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57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剂瓶,包括:管体,管体内设有用于反应和提取的提取腔、用于投放样品的样品腔和用于收集废液的废液腔,样品腔和废液腔均通过微流道连通提取腔;管帽,管帽适于封闭管体;其中,管帽和管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封闭的试剂腔,且管帽被构造成在封盖管体时可移动以适于刺破试剂腔,且试剂腔被构造成刺破后适于试剂流入样品腔和/或提取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瓶,可以将试剂与样品投放到样品腔内,并随后进入到提取腔进行反应和提取,多余的试剂可以进入到废液腔内,避免提取腔内的压力过高。腔内的压力过高。腔内的压力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剂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
,特别涉及一种试剂瓶。

技术介绍

[0002]在医学诊断行业,往往需要借助试剂的检测结果来诊断病情,如新冠肺炎。出于准确性及稳定性的考虑,通常需要通过拭子采集样品,随后利用试剂提取样品。现有的检测装置体积较大,而且检测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负压空间进行,而且由于采用了开放式的检测方式,容易影响检测结果,并可能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试剂瓶,通过管帽封闭管体,并通过管帽的移动实现试剂的添加,从而完成闭管下的提取和反应,避免污染样品或污染环境。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反应和提取的提取腔、用于投放样品的样品腔和用于收集废液的废液腔,所述样品腔和所述废液腔均通过微流道连通所述提取腔;管帽,所述管帽适于封闭所述管体;其中,所述管帽和所述管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封闭的试剂腔,且所述管帽被构造成在封盖所述管体时可移动以适于刺破试剂腔,且所述试剂腔被构造成刺破后适于试剂流入所述样品腔和/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反应和提取的提取腔、用于投放样品的样品腔和用于收集废液的废液腔,所述样品腔和所述废液腔均通过微流道连通所述提取腔;管帽,所述管帽适于封闭所述管体;其中,所述管帽和所述管体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封闭的试剂腔,且所述管帽被构造成在封盖所述管体时可移动以适于刺破试剂腔,且所述试剂腔被构造成刺破后适于试剂流入所述样品腔和/或所述提取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腔内设有提取膜,所述废液腔连通至所述提取膜内侧面,且所述样品腔连通至所述提取膜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内端板和外端板,所述内端板和所述外端板之间构造出所述提取腔,所述内端板上构造出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接通所述样品腔和所述提取腔,所述第二过孔接通所述废液腔和所述提取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过孔和多个第二过孔,多个第一过孔沿内端板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二过孔沿所述内端板的周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样品腔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样品腔之间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外端板盖住所述容置槽以构造出提取腔,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流通槽,所述第二过孔接通所述流通槽。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中心槽和第二引导槽,所述中心槽构造出所述提取腔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引导槽连通所述中心槽并朝远离所述中心槽的方向延伸呈发散状,所述第二引导槽连通所述第一过孔。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构造出样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朱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大博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