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及热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95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塑膜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及热压模具。其中,所述双重封装工艺为依次或同步在封装体的至少一侧封位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所述第一封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封区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并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之间形成供二者溢胶相融合的溢胶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重封装工艺和热压模具可有效提高铝塑膜侧封可靠度并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度并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度并提高产品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及热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塑膜包装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及热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铝塑膜作为一种多层复合薄膜,因其具有阻隔性高、成型性良好、耐电解液腐蚀等性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领域;在软包电池生产装配过程中,通常使用热压模具加压,在一定时间下使铝塑膜胶层溶融,冷却后胶层粘合固化,从而达到封装电池的目的。现有封装工艺通常分为顶封和侧封,如专利CN109560221B所公开的一种提高软包电池铝塑膜封装可靠性的方法。其中,顶封由于受到极耳位置的限制一般采用多次封边工艺,而侧封通常采用单次封边工艺。同时,为了提高侧封的可靠性,通常采用较宽封区(≥9mm)的技术方案。然而,采用较宽的封区存在如下问题:
[0003](1)为了实现软包电池较宽封区通常采用较宽的热压模具,容易造成铝塑膜封区在长度方向上封装厚度不均匀,甚至产生褶皱,影响封装强度,在电芯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易引发漏液;
[0004](2)由于较宽的热压模具其结构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冲压过程中应力不断积累,导致模具平行度偏移,调节难度大,影响生产效率;
[0005](3)在锂电池pack折边工序中,对软包电池侧边铝塑膜进行折边时,封区中铝层弯折疲劳,容易发生断裂,导致电芯漏液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封可靠的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及该双重封装工艺所使用的热压模具。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依次或同步在封装体的至少一侧封位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所述第一封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封区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并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之间形成供二者溢胶相融合的溢胶区。
[0008]进一步提供一种热压模具,具有:
[0009]第一热压结构,用以在封装体上形成第一封区;
[0010]第二热压结构,用以在封装体上形成第二封区;
[0011]所述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位于所述封装体相同的侧封位上,所述第一封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封区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并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具有供其溢胶相融合的溢胶区。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双重封装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软包电池铝塑膜封装强度,降低封装褶皱和厚度不均造成电池漏液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能;
[0013]2、采用双封头热压模具,可有效减小模具厚度,可使模具内部应力更容易释放,模
具平行度更易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0014]3、提高电池pack折边的工艺性能,保证电池侧边铝塑膜抗弯折能力,降低电池漏液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封装体经双重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封装经双重封装后的局部侧视图;
[0017]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热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另一种热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1、封装体;2、主体区;3、第一封区;4、第二封区;5、溢胶区;6、第二热压结构;61、外侧连接件;62、外侧上封头;63、外侧下封头;64、外侧气缸;7、第一热压结构;71、内侧连接件;72、内侧上封头;73、内侧下封头;74、内侧气缸;8、底座;9、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依次或同步在封装体1的至少一侧封位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所述第一封区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封区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以在所述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之间形成供二者溢胶相融合的溢胶区5。
[0022]其中,所述封装体1为现有结构,其由铝塑膜和包裹在所述铝塑膜之间的电芯所构成。具体的,所述铝塑膜被预先冲压出用于装载所述电芯的主体区2,当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均形成时,所述电芯及其电解液均被限制在所述主体区2内。所述封装体1的外壳可以为双层铝塑膜对接或通过单层铝塑膜对折形成。所述侧封位尤指电芯非极耳一侧的封位,如顶封位、底封位、以及左右封位。所述溢胶尤指用于粘合电芯两侧铝塑膜并形成密封结构的胶层,其为铝塑膜自身结构,并在热压过程中被加热融化而向封区宽度方向两侧流动的胶。
[0023]具体的,预先在封装体1的一侧封位形成第一封区3后再在相同的侧封位形成第二封区4,或同时在侧封位上形成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此时,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的长度方向是相互平行且间隔的,因此可在二者之间形成供溢胶相互融合的溢胶区5。所述第二封区4为完整封区,所述第一封区3可以为完整封区或非完整封区,其可根据实际的封装要求进行选择。其中,所述完整封区为其长度方向两端均形成在所述铝塑膜的端线上,而非完整封区为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未形成在所述铝塑膜的端线上。即在图1中所述第一封区3为非完整封区,所述第二封区4为完整封区,当然本申请所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封区4靠近所述铝塑膜的边缘位置,即所述第一封区3位于靠近电芯的位置。此时,所述第一封区3主要起缓冲预封装和对铝塑膜起固定平整的作用,在实际的封装过程中允许其在形成过程中产生贯穿性褶皱,因此可有效降低第二封区4产生褶皱的可能。而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在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溢胶在溢胶区5内融
合,此时溢胶区5作为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之间的过渡带,其具有一定的封装强度,因此可有效降低第一封区3和第二封区4褶皱连接的可能性,同时防止位于电解液与第二封区4相接触。而第二封区4是确保软包锂电池铝塑膜最终封装强度达标的作用,其是阻止电解液外溢的最终防线。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塑膜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尼龙层、铝层和胶层。其中,所述单层铝塑膜尤指位于电芯上层或下层单独的铝塑膜,即在二者进行连接时,两侧的铝塑膜之间的胶层相互接触。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封区3具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二封区4具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的融胶比例小于所述第二胶层的融胶比例,其中所述融胶比例由如下公式所确定:融胶比例=(融溶前胶层的厚度

融溶后胶层的厚度)/融溶前胶层的厚度。由于铝塑膜胶层在未热压时其厚度是相对恒定的,而胶层在热压过程中可发生融溶而降低其厚度,因此可通过控制胶层的厚度控制封区的封装强度。具体的,由于第一封区3是阻止电解液外溢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其第一胶层的厚度应当较大,即胶层残留厚度较大,以有效阻止铝塑膜中铝层与电解液接触;同时,第一胶层的厚度较大,保证电池侧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软包电池铝塑膜的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或同步在封装体的至少一侧封位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所述第一封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封区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所述第一封区和第二封区之间形成供二者溢胶相融合的溢胶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区靠近所述铝塑膜的边缘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尼龙层、滤层和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区具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二封区具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的融胶比例小于所述第二胶层的融胶比例,其中所述融胶比例由如下公式所确定:融胶比例=(融溶前胶层的厚度

融溶后胶层的厚度)/融溶前胶层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融胶比例为12.5

25%,所述第二胶层的融胶比例为25

4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区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封区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文闫旺陈子安张秋敏段沁男王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