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内圈刚度控制的热轧扁卷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热轧带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内圈刚度控制的热轧扁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带钢产品逐渐向高强度、薄规格方向发展,高强钢品种的高淬硬性合金含量、较薄的厚度均提高了钢卷发生扁卷的倾向性,阻碍了产品的批量稳定生产。
[0003]针对热轧带钢的扁卷问题,公开号为CN1506174A的专利公开一种控制方法,将钢带的卷取温度控制在Ar1+(
‑
10~+60℃)范围,使钢卷的相变从外层及卷筒接触的芯部向中间层逐步进行消除扁卷。公开号为CN108754104A的专利公开一种双相钢扁卷缺陷的方法,终轧温度按照奥氏体的铁素体化的相变起始温度控制,促进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热轧冷却段分成快冷段和缓冷段,在快冷段将热轧板冷却到层冷中间温度,促进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在缓冷段促进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降低残余奥氏体的占比。公开号为CN107904376A的专利提供一种防止双相钢扁卷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精轧出口温度为860~900℃、控制冷却速度为7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内圈刚度控制的热轧扁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热轧带钢在热轧生产过程中相变完成的位置将所述热轧带钢沿长度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且第一段的长度为L1、卷取温度为CT1,其中,L1=8~10m、CT1=640~660℃;第二段的长度为L2、卷取温度为CT2,其中,L2=G/22
×
75000/(σh)
×
2.0/h
×
1250/W,CT2≤T
90m
,T
90m
为钢奥氏体在冷却时完成90%马氏体转变的温度,G为钢卷卷重,σ为T
90m
时的所述热轧带钢屈服强度,h为所述热轧带钢厚度,W为所述热轧带钢宽度;第三段的长度为L3、卷取温度为CT3,其中,L3为所述热轧带钢的剩余长度,CT3为基于组织性能、表面质量所确定的所述热轧带钢上长度为L3处的卷取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圈刚度控制的热轧扁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王成,孙宜强,刘义滔,邱晨,蔡珍,刘昌明,胡俊,刘永前,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