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穿越非均匀土体圆形隧道模态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288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越非均匀土体圆形隧道模态试验方法,所采用的非均匀土反力等效模拟装置包括,由多个截面模块组成的截面模块组、试验件和固定架和底座轨道。零刚度复合弹簧包括金属螺旋弹簧、橡胶、弹簧顶端盖、弹簧固定螺丝杆、弹簧底端盖、底部螺丝杆、接触板和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非均匀土体圆形隧道模态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结构

土体相互作用试验
,具体是一种穿越非均匀土体圆形隧道 模态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埋地管状结构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工程结构之一,例如油气管道、地下隧道和埋地电 缆等。在埋地管状结构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需要重点考虑其与土体相互作用。特别地, 埋地管状结构常常是延长型、大跨度结构,其长度方向上土体并不均匀,地下结构

土体相互 作用不再保持一致性。目前,地下结构

土相互作用试验主要在现场土场地和人工土场地中开 展,如中国专利申请2021103045131、202123083348.6和2020113208802等。现场土场地试 验能得到地下结构

土体相互作用的真实数据,工程上常认为是一种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结果的 试验方法。但是,原址土场地试验往往需要在建造阶段就布置好相关传感器,后期测量作业 容易破坏埋地管状结构的现场状态,现场测量难度较大,试验人力和物力等成本较高。人工 土场地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非均匀土体圆形隧道模态试验方法,所采用的非均匀土反力等效模拟装置,包括,由多个截面模块(1)组成的截面模块组(5)、试验件(2)、固定架和底座轨道(4),其中:零刚度复合弹簧(6)包括金属螺旋弹簧(10)、橡胶(11)、弹簧顶端盖(12)、弹簧固定螺丝杆(13)、弹簧底端盖(14)、底部螺丝杆(15)、接触板(16)和位移

轴力传感器(18);金属螺旋弹簧(10)嵌于橡胶(11)中;橡胶(11)顶部与弹簧顶端盖(12)连接,底部与弹簧底端盖(14)连接,沿零刚度复合弹簧(6)轴向设置有位移

轴力传感器(18);零刚度复合弹簧(6)的弹簧顶端盖(12)通过弹簧固定螺丝杆(13)连接到截面框架(7)内侧;接触板(16)通过底部螺丝杆(15)连接到弹簧底端盖(14);所述的截面模块(1),包括零刚度复合弹簧(6)和截面框架(7);截面框架(7)固定连接于底座轨道(4)上;零刚度复合弹簧(6)分布在截面框架(7)的内侧并与截面框架(7)固定连接;由多个截面模块(1)组成的截面模块组(5),用来模拟土体性质相同的区域;当结构长度方向上分布非均匀的土体时,通过设置不同的截面模块组(5)模拟非均匀土反力;所述的试验件(2)包括至少一个结构模型(19),各结构模型(19)轴向连接后形成试验件(2),在试验件(2)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底座轨道(4)上;所述的穿越非均匀土体圆形隧道模态试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设计资料整理:确定圆形隧道的几何参数、材料参数和土体参数,确定试验缩尺比和结构模型的几何尺寸和离散长度;步骤二、试验件加工:依据步骤一确定的几何参数加工结构模型;步骤三、应变片定位安装:依据步骤一确定的离散长度,在结构模型上标记结构离散的边界线,两条边界线之间的中间截面为零刚度复合弹簧的接触位置;为获取圆形隧道的前6阶弯曲模态,在长度方向上安装至少6个应变片,并注意避开零刚度复合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眠余杨余建星赵明仁刘晓伟孙若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