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敬一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87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一体化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板;固定架,其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风槽,所述固定架与安装板之间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脚架,其焊接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储液桶,其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端面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所述储液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进液管的前端连接有换热管,所述储液桶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风机。该永磁电机,具备较好的缓冲保护结构,且散热效果较好,解决了目前的永磁电机永磁体在高温环境或强烈撞击下易发生退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或损毁的问题。生退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或损毁的问题。生退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或损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永磁电机指使用永磁体作用定子或转子的电机,由于传统有刷电机在使用时易产生磨损或电火花等问题,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现在市面上常用电机大多为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就是一种常用的无刷电机,具有功率较高、噪音较小、重量较轻及体积较小等优点,就比如;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7769470B的一种超高速小型永磁电机,其包括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的右侧安装有电机轴,所述永磁电机的外壁安装有外壳,所述前侧板通过水管与后侧板相连,所述后侧板的顶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设有弯杆,所述弯杆的顶端安装有连扳。该超高速小型永磁电机,通过水管使冷却液进入到前侧板进水管的内部进行循环,有效的方便将冷却液灌入,降低永磁电机高速转动导致起发热,影响其使用寿命,过盖上顶盖转动转盘,使顶盖上的螺杆与转盘上的螺筒进行连接固定顶盖在进水管上,加强对进水管的保护与闭合,避免永磁电机在工作时造成冷却液的渗漏导致永磁电机的损坏,造成一定的损失;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9193983B的一种工农业生产用永磁电机,其包括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安装底座和机体外壳,电机本体内安装有转子铁芯和套设在转子铁芯外的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内固定插接有中心转轴,转子铁芯内端开凿有环形阵列分布的磁极槽,磁极槽内固定连接有永磁极,转子铁芯由多个硅钢片层叠而成,硅钢片外端开凿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凹口,可以实现通过改进转子结构,还有对定子进行有效散热和减震,多方面结合来显著提高永磁电机的抗退磁性,且采用智能化控制,达到减少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的目的,提高永磁电机的运行可靠性,进而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104009590B的一种永磁电机,其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前端盖、后端盖、轴承端盖、冷却片、冷凝器;所述的定子和转子安装在壳体内部,壳体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前端盖和后端盖,轴承安装在前端盖和后端盖内,轴承外侧安装轴承端盖,冷却片安装在定子和壳体内部,冷却片与外部的冷凝器连通,轴承端盖和前端盖及后端盖之间设有油密封槽。本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通过在定子和壳体上安装冷却片,冷却片与冷凝器连接,实现对电机的循环冷却,通过前端盖、后端盖与轴承端盖之间的油密封槽,大大提高了防尘效果。
[000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大多不具备较好的缓冲保护结构,且散热性能较差,导致永磁体在高温环境或强烈撞击下易发生退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或损毁,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永磁电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永磁电机大多不具备较好的缓冲保护结构,且散热性能较差,导致永磁体在高温环境或强烈撞击下易发生退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或损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且壳体的左右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并且壳体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二通风槽,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一体化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并且第二安装孔的内部连接有沉头螺钉;固定架,其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风槽,且第一通风槽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固定架与安装板之间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脚架,其焊接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所述脚架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阻尼块,并且阻尼块的下端安装有底板;储液桶,其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端面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所述储液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的前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前端连接有换热管,且进液管的下方设置有出液管,并且出液管的后端连接有开关阀,所述储液桶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风机。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风槽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架,在对电机主体进行散热时,风机通过第二通风槽向壳体内部鼓风,气流通过壳体内部后经第一通风槽流出,带走壳体内部热量,并帮助换热管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翅片在壳体的左右两端面从上至下均匀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翅片增大壳体的表面积,进而加快壳体的散热。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前后一一对应设置,且沉头螺钉的后端与第一安装孔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沉头螺钉起到连接固定板与连接板的作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关于安装板的中轴线等角度分布并对安装板起到支撑作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风槽设置在安装板的外侧,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架关于壳体的竖直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脚架的竖截面呈“L”字型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脚架对壳体起到支撑作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架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脚架的下端面与弹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当该永磁电机在使用时受到重力影响发生震动时,通过脚架在固定杆外侧上下滑动,挤压或拉伸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进而通过阻尼块吸收震动,从而对壳体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液管连接在换热管的后端,且出液管通过开关阀与储液桶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关阀能够控制出液管的启闭。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构成;第一连接管,其固定连接在进液管的前端;第二连接管,其固定连接在出液管的前端;第三连接管,其连接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热管起到换热的作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竖截面均呈圆弧形设置,且第一连接管贴合设置在壳体的外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竖截面均呈圆弧形设置,且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存在间隙,方便气流通过进行换热。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设置在壳体的正后方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机能够向壳体内部鼓风进行风冷散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永磁电机,具备较好的缓冲保护结构,且散热效果较好,解决了目前的永磁电机永磁体在高温环境或强烈撞击下易发生退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或损毁的问题;1、设有脚架、弹簧和阻尼块,通过脚架与固定杆之间滑动连接,当该永磁电机在使用时受到重力影响发生震动时,脚架在固定杆外侧上下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主体,且壳体的左右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并且壳体的后端面开设有第二通风槽,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一体化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前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并且第二安装孔的内部连接有沉头螺钉;固定架,其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风槽,且第一通风槽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固定架与安装板之间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脚架,其焊接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所述脚架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且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阻尼块,并且阻尼块的下端安装有底板;储液桶,其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端面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所述储液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的前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前端连接有换热管,且进液管的下方设置有出液管,并且出液管的后端连接有开关阀,所述储液桶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在壳体的左右两端面从上至下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敬一
申请(专利权)人:吴敬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