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56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负压吸血腔和负压过滤储血腔,所述负压吸血腔连接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Ⅰ和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负压吸血腔内的吸血管道,所述吸血管道上连接有抗凝药注入管,所述负压过滤储血腔设置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Ⅱ,所述负压吸血腔与负压过滤储血腔之间设置有过滤网;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可方便地与医院现有的负压系统联接,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储血器内,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后存储至储血袋中,回输给病人,可作为紧急情况下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的一种有效自体血回输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及医疗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世界的血液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全球每年采血量8100万单位,采血浆超过 2000万升。在超过4000万的HIV感染者中,5%~10%(约200万至400万人)是输血所致。在我国,临床用血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致使血源供应严重不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只有约20%~80%的卫生系统能提供安全和充足的血液。经输血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因此术中血液的自体回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实践证实,自体血液回收回输有突出优越性。自体血液回输是指,用血液回收机等设备将患者手术中流失的血液收集、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输入患者的体内,在将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输液管。现有的输液管不能实现血液再次净化的功能,虽然部分输液管在滴壶上预制滤材,但是滤材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堵,不及时更换滤材极有可能是导致输液不畅。而国内外普遍使用自动化血液回收机回收处理手术中血液,按程度自动过滤、分离、洗涤红细胞,耗时长。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公开的现有技术应用。例如:中国技术]CN202020239788.2自体血液回收装置,具体公开了自体血液回收装置,包括负压单元、吸收单元和收集筒,收集筒的内壁上涂覆有抗凝剂层,收集筒的上端上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盖,负压单元包括负压泵以及与负压泵连通的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远离负压泵的一端穿过安装盖并与收集筒连通;吸收单元包括吸头以及与吸头连通的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远离负压泵的一端穿过安装盖并与收集筒连通。本方案中收集筒的内壁上涂覆有抗凝剂层,当血液进入到收集筒内后,抗凝剂层能够快速的对血液进行抗凝处理。但是存在问题是:设备结构相对复杂,并且回收的血液凝固的可能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可方便地与医院现有的负压系统联接,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储血器内,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后存储至储血袋中,回输给病人,可作为紧急情况下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的一种有效自体血回输装置。
[0005]本技术的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负压吸血腔和负压过滤储血腔,所述负压吸血腔连接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Ⅰ和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负压吸血腔内的吸血管道,所述吸血管道上连接有抗凝药注入管,所述负压过滤储血腔设置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Ⅱ,所述负压吸血腔与负压过滤储血腔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0006]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设备连接管Ⅱ包括位于负压过滤储血腔内并向负压过滤储血腔的底部延伸且位于负压过滤储血腔内的血液液面上方的延伸段。
[0007]进一步说明,所述延伸段和负压设备连接管Ⅱ呈90
°
角设置。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设备连接管Ⅱ与负压设备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端头。
[0009]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网至少为两层,且沿流向各层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增大设置。
[0010]优选的,最外层过滤网的孔径为40um。
[0011]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过滤储血腔与输血袋连通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聚氨酯材料。
[0013]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过滤储血腔外壁设置有分度线。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可方便地与医院现有的负压系统联接,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储血器内,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后存储至储血袋中,回输给病人,可作为紧急情况下如出血过快来不及洗涤的一种有效自体血回输装置。并且结构简单,从源头开始就开设设计抗凝,能有效的防止血液回收后凝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负压吸血腔1,负压过滤储血腔2,负压设备连接管Ⅰ3,负压设备连接管Ⅱ4,吸血管道5,抗凝药注入管6,过滤网7,延伸段8,分度线9,输血袋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负压吸血腔1和负压过滤储血腔2,其中负压吸血腔1连接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Ⅰ3和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负压吸血腔内的吸血管道5,在吸血管道5上连接有抗凝药注入管6,而在负压过滤储血腔2设置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Ⅱ4,负压吸血腔1与负压过滤储血腔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
[0022]使用本实施例的自体血回收血的方式为:
[0023]负压吸血腔1通过负压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负压吸血腔1内,负压过滤储
血腔 2通过负压将负压吸血腔1内的血液经过滤网7吸入过滤储血腔内,使血流更加顺畅,避免堵塞,提高自体血的回收过滤速度。在吸血同时,通过连接在吸血管道5上的抗凝药注入管 6,将抗凝药滴入吸血管道5内使其与回收血液混合,产生抗凝作用,可以达到将待回收的血立马进行抗凝处理,防止出现凝固现象,而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放入到储血袋中回输给病人。本技术是采用血液与保养液(抗凝药)的并联结构,使两者几乎同时混合,避免了因速度调节不良而可能造成的血路堵塞。全部接头、管道口的接口设计成标准能用接口,方便与医院的手术用品连接。另外,还可以在本技术的结构上的各种管道全部带有控制调节器(这一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因此不做过多描述),不需要其他的钳子、镊子等。从图1中看,优选的,设计负压过滤储血腔2的下部为漏斗形或者类似漏斗结构。这样设计能使得回收的血液从负压过滤储血腔通过管道连接的储血袋快速输入储血袋。并且储血袋与负压过滤储血腔连接在管道的两端,均可拆卸,并且管道上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设置的负压吸血腔(1)和负压过滤储血腔(2),所述负压吸血腔(1)连接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Ⅰ(3)和将病人伤口创面渗出血液吸入负压吸血腔内的吸血管道(5),所述吸血管道(5)上连接有抗凝药注入管(6),所述负压过滤储血腔(2)设置有负压设备连接管Ⅱ(4),所述负压吸血腔(1)与负压过滤储血腔(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设备连接管Ⅱ(4)包括位于负压过滤储血腔(2)内并向负压过滤储血腔(2)的底部延伸且位于负压过滤储血腔(2)内的血液液面上方的延伸段(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型自体血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8)和负压设备连接管Ⅱ(4)呈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萍龚选霞韦春荔潘惠安杨旺坚蒙艺方梁庆秋赵燕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