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342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柱,该弧形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混合壳体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混合壳体的上侧,所述混合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合成组件,所述收纳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的中部设置有收纳盒,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T型槽。经过混合组件搅拌混合后的原材料通过流出口沿竖直方向流下,本收纳组件的设置,其一,实现了对合成材料的自动收纳,其二,便于收纳完毕后的收纳盒的换,其三,通过传动件控制合成组件实现自动切断这一效果。动切断这一效果。动切断这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纳米硅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储锂容量(其室温理论容量高达3580m
·
Ah/g,远超石墨(372m
·
Ah/g))、良好电子通道、较小应变及促使SEI膜稳定生长的环境。基于上述优点,该材料有望取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0003]而在纳米硅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前需要将其加工至合适的大小片状,现有的加工装置,不仅投料和混合效果较差,而且现有的装置,多采用液压千斤顶自接对其原材料进行挤压,挤压完成后需要人工及时取走,不利于使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及投料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设置有收纳组件,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柱,该弧形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混合壳体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混合壳体的上侧,所述混合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壳体的下侧设置有合成组件,所述收纳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的中部设置有收纳盒,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T型槽。
[0009]所述收纳组件包括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滑动设置于T型槽内,所述T型滑块上侧设置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收纳盒,所述T型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的一端设置于T型滑块的一侧,另一端设置于底板的一侧。
[0010]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于弧形支撑柱的一侧,所述电动机输出转轴圆周360度均匀固定设置有第一混合隔板和第二混合隔板,所述第一混合隔板和第二混合隔板角度互差90度,所述第一混合隔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导向槽,该第一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导向槽内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三混合隔板的一侧。
[0011]所述第一混合隔板上开设有混合槽,所述第二混合隔板上开设有混合孔,所述第三混合隔板的端部开设有容置槽。
[0012]所述合成组件包括流出口,所述流出口设置于混合壳体的下侧,所述流出口下侧
设置有第一合成转轴,该第一合成转轴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合成转轴,所述第一合成转轴的下侧设置有传动件,该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T型滑块。
[0013]所述第一合成转轴与第二合成转轴通过齿轮配合,所述第一合成转轴与传动件通过齿轮齿条配合,所述传动件与T型滑块通过齿轮齿条配合。
[0014]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槽,该第二导向槽开设于支撑板两侧,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设置有夹持块,该夹持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另一侧设置有收纳盒,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夹持块的一侧,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板上。
[0015]所述T型滑块的一侧设置有传动件,另一侧转动设置有辅助转轴。
[0016]所述混合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料槽,该进料槽的一侧设置有进料斜板。
[0017]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的投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启动电动机,电动机旋转并带动其转轴上固定设置的第一混合隔板和第二混合隔板旋转,对混合壳体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其中,第二混合隔板上开设有混合孔,第一混合隔板上开设有混合槽,有益于对原材料的搅拌混合,第一混合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槽,该第一导向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对第三混合隔板施加力使其端部紧贴混合壳体内壁,并对内壁残留原材料进行清理。第三混合隔板的端部开设有容置槽,第三混合隔板在对混合壳体内壁清理时,容置槽能够加以储存并导向底部流出口后合成。
