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281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给出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专业除尘人员对烟雾报警器进行除尘无需登高作业。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包括筒形的吸尘罩,吸尘罩罩口朝上,吸尘罩底部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底端接有风机,风机底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向上伸长则吸尘罩上升至罩住天花板上的具有多个侧吸烟口的烟雾报警器,风机经抽风管对罩在吸尘罩内的烟雾报警器进行抽风除尘;吸尘罩内侧壁的中部环周均布有多个导风板,上述导风板各自沿烟雾报警器侧壁的切线伸出,吸尘罩内侧壁的中部在其中两个导风板之间开设有对准烟雾报警器第一侧吸烟口的进风口。烟口的进风口。烟口的进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雾报警器领域,尤其是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N209842819U公开了挂墙式烟感探测器,其说明书[0036]段最后一句记载了“对进入迷宫3内的烟雾形成缓存效应”,即公开了迷宫3为吸烟口,见其图1可知迷宫3开设在烟感探测器侧壁上,故该烟感探测器为侧吸烟式。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通过侧壁的多个开口来吸烟而底部不开口,导致灰尘容易积存在烟雾报警器的内底壁上,故需要定期对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进行除尘,但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大多数装在天花板上,专业除尘人员需要爬梯登高作业能把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拆卸下来,登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给出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专业除尘人员对烟雾报警器进行除尘无需登高作业。
[0004]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包括筒形的吸尘罩,吸尘罩罩口朝上,吸尘罩底部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底端接有风机,风机底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向上伸长则吸尘罩上升至罩住天花板上的具有多个侧吸烟口的烟雾报警器,风机经抽风管对罩在吸尘罩内的烟雾报警器进行抽风除尘;吸尘罩内侧壁的中部环周均布有多个导风板,上述导风板各自沿烟雾报警器侧壁的切线伸出,吸尘罩内侧壁的中部在其中两个导风板之间开设有对准烟雾报警器第一侧吸烟口的进风口。
[0005]进一步地,吸尘罩腔下部放置有一条长条形扁带件,长条形扁带件环绕盘旋成多层结构的螺旋体,螺旋体以与吸尘罩同轴的方式装在吸尘罩内以承接烟雾报警器的灰尘,螺旋体远轴侧贴住吸尘罩内侧壁,近轴侧对齐抽风管顶管口边缘。
[0006]进一步地,长条形扁带件两侧翘起且中部凹陷;螺旋体的近轴侧对齐抽风管的管口边缘,该管口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竖封板,竖封板顶部连接位于螺旋体最底层的长条形扁带件的近轴侧。
[0007]进一步地,吸尘罩侧壁上部为一圈可轴向朝上拉伸的硅胶。
[0008]进一步地,包括漏斗,漏斗经抽风管顶管口轴向陷入到抽风管内,漏斗顶端对齐抽风管顶管口,底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装有可复位的铰簧,两个铰簧上分别装有左活动板和右活动板封闭漏斗底口。
[0009]进一步地,抽风管内设有隔尘网,其位于漏斗下方,隔尘网与漏斗之间为存尘腔,存尘腔储存被风机吸入到抽风管内的灰尘。
[0010]进一步地,吸尘罩底部具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抽风管。
[0011]进一步地,导风板远端与烟雾报警器本体侧壁之间留有空隙。
[0012]进一步地,罩口内设有导向板以引导吸尘罩罩住烟雾报警器和留出上述空隙。
[0013]进一步地,罩口顶沿设有缓冲垫。
[0014]有益效果在于:专业除尘人员手持伸缩杆使伸缩杆伸长顶住天花板,吸尘罩如上述地罩住天花板上的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此状态下吸尘罩内的导风板和进风口水平对齐烟雾报警器本体侧壁的多个侧吸烟口。专业除尘人员启动风机进行抽风除尘,外部空气流入进风口抵达导风板,受导风板导向沿烟雾报警器本体侧壁切线离开导风板进入到烟雾报警器本体侧壁的第一侧吸烟口,带起烟雾报警器本体内的灰尘经烟雾报警器本体侧壁的其他侧吸烟口吹出到烟雾报警器和吸尘罩内侧壁之间,这些灰尘被吸尘罩的内侧壁或其他导风板挡住,然后就被吸入到抽风管内储存。专业除尘人员随后关停风机,这样就完成抽风除尘了,全程无需登高作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除尘装置的纵截面视图;
