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288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包括一电加热锅炉,并通过第一循环泵、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散热模组接入第一鸭舍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内,形成第一循环端;通过第二循环泵、第二热交换器、第二散热模组接入第二鸭舍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内,形成第二循环端;还包括第一、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一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一循环端热能;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二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二循环端热能,该取暖系统采取两间鸭舍共用一个锅炉的结构,同时锅炉的功率依然保持原有功率,不足部分采用辅助能源补充,来达到取暖和节能的目的。来达到取暖和节能的目的。来达到取暖和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场取暖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北方冬季的畜牧养殖场气温较低,比如大型的鸭舍,需要在鸭舍内设置取暖系统,北方的冬季取暖,通常采用锅炉循环水散热来达到取暖的目的,由于鸭舍的面积较大,常规的配置是一间鸭舍配备一台电加热锅炉,若鸭舍较多,锅炉的数量也要相应增加,投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该取暖系统采取两间鸭舍共用一个锅炉的结构,同时锅炉的功率依然保持原有功率,不足部分采用辅助能源补充,来达到取暖和节能的目的。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包括一电加热锅炉,所述电加热锅炉位于鸭舍的上端,并通过第一循环泵、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散热模组接入第一鸭舍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内,形成第一循环端;以及通过第二循环泵、第二热交换器、第二散热模组接入第二鸭舍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内,形成第二循环端;还包括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和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所述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一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一循环端热能;所述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二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二循环端热能。
[0005]作为本技术之优选,所述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电热循环泵,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位于鸭舍的上端,所述第一电热循环泵位于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散热模组之间,所述第一蓄电池位于第一鸭舍内;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输出端和第一电热循环泵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输出端和第一蓄电池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且第一蓄电池的电输出端和第一电热循环泵之间通过第一开关连接,同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一蓄电池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同时和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06]所述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包括: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第二电热循环泵,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位于鸭舍的上端,所述第二电热循环泵位于第二热交换器、第二散热模组之间,所述第二蓄电池位于第二鸭舍内;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输出端和第二电热循环泵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输出端和第二蓄电池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且第二蓄电池的电输出端和第二电热循环泵之间通过第二开关连接,同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蓄电池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同时和第二开关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之改进,所述电加热锅炉的两侧及上端罩设有一层加热膜,该加
热膜的内壁和电加热锅炉的两侧及上端之间形成一隔空架层,所述电加热锅炉内外之间插接有若干导热棒,通过导热棒,把加热膜经阳光加热后的热气通过导热棒倒入电加热锅炉内。
[0008]本技术在两个鸭舍一台锅炉的基础上,增设太阳能发电给电热循环泵增加循环水热度,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阳光不足时,采用蓄电池给电热循环泵增加循环水热度,在锅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原来的一个锅炉一间鸭舍变成一个锅炉两间鸭舍,达到节能和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9]图1所示为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加热膜和导热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电加热锅炉;2、第一循环泵;3、第一热交换器;4、第一散热模组;5、第一鸭舍;6、第二循环泵;7、第二热交换器;8、第二散热模组;9、第二鸭舍;10、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1、第一电热循环泵;12、第一蓄电池;13、第一开关;14、第一继电器;15、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6、第二电热循环泵;17、第二蓄电池;18、第二开关;19、第二继电器;20、加热膜;21、隔空架层;22、导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并选取部分数据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选取的部分数据仅仅用于辅助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结合图1可知,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包括一电加热锅炉1,该电加热锅炉1位于鸭舍的上端,并通过第一循环泵2、第一热交换器3、第一散热模组4接入第一鸭舍5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1内,形成第一循环端;以及通过第二循环泵6、第二热交换器7、第二散热模组8接入第二鸭舍9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1内,形成第二循环端。
[0014]本技术还包括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和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一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一循环端热能;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二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二循环端热能。
[0015]在本技术中,优选的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0,第一电热循环泵11,第一蓄电池12。
[0016]上述结构中,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0位于鸭舍的上端,第一电热循环泵11位于第一热交换器3、第一散热模组4之间,第一蓄电池12位于第一鸭舍5内;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0的电输出端和第一电热循环泵11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0的电输出端和第一蓄电池12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且第一蓄电池12的电输出端和第一电热循环泵11之间通过第一开关13连接,同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0和第一蓄电池12之间还连接有第一继电器14,第一继电器14的输出端同时和第一开关13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17]在本技术中,优选的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包括: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5,第二电热循环泵16,第二蓄电池17。
[0018]上述结构中,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5位于鸭舍的上端,第二电热循环泵16位于第二热交换器7、第二散热模组8之间,第二蓄电池17位于第二鸭舍9内;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5的电输出端和第二电热循环泵16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5的电输出端和第二蓄电池17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且第二蓄电池17的电输出端和第二电热循环泵16之间通过第二开关18连接,同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5和第二蓄电池17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继电器19,第二继电器19的输出端同时和第二开关18的输入端形成控制连接。
[0019]当阳光充足时,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0发电给第一电热循环泵11,增加循环谁温度,当阳光不足时,第一继电器14打开第一开关13,第一蓄电池12给第一电热循环泵11,增加循环谁温度;同样的,当阳光充足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5发电给第二电热循环泵16,增加循环谁温度,当阳光不足时,第二继电器19打开第二开关18,第二蓄电池17给第二电热循环泵16,增加循环谁温度。
[0020]由图2可知,在电加热锅炉1的两侧及上端罩设有一层加热膜20,该加热膜20的内壁和电加热锅炉1的两侧及上端之间形成一隔空架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包括一电加热锅炉,所述电加热锅炉位于鸭舍的上端,并通过第一循环泵、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散热模组接入第一鸭舍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内,形成第一循环端;以及通过第二循环泵、第二热交换器、第二散热模组接入第二鸭舍内,最终进入电加热锅炉内,形成第二循环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和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所述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一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一循环端热能;所述第二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接入第二循环端,并以太阳能和电能辅助的方式提供第二循环端热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式鸭舍冬季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能能源补偿系统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电热循环泵,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位于鸭舍的上端,所述第一电热循环泵位于第一热交换器、第一散热模组之间,所述第一蓄电池位于第一鸭舍内;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输出端和第一电热循环泵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输出端和第一蓄电池的电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且第一蓄电池的电输出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鑫袁卫峰褚新星刘修波付志鹏张中波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和康源生物育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