[0019]步骤一,经过混合组件搅拌混合后的原材料通过流出口沿竖直方向流下,然后至第一合成转轴上侧。启动液压千斤顶并使其收缩,启动液压千斤顶收缩的同时,由于其液压千斤顶固定设置于T型滑块的一侧,T型滑块也发生移动,同时在其一侧齿条齿轮的作用下,使传动件朝与T型滑块移动的反方向移动,而后传动件又通过其上的齿条齿轮传动使第一合成转轴发生旋转,第一合成转轴旋转并带动第二合成转轴,第一合成转轴旋转的同时其上的原材料也随之沿旋转方向被带到挤压合成处,此时,原材料开始被挤压合成。
[0020]步骤三,直到支撑板上的收纳盒外端移动至第一合成转轴的下侧时,液压千斤顶伸出,同样经过上述过程,将动力转化为第一合成转轴的旋转,但第一转轴旋转的方向发生改变,此时上端合成口便会被自动阻断,最后一块规定大小的合成材料便合成完毕。
[0021](3)有益效果:
[0022]A、经过混合组件搅拌混合后的原材料通过流出口沿竖直方向流下,然后至第一合成转轴上侧。启动液压千斤顶并使其收缩,启动液压千斤顶收缩的同时,由于其液压千斤顶固定设置于T型滑块的一侧,T型滑块也发生移动,同时在其一侧齿条齿轮的作用下,使传动件朝与T型滑块移动的反方向移动,而后传动件又通过其上的齿条齿轮传动使第一合成转轴发生旋转,第一合成转轴旋转并带动第二合成转轴,第一合成转轴旋转的同时其上的原材料也随之沿旋转方向被带到挤压合成处,此时,原材料开始被挤压合成,直到支撑板上的收纳盒外端移动至第一合成转轴的下侧时,液压千斤顶伸出,同样经过上述过程,将动力转化为第一合成转轴的旋转,但第一转轴旋转的方向发生改变,此时上端合成口便会被自动阻断,最后一块规定大小的合成材料便合成完毕,两端收纳盒均为相同工作过程。当收纳盒内放满了规定大小的合成材料时,无需将设备停止,直接将收纳盒沿夹持组件夹持块圆弧过渡处拉出,而后将空的收纳盒沿夹持块圆弧处推入,该过程中夹持块的一侧圆弧过渡,便于夹持块内收纳盒的拉出和空收纳盒的推入,本收纳组件的设置,其一,实现了对合成材料
的自动收纳,其二,便于收纳完毕后的收纳盒的换,其三,通过传动件控制合成组件实现自动切断这一效果;
[0023]B、方案中,启动电动机,电动机旋转,并带动其转轴上固定设置的第一混合隔板和第二混合隔板旋转,对混合壳体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其中,第二混合隔板上开设有混合孔,第一混合隔板上开设有混合槽,该混合孔和混合槽的设置有益于对原材料的搅拌混合,第一混合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槽,该第一导向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对第三混合隔板施加力使其端部紧贴混合壳体内壁,以至更好的实现第三混合隔板混合效果和对内壁残留原材料的清理这一效果。第三混合隔板的端部开设有容置槽,第三混合隔板在对混合壳体内壁清理时,容置槽能够加以储存并导向底部流出口后合成;
[0024]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滑动设置有收纳组件(2),所述底板(1)的两侧设置有弧形支撑柱(3),该弧形支撑柱(3)的上端设置有混合壳体(4)和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设置于混合壳体(4)的上侧,所述混合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组件(6),所述混合壳体(4)的下侧设置有合成组件(7),所述收纳组件(2)的上侧设置有夹持组件(8),该夹持组件(8)的中部设置有收纳盒(9),所述底板(1)中部开设有T型槽(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2)包括T型滑块(21),所述T型滑块(21)滑动设置于T型槽(11)内,所述T型滑块(21)上侧设置有支撑板(22),该支撑板(22)的上侧设置有收纳盒(23),所述T型滑块(21)的一侧设置有液压千斤顶(24),该液压千斤顶(24)的一端设置于T型滑块(21)的一侧,另一端设置于底板(1)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6)包括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固定设置于弧形支撑柱(3)的一侧,所述电动机(5)输出转轴圆周360度均匀固定设置有第一混合隔板(61)和第二混合隔板(62),所述第一混合隔板(61)和第二混合隔板(62)角度互差90度,所述第一混合隔板(6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导向槽(63),该第一导向槽(6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64),该第一弹簧(6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导向槽(63)内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三混合隔板(65)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隔板(61)上开设有混合槽(66),所述第二混合隔板(62)上开设有混合孔(67),所述第三混合隔板(65)的端部开设有容置槽(68)。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组件(7)包括流出口(71),所述流出口(71)设置于混合壳体(4)的下侧,所述流出口(71)下侧设置有第一合成转轴(72),该第一合成转轴(7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合成转轴(73),所述第一合成转轴(72)的下侧设置有传动件(74),该传动件(74)的一侧设置有T型滑块(2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投料的硅碳锂电池负极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成转轴(72)与第二合成转轴(73)通过齿轮配合,所述第一合成转轴(72)与传动件(74)通过齿轮齿条配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典元孙成祥郑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