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77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所述中柱顶部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设置有隔水胶条,所述中柱前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连通于储水槽的第一排水孔,所述活动玻扇和底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换框,所述第二转换框顶部设置有连通于室外的第二排水孔,设置的储水槽可以暂时存储从固定扇缝隙进入到型材内的雨水,并通过第一排水孔将储水槽的雨水排出,设置的第一挡板和隔水胶条可进一步防止雨水过量导致的渗入窗内部,设置的第二排水孔用于排出从活动玻扇底下的缝隙中进入的雨水,保证雨水正常排出,防止雨水渗透进窗型材的其他地方,从而防止雨水影响到平开窗的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平开窗的
,尤其涉及了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给住宅内部提供充分的采光条件,也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程度,窗户是必备的建筑附属结构,现有的平开窗内部都是在型材之间缝隙中设置密封条,通过密封条来进行防水、隔音等效果,配合型材上外凸起的挡水边阻挡雨水,使雨水在型材预设的排水通道内流向排水孔,从排水孔流出,但是遇上暴雨等恶劣天气,进水量大于排水量就会导致雨水超过室内侧挡水边的高度流向窗内其他结构,加快老化密封胶等结构,影响平开窗质量,还可能雨水会灌入窗扇之中渗入室内,难以顺利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以达到顺利排水雨水,防止雨水影响窗型材内部结构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包括有中柱、活动玻扇和底框,所述中柱顶部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设置有隔水胶条,所述中柱前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连通于储水槽的第一排水孔,且连接板底部连接有第一转换框,所述连接板和第一转换框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所述活动玻扇和底框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换框,所述活动玻扇设置有分别抵接于第一转换框和第二转换框的第一密封胶,所述第二转换框顶部设置有用于向室外排水的第二排水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中柱顶部设置有固定扇,所述隔水胶条抵接于固定扇底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框顶部设置有抵接于中柱的第二密封胶。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框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位于第二排水孔的下方,所述底框设置有连接于第一凹槽的第三排水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换框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排水孔设置于第二凹槽底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转换框底部设置有抵接于第二挡板顶部的第三密封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框后侧设置有抵接于第二转换框的第二防水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储水槽可以暂时存储从固定扇缝隙进入到型材内的雨水,并通过第一排水孔将储水槽的雨水排出,设置的第一挡板和隔水胶条可进一步防止雨水过量导致的渗入窗内部,设置的第二排水孔用于排出从活动玻扇底下的缝隙中进入的雨水,保证雨水正常排出,防止雨水渗透进窗型材的其他地方,从而防止雨水影响到平开窗的质量,还能防止雨水渗入室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转换框、中柱和活动玻扇的连接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转换框、活动玻扇和底框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5]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0016]图中:中柱1、活动玻扇2、底框3、第一转换框4、第二转换框5、固定扇6、储水槽11、第一挡板12、隔水胶条13、连接板14、第一排水孔15、第一凹槽31、第二挡板32、第三排水孔33、第三密封胶34、第一防水胶41、第二密封胶42、第一密封胶51、第二排水孔52、第二凹槽53、第二防水胶5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中柱1、活动玻扇2和底框3,所述中柱1顶部设置有储水槽11,所述储水槽11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2顶部设置有隔水胶条13,所述中柱1前侧设置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开设有连通于储水槽11的第一排水孔15,且连接板14底部连接有第一转换框4,所述连接板14和第一转换框4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41,所述活动玻扇2和底框3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换框5,所述活动玻扇2设置有分别抵接于第一转换框4和第二转换框5的第一密封胶51,所述第二转换框5顶部设置有用于向室外排水的第二排水孔52,还包括有顶框和固定扇6,固定扇6设置于中柱1顶部,顶框设置于固定扇顶部,所述中柱1、底框3后端均设置有内框,所述内框上还设有密封胶。
[0019]本技术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设置的储水槽11可以暂时存储从固定扇6缝隙进入到型材内的雨水,并通过第一排水孔15将储水槽11的雨水排出,设置的第一挡板12和隔水胶条13可进一步防止雨水过量导致的渗入窗内部,设置的第二排水孔52用于排出从活动玻扇2底下的缝隙中进入的雨水,储水槽11在暴雨等雨水量大的时候可暂时存储雨水,给雨水一定的空间保证雨水不会渗入损坏其他结构,同时保证雨水正常排出,防止雨水渗透进窗型材的其他地方,从而防止雨水影响到平开窗的质量,还能防止雨水渗入室内。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柱1顶部设置有固定扇6,所述隔水胶条13抵接于固定扇6底部,所述连接板14顶部设置有抵接于固定扇6的密封胶,可增加防水效果。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框4顶部设置有抵接于中柱1的第二密封胶42,主要用于配合第一防水胶41,实现双重防护,提高密封性,即使第一防水胶41老化导致渗水,第二密封胶42还可以起到防水等效果。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框3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1,且第一凹槽31位于第二排水孔52的下方,所述底框3设置有连接于第一凹槽31的第三排水孔33,第二排水孔52排出的雨水从第三排水孔33排出室外,第三排水孔33设置于底框3前侧连通于室外。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换框5顶部设置有第二凹槽53,所述第二排水孔52设置于
第二凹槽53底部,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53可起到双重储水效果,提高储水量,而且在排水孔上设凹槽可利用储存的雨水提供的压力使雨水可快速通过排水孔排出。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31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挡板32,所述第二转换框5底部设置有抵接于第二挡板32顶部的第三密封胶34。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框3后侧设置有抵接于第二转换框5的第二防水胶55,第二防水胶55与第一防水胶41一样,用于提高密封性,可抵挡部分雨水进入,而且也能提供隔热,隔音效果。
[0026]综上所述,现有平开窗一般设有固定扇6和可开启的活动玻扇2,固定扇6和活动玻扇2与外框之间的缝隙中都会存在雨水进入的问题,现有主要通过在缝隙中设置密封胶防止雨水进入,也有设置排水通道便于雨水排出,而当雨水量过大时,密封胶也不能做到完全不进水,而且随着长期使用密封胶会老化,排水通道排水速度不足以及时排出就会存在雨水灌入窗内的其他地方。
[0027]而通过在中柱1上设置储水槽11,收集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包括有中柱(1)、活动玻扇(2)和底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1)顶部设置有储水槽(11),所述储水槽(11)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2)顶部设置有隔水胶条(13),所述中柱(1)前侧设置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开设有连通于储水槽(11)的第一排水孔(15),且连接板(14)底部连接有第一转换框(4),所述连接板(14)和第一转换框(4)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41),所述活动玻扇(2)和底框(3)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换框(5),所述活动玻扇(2)设置有分别抵接于第一转换框(4)和第二转换框(5)的第一密封胶(51),所述第二转换框(5)顶部设置有用于向室外排水的第二排水孔(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窗防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1)顶部设置有固定扇(6),所述隔水胶条(13)抵接于固定扇(6)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燕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爱的美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