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褚世卿专利>正文

一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98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包括吸风罩、进气滤芯、进气软管、进气单向阀、第一连接软管、左鼻塞管、右鼻塞管、第二连接软管、出气单向阀、排气软管、出气消毒滤芯和消毒液容器,进气滤芯安装在吸风罩内,吸风罩通过进气软管与进气单向阀密封连接,进气单向阀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左鼻塞管的接管端密封连接,右鼻塞管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出气单向阀密封连接,出气单向阀通过排气软管与出气消毒滤芯密封连接,出气消毒滤芯和消毒液容器相通。通过吸气与呼气的分道过滤、消杀控制,既能有效地阻挡人们在吸气过程中病毒病菌侵入,又能对呼出气体中的病毒病菌进行即时消杀,克服了采用配戴传统口罩存在的诸多不足。诸多不足。诸多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抵抗呼吸道感染的防护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人们在呼吸含有病毒病菌以及粉尘气体环境下对气体进行过滤和净化消毒的器具,其作用可取代传统口罩。

技术介绍

[0002]人们的生命需要呼吸,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们的肺部需要不断供氧气方能存活。由于大气中存在许多的病毒和细菌以及粉尘,为了能有效抵制病毒和细菌以及粉尘被人体吸入而感染,防止病人自带的病毒和病菌传染给他人,目前,人们普遍采用配戴口罩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传统的口罩必须戴在人们面部,遮挡住人们的鼻子和嘴,配戴传统口罩存在如下弊端:
[0003]第一、过滤性布料四周与人们的脸部不能理想地密封,外界含有病毒和病菌的气体能渗透入内,仍有被人们吸入的风险,阻拦效果差。
[0004]第二、配戴传统口罩,人们所吸入的空气中杂质附着在口罩的过滤夹层中,而呼出的废气杂质同时也附着在口罩的过滤夹层中,吸气和呼气二者不仅交叉混合,而且加剧了病毒病菌的聚集与快速繁殖。众所周知,由于人们口腔中有异味,这些异味集聚在口罩内,时间一长,口罩也成了口气味很重的污染源,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尴尬的问题。
[0005]第三、配戴传统口罩,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讲,会产生雾镜现象,使人们视线不清楚,尤其是当人们骑车行走或驾车行驶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全风险极高;
[0006]第四、配戴传统口罩,人们在吃饭、喝茶等日常补给活动时,必须摘除口罩,而且,随着刷脸技术的不断应用,在许多场合需要人们进行刷脸识别,例如在安检等许多场合都要求人们摘除口罩,接受相应检查。
[0007]申请人对现有传统口罩展开了深入研究,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对吸入的外界气体进行病毒病菌以及粉尘有效过滤,实现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分流,杜绝进出气体的交叉混合污染,同时对患者呼出的气体能进行消杀后排出,实现了外界病菌病毒以及粉尘不会被吸入,带病患者体内的排出的有害气体也不会污染大气,能有效阻断病菌病毒的传播,同时,取消了罩在人们脸部的挡布,戴上它人们能自由吃饭、喝水等日常补给活动,改善了戴着传统口罩产生的诸多不便,经过申请人的调查和研判,该设计方案独特,对空气中病毒和病菌的过滤和消杀设置科学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采用全新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克服了采用配戴传统口罩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吸气与呼气的分道过滤、消杀控制,既能有效地阻挡人们在吸气过程中病毒病菌侵入人体,又能对呼出气体中的病毒病菌进行即时消杀,还能避免吸气和呼气的交叉混合污染,确保外界空气中含有的病毒病菌无法被人们吸入,更能使病患者体内存有的病病毒源不会排入大气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能够改善高温天气人们的脸部散热。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吸风罩、进气滤芯、进气单向阀、第一连接软管、左鼻塞管、右鼻塞管、第二连接软管、出气单向阀、出气消毒芯和消毒液容器,进气滤芯安装在吸风罩内,吸风罩与进气单向阀密封连接,进气单向阀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左鼻塞管的接管端密封连接,右鼻塞管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出气单向阀密封连接,出气单向阀与出气消毒器密封连接。
[0011]进一步,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均为双头弯管结构,一端与第一连接软管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人体的鼻孔密封对接。
[0012]更进一步,所述双头弯管结构的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均由接管端和鼻塞端组成,左鼻塞管的接管端通过第一连接软管与进气单向阀密封连接,右鼻塞管通过第二连接软管与出气单向阀密封连接。
[0013]进一步,左鼻塞管的内腔和与右鼻塞管的内腔相通,或者左鼻塞管的内腔与右鼻塞管的内腔相互隔开。
[0014]更进一步,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为一体结构,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的内腔通过通气管相通,或者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为分体结构,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之间相互隔开。
