闭状态,至此实现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补强,并减少了对建筑效果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箱型梁腹板现场开洞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板、补强套管;在拟开洞口四周设置补强板,所述的补强板包括横向补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志刚李俊刚闫虹瑞张主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