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54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包括支撑立柱和设置在支撑立柱下端的高度可调节底座,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升装置,两个顶升装置对称布设在高度可调节底座的两侧,高度可调节底座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柱下端的上底板和通过多个调节螺杆安装在上底板下方的下底板,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和设置在支撑立柱侧部与千斤顶相配合的挑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支撑立柱的底部设置一个高度可调节底座,并在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顶升装置,能够使得支撑立柱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有效支撑,以确保地下室顶板在短时间内实现回顶支撑,避免在工期紧张时,因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造成钢筋、商混等材料运输不便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受施工场地限制,为方便钢筋、商混等材料运输,需要在地下室顶板设置运输通道和材料堆场。但是地下室顶板往往承载力有限,因此就需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局部回顶,以增大地下室顶板承载能力。申请号为20202187217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刚性回顶支撑结构,其通过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之间设置钢支撑来实现对顶部撑板的回顶,但是其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施加预应力,进而无法保证顶部撑板的承载力;同时,对拉螺杆和套筒的连接方式在地下室净高过高时稳定性难以保证,加减钢板调节高度的办法对不同厚度钢板数量要求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支撑立柱的底部设置一个高度可调节底座,并在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顶升装置,能够使得支撑立柱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有效支撑,以确保地下室顶板在短时间内实现回顶支撑,避免在工期紧张时,因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造成钢筋、商混等材料运输不便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和设置在支撑立柱下端的高度可调节底座,所述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将支撑立柱进行顶升的顶升装置,两个所述顶升装置对称布设在所述高度可调节底座的两侧,所述高度可调节底座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柱下端的上底板和通过多个调节螺杆安装在上底板下方的下底板,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和设置在支撑立柱侧部与千斤顶相配合的挑耳。
[0005]上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撑板,所述顶部撑板与支撑立柱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顶部加劲板;
[0006]所述上底板、下底板和顶部撑板均呈水平布设。
[0007]上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的顶部与支撑立柱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底部加劲板。
[0008]上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上开设有多个供调节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杆上连接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调节螺帽,两个所述调节螺帽分别位于上底板的上下两侧。
[0009]上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底部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所述千斤顶的顶部用于支顶挑耳,所述挑耳的底部设置有便于千斤顶支顶的水平支撑板。
[0010]上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固定有
一个供挑耳安装的连接钢板,所述挑耳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钢板上。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在支撑立柱的底部设置一个高度可调节底座,可以在地下室净高有误差的时候,通过改变可调节底座的高度调整回顶装置的高度,进而使得支撑立柱能够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有效支撑,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0013]2、本技术通过在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由千斤顶和挑耳构成的顶升装置,能够通过千斤顶顶升挑耳,进而便于快速调节高度可调节底座的高度,以确保地下室顶板在短时间内实现回顶支撑,使得地下室顶板荷载能够满足行车的施工要求,避免在工期紧张时,因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造成钢筋、商混等材料运输不便的问题。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支撑立柱的底部设置一个高度可调节底座,并在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顶升装置,能够使得支撑立柱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有效支撑,确保地下室顶板在短时间内实现回顶支撑并满足行车或堆载的施工要求。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支撑立柱;
ꢀꢀꢀꢀꢀꢀꢀꢀꢀꢀ
2—上底板;
ꢀꢀꢀꢀꢀꢀꢀꢀꢀꢀꢀꢀ
3—下底板;
[0019]4—底部加劲板;
ꢀꢀꢀꢀꢀꢀꢀꢀ
5—调节螺杆;
ꢀꢀꢀꢀꢀꢀꢀꢀꢀꢀ
6—调节螺帽;
[0020]7—顶部撑板;
ꢀꢀꢀꢀꢀꢀꢀꢀꢀꢀ
8—顶部加劲板;
ꢀꢀꢀꢀꢀꢀꢀꢀ
9—千斤顶;
[0021]10—挑耳;
ꢀꢀꢀꢀꢀꢀꢀꢀꢀꢀꢀꢀ
10

1—水平支撑板;
ꢀꢀꢀꢀꢀ
11—连接钢板;
[0022]12—连接螺栓;
ꢀꢀꢀꢀꢀꢀꢀꢀ
13—地下室底板;
ꢀꢀꢀꢀꢀꢀ
14—地下室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立柱1和设置在支撑立柱1下端的高度可调节底座,所述支撑立柱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将支撑立柱1进行顶升的顶升装置,两个所述顶升装置对称布设在所述高度可调节底座的两侧,所述高度可调节底座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柱1下端的上底板2和通过多个调节螺杆5安装在上底板2下方的下底板3,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9和设置在支撑立柱1侧部与千斤顶9相配合的挑耳10。
[0024]实际使用时,通过在支撑立柱1的底部设置一个高度可调节底座,可以在地下室净高有误差的时候,通过改变可调节底座的高度调整回顶装置的高度,进而使得支撑立柱1能够对地下室顶板14进行有效支撑,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002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支撑立柱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由千斤顶9和挑耳10构成的顶升装置,能够通过千斤顶9施加预应力顶升挑耳10,进而便于快速调节高度可调节底座的高度,以确保地下室顶板14在短时间内实现回顶支撑并满足行车或堆载的施工要求,避免在工期紧张时,因地下室顶板14承载力不足造成钢筋、商混等材料运输不便的问题。
[0026]具体实施时,支撑立柱1采用壁厚为5mm的钢管,顶部撑板7、上底板2和下底板3均为方形钢板,顶部撑板7和上底板2的厚度相同,下底板3的厚度大于上底板2的厚度。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撑板7,所述顶部撑板7与支撑立柱
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顶部加劲板8;
[0028]所述上底板2、下底板3和顶部撑板7均呈水平布设,顶部撑板7与地下室顶板14下表面紧贴,下底板3水平放置在地下室底板13上表面。
[0029]实际使用时,顶部加劲板8为直角三角形钢板,顶部加劲板8与顶部撑板7相互垂直,顶部加劲板8与顶部撑板7之间、以及顶部加劲板8与支撑立柱1之间均为焊接。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底板2的顶部与支撑立柱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底部加劲板4。
[0031]实际使用时,底部加劲板4为直角三角形钢板,上底板2焊接在支撑立柱1的下端。
[0032]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立柱(1)和设置在支撑立柱(1)下端的高度可调节底座,所述支撑立柱(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将支撑立柱(1)进行顶升的顶升装置,两个所述顶升装置对称布设在所述高度可调节底座的两侧,所述高度可调节底座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柱(1)下端的上底板(2)和通过多个调节螺杆(5)安装在上底板(2)下方的下底板(3),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9)和设置在支撑立柱(1)侧部与千斤顶(9)相配合的挑耳(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撑板(7),所述顶部撑板(7)与支撑立柱(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顶部加劲板(8);所述上底板(2)、下底板(3)和顶部撑板(7)均呈水平布设。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回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军李宏库喻雅许剑赵欢何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