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59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反应釜体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第一保温罩一侧铰接有第二保温罩,一个铁板中部贯穿安装有电磁铁,导热铜管底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出气端,导热铜管顶端通过软管连接第二保温罩底端,水箱顶端和第一保温罩顶端均贯穿安装有温度探头,水箱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顶端安装有水泵,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内部设置有清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泵带动空气循环流动,并在水箱内进行热交换,水不直接和反应釜体外侧接触,且电磁铁断开电源即可将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进行拆卸清洁,简单方便,在两个温度探头检测温度均衡后,气泵停止,水泵将热水抽出,防止水温下降。防止水温下降。防止水温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聚氨酯树脂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聚氨酯树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加热至特定温度以使物料实现聚合反应,而聚合反应釜在完成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后,仍会有余温,通常会利用余温来加热水以实现热量的回收。
[0003]在利用聚合反应釜余温加热水时,若直接将水通向反应釜外侧进行热交换,水垢容易堆积,且在水温和反应釜外侧温度达到均衡后,无法及时得知并将水排出,会导致水温逐渐下降,造成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支撑环、第一保温罩、第二保温罩、铁板、电磁铁、气泵、水箱、导热铜管、软管、温度探头、控制器和水泵;
[0007]所述支撑环连接于反应釜体底端,所述反应釜体外侧处于支撑环顶面一侧处套接有第一保温罩,所述第一保温罩一侧连接有第二保温罩,所述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远离连接处一侧均安装有铁板,一个所述铁板中部贯穿安装有电磁铁;
[0008]所述第一保温罩侧面顶端中部安装有气泵,所述反应釜体一侧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一侧安装有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底端通过软管连接气泵出气端,所述导热铜管顶端通过软管连接第二保温罩底端,所述水箱顶端和第一保温罩顶端均贯穿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水箱顶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顶端安装有水泵。
[0009]优选的,所述导热铜管为S型管,且导热铜管两端均固定贯穿水箱。
[0010]优选的,所述温度探头输出端和控制器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水泵和气泵输入端和控制器输出端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尺寸相同,且第一保温罩顶面为半圆环。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内部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丝杆、转动把、拆卸口、内螺纹管、外刮板、刮槽、内刮板和挤压弹簧;
[0013]所述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内部中部均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底端焊接有转动把,所述支撑环靠近丝杆处开设有拆卸口,所述丝杆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固定贯穿焊接于外刮板中部,所述外刮板靠近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内壁处开设有刮槽,所述刮槽内部滑动安装有内刮板,所述内刮板和刮槽底端之间均匀分布有挤压弹簧。
[0014]优选的,所述外刮板为半圆环,且内刮板外侧贴合第一保温罩内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通过气泵带动空气循环流动,并在水箱内进行热交换,水不直接和反应釜体外侧接触,且电磁铁断开电源,即可将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进行拆卸清洁,简单方便,在两个温度探头检测温度均衡后,气泵停止,水泵将热水抽出,防止水温下降;
[0017]2、本技术设置有清洁组件,转动把转动,通过丝杆带动内螺纹管移动,进而通过外刮板内的内刮板对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内壁进行清洁,清除附着的灰尘,使得余热回收组件的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内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余热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导热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反应釜体;
[0025]2、余热回收组件;201、支撑环;202、第一保温罩;203、第二保温罩;204、铁板;205、电磁铁;206、气泵;207、水箱;208、导热铜管;209、软管;210、温度探头;211、控制器;212、水泵;
[0026]3、清洁组件;301、丝杆;302、转动把;303、拆卸口;304、内螺纹管;305、外刮板;306、刮槽;307、内刮板;308、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2,余热回收组件2包括支撑环201、第一保温罩202、第二保温罩203、铁板204、电磁铁205、气泵206、水箱207、导热铜管208、软管209、温度探头210、控制器211和水泵212;
[0029]支撑环201焊接于反应釜体1底端,反应釜体1外侧处于支撑环201顶面一侧处套接有第一保温罩202,第一保温罩202一侧铰接有第二保温罩203,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尺寸相同,且第一保温罩202顶面为半圆环,便于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合并,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远离铰接处一侧均安装有铁板204,一个铁板204中部贯穿安装有电磁铁205;
[0030]第一保温罩202侧面顶端中部安装有气泵206,反应釜体1一侧放置有水箱207,水箱207内部一侧安装有导热铜管208,导热铜管208为S型管,且导热铜管208两端均固定贯穿
水箱207,扩大导热面积,提高导热效率,导热铜管208底端通过软管209连接气泵206出气端,导热铜管208顶端通过软管209连接第二保温罩203底端,水箱207顶端和第一保温罩202顶端均贯穿安装有温度探头210,水箱207顶端安装有控制器211,温度探头210输出端和控制器211输入端电性相连,水泵212和气泵206输入端和控制器211输出端电性相连,控制器211输入端和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便于自动排出加热后的水,控制器211顶端安装有水泵212。
[0031]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内部设置有清洁组件3,清洁组件3包括丝杆301、转动把302、拆卸口303、内螺纹管304、外刮板305、刮槽306、内刮板307和挤压弹簧308;
[0032]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内部中部均转动安装有丝杆301,丝杆301底端焊接有转动把302,支撑环201靠近丝杆301处开设有拆卸口303,丝杆301通过螺纹套接有内螺纹管304,内螺纹管304固定贯穿焊接于外刮板305中部,外刮板305靠近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内壁处开设有刮槽306,刮槽306内部滑动安装有内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外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2),所述余热回收组件(2)包括支撑环(201)、第一保温罩(202)、第二保温罩(203)、铁板(204)、电磁铁(205)、气泵(206)、水箱(207)、导热铜管(208)、软管(209)、温度探头(210)、控制器(211)和水泵(212);所述支撑环(201)连接于反应釜体(1)底端,所述反应釜体(1)外侧处于支撑环(201)顶面一侧处套接有第一保温罩(202),所述第一保温罩(202)一侧连接有第二保温罩(203),所述第一保温罩(202)和第二保温罩(203)远离连接处一侧均安装有铁板(204),一个所述铁板(204)中部贯穿安装有电磁铁(205);所述第一保温罩(202)侧面顶端中部安装有气泵(206),所述反应釜体(1)一侧放置有水箱(207),所述水箱(207)内部一侧安装有导热铜管(208),所述导热铜管(208)底端通过软管(209)连接气泵(206)出气端,所述导热铜管(208)顶端通过软管(209)连接第二保温罩(203)底端,所述水箱(207)顶端和第一保温罩(202)顶端均贯穿安装有温度探头(210),所述水箱(207)顶端安装有控制器(211),所述控制器(211)顶端安装有水泵(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管(208)为S型管,且导热铜管(208)两端均固定贯穿水箱(2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余热回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兴宇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