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新型公交负荷度测算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针对苏州市区已投运公交充电站的调研情况,现状充电站单桩日均工作时间为2.54小时,八成以上的充电站能够满足现状公交的充电需求。根据场站充电人员反馈及现场观察,现状公交充电站供需不足的共计9处,其中单桩日均工作时间超过5小时的场站有6处,也存在部分充电站单桩日均工作时间低于1小时的情况。
[0003]总体来看,苏州市区现状公交充电站总体规模能够满足目前纯电动公交充电需求,但是局部供给不足、充电线路分配不合理以及部分充电资源浪费的问题仍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解决了局部供给不足、充电线路分配不合理以及部分充电资源浪费的问题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包括模型搭建、区域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搭建包括输入、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所述区域平衡方法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将苏州市所有计划的公交充电站进行分区,从而确定每一个充电站的服务区域,即任意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产生充电需求时,必定是所在区域内的唯一充电站距离公交车辆最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S1、公交车的平均到达率,计算方法简化为:λ=Q/N其中,表示公交车辆的日均总圈数,可根据公交线路信息年报获取,表示公交车白天的平均充电次数,设定为5次,包括早高峰后充电、中午轮休充电、晚高峰前充电、一次随机补电和夜间充电;S2、公交桩服务率,计算方法为:其中,表示车辆的总充电量,表示充电的车辆总数,表示单桩功率,为车辆进出充电桩的操作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具体方法为:S1、系统内公交数:公交充电场站排队系统中,当前公交车数量的总和,包括待充电和正在充电的公交车,用于评价该公交充电场站的供给能力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可用公式表示为:S2、排队待公交数:公交充电场站排队系统中,处于排队待状态的公交车数量,用于评价公交充电场站的服务能力与设备供给情况,可用公式表示为:S3、平均逗留时间:公交车在充电场站排队系统中的总时间的均值,总时间包括排队时间和充电时间,用于评价公交充电场站的服务效率,可用公式表示为:S4、平均待时间:公交车在充电场站排队系统中的排队时间,用于评价公交充电场站服务能力与充电需求的匹配度,可用公式表示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公交充电站负荷度测算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承,徐辉,李晋,朱沁宜,张海军,顾天奇,庄楚天,江勇东,包渊秋,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