[0015]更进一步,吸风罩与进气单向阀之间通过进气软管密封连接,出气单向阀与出气消毒器之间通过出气软管密封连接,在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的鼻塞端设有至少一道硅胶密封固定圈。
[0016]进一步,所述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为膜式单向阀或球式单向阀。
[0017]进一步,还包括系扣件,系扣件能确保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塞在鼻人们的左右鼻孔中,系扣件系扣在人的头部、耳部或颈部,或者它们的结合。
[0018]更进一步,所述系扣件包括头戴式发箍,发箍二下延端与输气管路中的任一零件铰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吸风罩包括压盖、锥体壳和管接头,压盖与锥体壳的开口端可拆装性连接,管接头设置在锥体壳的出气端,进气滤芯设置在锥体壳内,由压盖固定。
[0020]进一步,所述出气消毒滤器包括导气管、微孔海绵滤芯、盖体、瓶体、消毒液、净化腔和出气管,导气管插装在微孔海绵滤芯的中心孔中;在瓶体内注有消毒液,清毒液不超过瓶体上预设的液位刻度线,盖体与瓶体密封旋接,导气管和出气管均密封地插装在盖体上,导气管的下端位于瓶体中消毒液的液面之上,微孔海绵滤芯的下端位于消毒液中,在盖体、瓶体、消毒液的液面向上形成净化腔,位于消毒液液面上的微孔海绵滤芯中含有消毒液,出气管的下端与净化腔相通,出气管的上端与外界相通。
[0021]这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2]将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的鼻塞端分别与人体的鼻孔密封对接,当人们吸气时,外界的空气从吸风罩进入,通过进气滤芯的过滤,将空气中存有的病毒和病菌过滤隔断,然后通过进气软管、进气单向阀、第一连接软管、和左鼻塞管吸入人体内,在此过程中,进气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出气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虽然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都在吸气,但只有左鼻塞管的与进气单向阀连接端能吸进外界的新鲜空气,右鼻塞管的出气端无法吸收到外界的空气。
[0023]当人们呼气时,进气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出气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虽然左鼻塞
管和右鼻塞管都在呼气,但人体内排出的废气只能从右鼻塞管经第二连接软管、出气单向阀、排气软管、出气消毒器向外界排出,在此过程中,从人体内排出的废气经过出气消毒芯器时就被消杀,因此,人体内排出的废气在排入外界前已被消杀。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的设计原理合理科学,克服了采用配戴传统口罩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吸气与呼气的分道过滤、消杀控制,既能有效地阻挡人们在吸气过程中病毒病菌侵入人体,又能对呼出气体中的病毒病菌进行即时消杀,还能避免吸气和呼气的交叉混合污染,确保外界空气中含有的病毒病菌无法被人们吸入,更能使病患者体内存有的病病毒源不会排入大气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吸风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左鼻塞管和右鼻塞管一体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内腔不通;
[0027]图4为左鼻塞管和右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吸风罩(1)、进气滤芯(2)、进气单向阀(4)、第一连接软管(5)、左鼻塞管(6)、右鼻塞管(7)、第二连接软管(8)、出气单向阀(9)、出气消毒芯(11)和消毒液容器(12),进气滤芯(2)安装在吸风罩(1)内,吸风罩(1)与进气单向阀(4)密封连接,进气单向阀(4)通过第一连接软管(5)与左鼻塞管(6)的接管端密封连接,右鼻塞管(7)通过第二连接软管(8)与出气单向阀(9)密封连接,出气单向阀(9)与出气消毒器(11)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左鼻塞管(6)和右鼻塞管(7)均为双头弯管结构,一端与第一连接软管(5)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人体的鼻孔密封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头弯管结构的左鼻塞管(6)和右鼻塞管(7)均由接管端和鼻塞端组成,左鼻塞管(6)的接管端通过第一连接软管(5)与进气单向阀(4)密封连接,右鼻塞管(7)通过第二连接软管(8)与出气单向阀(9)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左鼻塞管(6)的内腔和与右鼻塞管(7)的内腔相通,或者左鼻塞管(6)的内腔与右鼻塞管(7)的内腔相互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吸风罩(1)与进气单向阀(4)之间通过进气软管(3)密封连接,出气单向阀(9)与出气消毒器(11)之间通过出气软管(10)密封连接,在左鼻塞管(6)和右鼻塞管(7)的鼻塞端设有至少一道硅胶密封固定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代传统口罩的净化吸气呼气单向流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单向阀(4)和出气单向阀(9)为膜式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世卿褚礼政
申请(专利权)人:褚世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