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57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皮下留置针与电源分离造成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包括基板,安装在基板下方的微针,设置在基板上的微电池、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所述微电池用于给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供电,所述微控制器输出脉冲信号到电流发生电路,所述电流发生电路将产生的脉冲电流输出至微针。微针可留置于皮下又不要外接电源,使用方便,同时可根据接受者耐受强度调节电流大小。电流大小。电流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


[0001]本技术涉及留置针
,尤其涉及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应用的皮下留置针包括很多种,例如浮针、揿针和耳穴针等,此类留置针均无法自带电源产生电刺激,而临床所使用的能够产生电流刺激的针又需要外接电源连接线,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以解决现有产品中存在的皮下留置针与电源分离造成使用不方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包括基板,安装在基板下方的微针,设置在基板上的微电池、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所述微电池用于给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供电,所述微控制器输出脉冲信号到电流发生电路,所述电流发生电路将产生的脉冲电流输出至微针。微针可留置于皮下又不要外接电源,使用方便,微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可自定义设置,同时可根据接受者耐受强度调节电流大小。
[0006]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上方还设有保护罩,所述微电池、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位于保护罩内,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并且美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微针包括第一微针和第二微针,所述电流发生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的脉冲信号并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第一微针,所述第二微针与微电池的负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8与微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3、电阻R15 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微针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微针之间还设有PNP型的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微针连接,三极管 Q3到温度补偿作用。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微电池与电流发生电路之间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微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感L8 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微控制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12和PNP型的三极管Q11,所述三极管Q12的基极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1的基极之间通过电阻R19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微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电感L8 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
D1和电阻R20,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 的阳极通过电阻R20与三极管Q11的集电极连接。
[0013]进一步的,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遥控接收电路,所述遥控接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头U4,遥控接收头U4的电源端通过限流电阻R13与电源VCC连接,遥控接收头U4接地端接地,遥控接收头U4的信号输出端OUT与微控制器连接,遥控接收头U4的信号输出端OUT与电源VCC之间连接有上拉电阻 R14,电源VCC与地之间连接有滤波电容C12。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长方形,所述保护罩为弧面罩。
[0015]本技术提供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具有以下优点:
[0016]可留置于皮下又不要外接电源,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可根据接受者耐受强度调节电流大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的左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实施例一的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实施例二的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的主电路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的遥控接收电路图。
[0023]图中:基板1;保护罩2;微针3;第一微针31;第二微针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包括基板1、罩设在基板1上部的保护罩2和安装在基板1底部的微针3,基板1上设置有微电池、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微电池给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供电,微控制器输出脉冲信号到电流发生电路,电流发生电路将产生的脉冲电流输出至微针,微针留置在皮下,通过电流刺激皮下神经,微控制器通过改变脉冲的频率可以改变电流发生电路输出电流的大小。
[0026]其中,包括两个微针,微电池的正极通过电流发生电路与第一微针31 连接,微电池的负极与第二微针32连接,微电池的负极作为公共地。
[0027]具体来说,基板1为长方形结构,边角为倒圆角,以防棱角对人体造成伤害;微针3可以贯穿基板1,与基板1另一侧的电流发生电路连接;保护罩3为弧面罩,安装在基板1上。
[0028]可选择的是,微控制器、电流发生电路安装在电路板上,电路板置于基板1,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微电池的电池仓,电池仓可以设置在基板1上或电路板上或附着于保护罩2内壁。
[0029]还可选择的是,基板1为电路板,微控制器、电流发生电路安装在基板 1上,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微电池的电池仓,电池仓可以设置在基板1上或附着于保护罩2内壁。
[0030]微控制器为单片机,在单片机
,单片机通过不停地改变端口的状态,即间
隔输出高低电平,以达到输出脉冲信号的目的,产生脉冲信号涉及的程序属于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
[0031]电流发生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与微控制器的PWM端口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8与微电池的正极BAT+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容C13和电阻R15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微针31连接,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
[0032]微控制器的PWM端口产生脉冲,使三极管Q1不断导通和截止,电感L8 电流线性变化,当三极管Q1截止时,三极管Q1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到微针,当三极管Q1导通时,三极管Q1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到微针;电感L8配合电容 C13实现升降压,R15为升压电容C13提供持续弱放电。PWM的频率越高,三极管Q1集电极输出的电流越大。
[0033]进一步的,三极管Q1集电极与微针之间还设有PNP型的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短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此三极之管Q3等效于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安装在基板(1)下方的微针(3),设置在基板(1)上的微电池、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所述微电池用于给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供电,所述微控制器输出脉冲信号到电流发生电路,所述电流发生电路将产生的脉冲电流输出至微针(3),所述基板(1)的上方还设有保护罩(2),所述微电池、微控制器和电流发生电路位于保护罩(2)内,所述微针(3)包括第一微针(31)和第二微针(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发生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接收所述微控制器的脉冲信号并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第一微针(31),所述第二微针(32)与微电池的负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8与微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3、电阻R15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微针(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一微针(31)之间还设有PNP型的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一微针(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皮下留置调控电刺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
申请(专利权)人:董氏中医健康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