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比色双模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405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

比色双模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

比色双模式检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进而实现对血清中葡萄糖的快速检测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葡萄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它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对保障人体的正常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可以作为糖尿病或低血糖的诊断参考。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的葡萄糖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荧光光谱法因其灵敏、快速且操作简单而备受关注。目前,在荧光光谱法中,主要采有机染料和量子点等传统荧光探针材料。其中,有机染料因易受到光漂白的影响稳定性相对较差;量子点大多由高毒性无机材料制备。此外,他们均要求短波长激发,这可能会导致复杂样品中自发的背景荧光干扰。而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作为一种可以将近红外光转换成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纳米材料,具有低毒、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耐光漂白、耐光学化学降解等优良的光学和化学特征,更重要的是该材料有窄的发射带宽、背景荧光几乎为零、大大改善了信噪比,因此被广泛用在在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器、光动力疗法等领域。
[0004]目前,UCNPs检测葡萄糖主要是基于供体UCNPs与受体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进行荧光猝灭,而且其猝灭效果依赖于两者之间的距离(通常小于10nm)。与FRET相比,荧光内滤效应(IFE)不依赖于荧光体和吸收体之间的距离,因此更加简单灵活,在分析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是,IFE仅在猝灭剂的吸收带与荧光团的激发和/或发射带相互重叠时才有效发生,这使得猝灭剂和荧光团的选择非常有限,从而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基于IFE荧光测定方法的设计。因此,寻找合适的吸收剂

荧光团对于构建基于IFE上转换荧光传感检测葡萄糖仍然是一个挑战。同时,比色法检测葡萄糖常用的显色底物是3,3',5,5'

四甲基联苯胺(TMB),然而其难溶于水,需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且TMB的氧化产物oxTMB作为IFE的吸收剂,其稳定性较差,实验中发现柠檬酸盐修饰的UCNPs便能使oxTMB褪色。这对在实际人血清中检测葡萄糖的准确性带来严重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

比色双模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新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

比色双模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方法,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六方相上转换纳米颗粒,再利用柠檬酸钠进行表面配体交换制得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
[0008](2)将葡萄糖、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和对苯二胺混合,孵育,测定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并计算荧光猝灭效率(F0‑
F)/F0,其
中,F0为葡萄糖浓度为零时,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F为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与葡萄糖同存在时对应的荧光强度;
[0009](3)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分别以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猝灭效率(F0‑
F)/F0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10](4)将待测血清样品加入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并按照步骤(2)所述方法检测待测样品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将所得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数值带入步骤(3)获得的标准曲线中,再通过计算即得到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浓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1)OA

UCNPs的制备
[0013]将236.6mg YCl3·
6H2O、77.5mg YbCl3·
6H2O、7.6mg ErCl3·
6H2O、6.0mL油酸(OA)和15.0mL 1

十八碳烯混合,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160℃,保持反应30min后冷却至40℃。将包含148.2mg NH4F、100mg NaOH的10mL甲醇混合液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中成核30min,升温至80℃持续搅拌30min以完全蒸发甲醇,然后继续以15℃/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300℃反应60

90min,冷却至室温,用体积比为1:1的环己烷

乙醇在8000rpm转速下离心洗涤3次后,弃去上清液,将得到的固体产物放置在温度为70℃真空干燥,即得OA

UCNPs;取10mg制得的OA

UCNPs,放入3mL环己烷和2mL甲苯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备用。
[0014](2)Cit

UCNPs的制备
[0015]将516.14mg柠檬酸钠和15mL的一缩二乙二醇,在氩气保护下,110℃反应30min后缓慢冷却到60℃,与步骤(1)所得的混合液混合,升温到130℃蒸发出环己烷以及甲苯。待蒸发结束以后,继续升高温度到18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变为黄色。将混合液自然冷却到室温,在转速为12000rpm的条件下离心15min,用乙醇洗涤沉淀物三次,获得水溶性的柠檬酸钠修饰上转换纳米粒子(Cit

UCNPs)。
[0016](3)标准曲线的绘制
[0017]将葡萄糖、Cit

UCNPs、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和对苯二胺混合,孵育,测定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并计算荧光猝灭效率(F0‑
F)/F0,其中,F0为葡萄糖浓度为零时,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即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F为亲水性上转换纳米颗粒与葡萄糖同存在时对应的荧光强度;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分别以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猝灭效率(F0‑
F)/F0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18](4)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
[0019]将待测血清样品加入步骤(3)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并按照步骤(3)所述方法检测待测样品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将所得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数值带入步骤(3)获得的标准曲线中,再通过计算即得到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浓度。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反应机制是基于内滤效应,其底物为对苯二胺,且浓度为2~16mmol/L;孵育温度为25~60℃;孵育时间为1~10min;pH为4.0~8.0;葡萄糖氧化酶浓度为25~200μg/mL;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为100~500ng/mL。
[0021]步骤(3)得到的荧光法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122+0.0029X(5

80μmol/L),R2=0.9967;Y=0.235+0.0016X(80

300μmol/L),R2=0.9956,其中,Y为(F0‑
F)/F0,X为葡萄糖浓度;
[0022]得到的比色法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上转换内滤效应荧光

比色双模式检测血清中葡萄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六方相上转换纳米颗粒,再利用柠檬酸钠进行表面配体交换制得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2)将葡萄糖、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和对苯二胺混合,孵育,测定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并计算荧光猝灭效率(F0‑
F)/F0,其中,F0为葡萄糖浓度为零时,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F为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与葡萄糖同存在时对应的荧光强度;(3)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分别以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猝灭效率(F0‑
F)/F0为纵坐标绘制对应的标准曲线;(4)将待测血清样品加入步骤(2)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并按照步骤(2)所述方法检测待测样品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将所得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数值带入步骤(3)获得的标准曲线中,再通过计算即得到血清样品中葡萄糖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上转换纳米颗粒为柠檬酸钠修饰的上转换纳米粒子(Cit

UCNPs),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Ⅰ将236.6mg YCl3·
6H2O、77.5mg YbCl3·
6H2O、7.6mg ErCl3·
6H2O、6.0mL油酸(OA)和15.0mL 1

十八碳烯混合,在氩气保护下加热至160℃,保持反应30min后冷却至40℃;将包含148.2mg NH4F、100mg NaOH的10mL甲醇混合液加入到上述反应液中成核30min,升温至80℃持续搅拌30min以完全蒸发甲醇,然后继续以15℃/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300℃反应60

90min,冷却至室温,用体积比为1:1的环己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雅艳吴用关宏扬付繁瑞林雅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科晏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