[0016]图2是吸尘罩的导风板处的横剖视图;
[0017]图3是长条形扁带件盘旋成的螺旋体的立体视图;
[0018]图中:1、吸尘罩;2、导风板;3、硅胶;4、缓冲垫;5、长条形扁带件;6、抽风管;7、隔尘网;8、烟雾报警器本体;9、进风口;10、竖封板;11、近轴侧;12、漏斗;13、存尘腔;14、右活动板;15、左活动板;16、凹陷处;17、风机;18、伸缩杆;19、吸尘罩的轴;20、空隙;21、导向板;22、螺旋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吸尘罩1为筒形,罩口朝上,罩口顶沿设有缓冲垫4,罩口内装有导向板21。吸尘罩1底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抽风管6,抽风管6底端接有风机17,风机17底部接有伸缩杆18。
[0021]吸尘罩1侧壁上部为一圈硅胶3。吸尘罩1内侧壁的中部环周均布有多个导风板2,如图2所示,吸尘罩1内侧壁的中部在其中两个导风板2之间开设有进风口9。吸尘罩1腔下部放置有一条如图3所示的长条形扁带件5,长条形扁带件5环绕盘旋成螺旋体22,螺旋体22为多层结构,以与吸尘罩1同轴的方式安装在吸尘罩1内(吸尘罩的轴19见图1)。螺旋体22远轴侧贴住吸尘罩1内侧壁,近轴侧11对齐抽风管6顶管口边缘,顶管口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竖封板10,竖封板10顶部连接位于螺旋体22最底层的近轴侧11。
[0022]如图1所示,漏斗12经抽风管6顶管口轴向陷入到抽风管6内,漏斗12顶端对齐抽风管6顶管口,底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装有可复位的铰簧,两个铰簧上分别装有左活动板15和右活动板14,左活动板15和右活动板14常态下封闭漏斗12底口。抽风管6内设有隔尘网7,其位于漏斗12下方,隔尘网7与漏斗12之间为存尘腔13。
[0023]图1中,硅胶3处于可拉伸的轴向层叠状态。专业除尘人员预先从产品资料中查得天花板上的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厚度,把硅胶3轴向朝上拉伸到适配该厚度,硅胶3维持此拉伸状态就能保证吸尘罩腔的深度足以罩住烟雾报警器。专业除尘人员站在地面,一手握住伸缩杆18的下部,另一手向上拉伸伸缩杆18的上部,伸缩杆就向上伸长,吸尘罩1和抽风管6就随之上升,升至接近天花板处,吸尘罩1就在导向板21引导作用下罩住天花板上的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直至吸尘罩1的缓冲垫4向上顶到天花板,此状态如图2所示,各个导
风板2远端与烟雾报警器本体8侧壁之间在导向板21的引导作用下都留有空隙20,这些导风板2的延长线与烟雾报警器本体8的侧壁相切,进风口9和多个导风板2水平对齐烟雾报警器本体8侧壁的多个侧吸烟口。
[0024]安装完成后,启动风机17向下抽风,左活动板15和右活动板14受风压驱使向下翻转打开漏斗12底口,则外界气流从吸尘罩1侧壁中部的进风口9流入到吸尘罩1内。流入进风口9的气流分为大、小两股气流,大股气流抵达导风板2,受导风板2导向沿烟雾报警器本体8侧壁切线离开导风板2进入到烟雾报警器本体8侧壁的第一侧吸烟口,带起烟雾报警器本体8内的灰尘,经烟雾报警器本体8侧壁的其他侧吸烟口吹出到烟雾报警器和吸尘罩1内侧壁之间。吹出的灰尘有的成团有的不成团。不成团的灰尘被吸尘罩1内侧壁或其他导风板2挡住,下落到长条形扁带件5的最顶层上被承接,受风机17产生的风压驱使沿着螺旋体22逐层往下盘旋滑落至长条形扁带件5最底层的末端进而滑离螺旋体22,再经漏斗12底口被风机17吸入到抽风管6的存尘腔13内储存。成团的灰尘也和不成团的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的吸尘罩,吸尘罩罩口朝上,吸尘罩底部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底端接有风机,风机底端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向上伸长则吸尘罩上升至罩住天花板上的具有多个侧吸烟口的烟雾报警器,风机经抽风管对罩在吸尘罩内的烟雾报警器进行抽风除尘;吸尘罩内侧壁的中部环周均布有多个导风板,上述导风板各自沿烟雾报警器侧壁的切线伸出,吸尘罩内侧壁的中部在其中两个导风板之间开设有对准烟雾报警器第一侧吸烟口的进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罩腔下部放置有一条长条形扁带件,长条形扁带件环绕盘旋成多层结构的螺旋体,螺旋体以与吸尘罩同轴的方式装在吸尘罩内以承接烟雾报警器的灰尘,螺旋体远轴侧贴住吸尘罩内侧壁,近轴侧对齐抽风管顶管口边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吸烟式烟雾报警器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条形扁带件两侧翘起且中部凹陷;螺旋体的近轴侧对齐抽风管的管口边缘,该管口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竖封板,竖封板顶部连接位于螺旋体最底层的长条形扁带件的近轴侧。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周覃宗林梁泳宁梁焯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琮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