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发式反冲洗自动排污装置及自动清洗自动排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触发式反冲洗自动排污装置及自动清洗自动排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过滤污水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常用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砂缸过滤,当污水经过砂缸里的滤床时小颗粒污染物被阻挡在滤床上,而清水则可以渗透滤床从清水口流出,达到过滤效果,但是采用砂缸过滤通常需要定期去拧阀门进行反冲洗操作来清除砂缸里过滤下来的污染物,还要不定期更换砂床滤料,费时费力。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电控智能微滤机进行过滤,微滤机工作时电控系统通过液位传感器传达的信号来控制微滤机喷头进行冲洗过滤。微滤机过滤相比砂缸过滤虽然节省了很多人工,但是微滤机结构复杂,除了增压泵反冲洗系统外还有传动轴滚筒系统,传感器系统,需要安排专业维护人员定期进行巡检维护,比如:配电箱维护、电机维护、喷头维护、轴承维护,和更换滤网,同时微滤机运行过程中也会消耗很多电力,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维护上的工作,使用麻烦而且维护成本高。有鉴于此,急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过滤装置,此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发式反冲洗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外筒(1)、集污仓(2)、储气仓(3)、滤材仓(4)、清水仓(5)、虹吸排污管(6)、水封槽(7);其中集污仓(2)、储气仓(3)、滤材仓(4)、清水仓(5)由下往上依次设置于外筒1内部,水封槽(7)设置于外筒(1)外,虹吸排污管(6)的一端设置于外筒(1)内而另一端设置于水封槽(7)内;所述外筒(1)底部设置有底排污管(104),中下部设置有污水进水口(101),中部设置有进气口(102),上部设置有清水出水口(103),且污水进水口(101)与集污仓(2)相连,进气口(102)与储气仓(3)相通,清水出水口(103)与清水仓(5)相通;所述底排污管(104)上设置有底排污管阀门(105),污水进水口(101)与集污仓(2)内设置的发散管(202)相通,发散管(202)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水压分流孔(203);所述虹吸排污管(6)包括虹吸管吸污口(601)、虹吸管空气仓(602)、虹吸破坏管(603)、虹吸破坏杯(604)、虹吸吸气口(605)、虹吸排气管(606)、虹吸加速管(607)、虹吸排污口(608)、虹吸上升管(609)、虹吸下降管(610);所述水封槽(7)包括排污水封槽(701)、污水外排口(702)、水封液位线(703);所述虹吸吸污口(601)设置于集污仓(2)内,所述虹吸排污口(608)设置于水封槽(7)内,虹吸管空气仓(602)设置于清水仓(5)的顶部,且虹吸管空气仓(602)与虹吸破坏管(603)相通,虹吸破坏管(603)延伸设置到滤材仓(4)内与虹吸破坏杯(604)相接;虹吸加速管(607)与虹吸上升管(609)的顶部相通,且虹吸加速管(607)与虹吸排气管(606)相通;虹吸排气管(606)的顶部虹吸吸气口(605)设置于虹吸管空气仓(602)内;虹吸加速管(607)和虹吸下降管(610)的末端设置于排污水封槽(701)内,且虹吸排污口(608)设置于水封液位线(703)下,污水外排口(702)设置于水封液位线(703)上;所述集污仓(2)底部设置有集污仓集污漏斗(201),储气仓(3)底部设置有储气仓集污漏斗(301),滤材仓(4)底部设置有滤材仓集污漏斗(401),其中储气仓(3)内设置有连通管(303),连通管(303)的一端设置有连通管进气孔(304),另一端设置有连通管排气孔(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