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322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属于金属增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转运工件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包括支撑框架、工件缓存子系统、顶升子系统、横向转运子系统和工件夹取子系统;工件缓存子系统、顶升子系统、横向转运子系统和工件夹取子系统均设于支撑框架上;工件夹取子系统用于夹取工件,横向转运子系统用于将周转工位顶出的舵面基板连同工件移动至顶升子系统正上方位置;顶升子系统用于将工件由横向转运位置下降到自动小车取件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工件的高效转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工件的高效转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工件的高效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中,我国3D打印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发展初期的3D打印产业链主要包括最初的原材料处理、设备制造到最后的打印应用与服务,打印材料主要包括金属、陶瓷、塑料、细胞组织、石膏、无机料粉、光敏树脂等,但工业级应用的金属粉末仅有钛、不锈钢、金银等的应用还受到技术的限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0003]现阶段,主要的3D打印模式主要是单台设备进行打印作业,这是由产业发展初期技术推广和市场规模的限制所致。而从长期来看,3D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会进一步深化,随着增材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增材制造已进入量产中,因此,3D打印产线也逐渐形成,但产线中自动化较差,因此需要进行智能转运平台的设计,转运平台是作为3D增材设备与产线自动小车的中间交接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用以解决现有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的自动化较差,导致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工件缓存子系统、顶升子系统、横向转运子系统和工件夹取子系统;所述工件缓存子系统、顶升子系统、横向转运子系统和工件夹取子系统均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工件夹取子系统用于夹取工件,所述横向转运子系统用于将周转工位顶出的舵面基板连同工件移动至顶升子系统正上方位置;所述顶升子系统用于将工件由横向转运位置下降到自动小车取件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低层框架和高层框架;所述工件缓存子系统设于所述低层框架上;所述顶升子系统、横向转运子系统和工件夹取子系统均设于高层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转运子系统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固定板、导轨、导轨支座板、皮带轮和皮带轮支撑架;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动力组件固定板上,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导轨支座板上,所述动力组件固定板与所述导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皮带轮沿导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器、减速器固定板、第一联轴器和第二联轴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增材产线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固定板设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减速器安装于所述减速器固定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通过转轴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第二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第二联轴器均与对应的皮带轮支撑架连接。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代拴师周志刚刘彻陈华张颖杨磊张文韬谢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