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539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RAID技术通过将多个独立的存储介质(SSD或者HDD硬盘)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上位机呈现为一个带数据冗余保护的存储设备,并响应上位机的管理和读/写IO请求。以RAID0为例,它将上位机的一次IO请求变为对多个独立存储介质的并发操作,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带宽和时延性能。RAID组一般有n个数据盘和m个校验盘组成。依据不同的组织方式和算法,RAID可以分类成不同的RAID级别,常见的有RAID0(n=k,m=0),RAID1(n=1,m=1),RAID10(n=k,m=k),RAID5(n=k,m=1),RAID6(n=k,m=2)等。
[0003]在处理模块响应上位机的RAID5和RAID6的顺序写IO请求的过程中,RAID处理模块一般会将多次顺序写IO进行“满条带”聚合。在满条带情况下,由完整的新数据计算出新的校验数据,并直接将二者覆盖落盘。如图8所示,为RAID5(4+1)满条带写处理步骤示意,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0004]1.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本地的片外DDR空间中;
[0005]2.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本地DDR当中读取D

并将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写回本地DDR空间中;
[0006]3.将和中的数据落盘
[0007]现有技术RAID处理的过程中,硬盘总的顺序写带宽和本地存储的带宽影响其处理性能。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提出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在RAID处理过程中,通过片上缓存来部分地卸载对片外DDR的存储带宽需求,从而提高上位机在顺序写场景下的带宽。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
[0012]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片上缓存U中读取D

,并将D

和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分别写回片外DDR中的V和X中;
[0013]将片外DDR中的V和X空间中的D

和P

数据落盘。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RAID满条带写处理包括“写通”模式和“写会”模式。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处于“写通”模式时,所述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之前还包括:
[0016]跨IO口的满条带聚合;
[0017]聚合成功后,在片上SRAM中申请新数据D

大小的存储空间U;
[0018]在片外DDR中申请存储空间V和X。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处于“写通”模式时,所述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片上缓存U中读取D

,并将D

和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分别写回片外DDR中的V和X中,之后还包括:释放片上缓存空间U。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处于“写通”模式时,所述将片外DDR中的V和X空间中的D

和P

数据落盘,之后还包括:释放片外DDR中存储空间V和X;然后应答主机。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处于“写回”模式时,所述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之前还包括,跨IO口的满条带聚合;
[0022]聚合成功后,在片上SRAM中申请新数据D

大小的存储空间U。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处于“写回”模式时,所述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之后还包括,应答主机;
[0024]对DDR中的Cache数据命中是否进行查询,得到结果a列表;
[0025]对a列表进行补全操作,在片外DDR中得到存储空间V和X;
[0026]其中,所述a列表包括未命中,部分命中和全部命中三种结果。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处于“写回”模式时,所述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片上缓存U中读取D

,并将D

和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分别写回片外DDR中的V和X中,之后还包括,释放片上缓存空间U。
[0028]第二方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的步骤。
[0029]第三方面,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所述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的步骤。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片上缓存U中读取D

,并将D

和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分别写回片外DDR中的V和X中;将片外DDR中的V和X空间中的D

和P

数据落盘。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片上缓存来部分地卸载对片外DDR的存储带宽需求,从而提高上位机在顺序写场景下的带宽上限。
[0032]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RAID满条带写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片上缓存U中读取D

,并将D

和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分别写回片外DDR中的V和X中;将片外DDR中的V和X空间中的D

和P

数据落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ID满条带写处理包括“写通”模式和“写会”模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处于“写通”模式时,所述从主机DDR将新数据D

搬移至RAID管理芯片的片上缓存空间U中,之前还包括:跨IO口的满条带聚合;聚合成功后,在片上SRAM中申请新数据D

大小的存储空间U;在片外DDR中申请存储空间V和X。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处于“写通”模式时,所述调用RAID计算引擎从片上缓存U中读取D

,并将D

和计算得到的新的校验数据P

分别写回片外DDR中的V和X中,之后还包括:释放片上缓存空间U。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AID顺序写场景下的片外DDR带宽卸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处于“写通”模式时,所述将片外DDR中的V和X空间中的D

和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李树青孙华锦崔健李幸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