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262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墙体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保温层和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包括第一骨架、通过多个连接杆与第一骨架连接的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通过混凝土构成中间为保温腔的墙体保温框架,所述保温腔内设置有保温层。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墙体保温框架可以避免保温层脱落,延长整体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保温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连接杆可以使整体金属骨架与混凝土之间贴合的更加牢固,使保温层在浇筑的墙体内部固定的更加稳固;通过设置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工作人员对装配式住宅的装配效率,节省了住宅装配的时间。节省了住宅装配的时间。节省了住宅装配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墙体保温
,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墙体保温结构都是通过固定架固定到墙壁上,由于整体保温机构裸露在墙体在外,长时间受雨淋日晒,保温结构很容易发生腐蚀,造成保温层不稳定,易脱落,影响保温效果,而且在装配式住宅进行墙体保温时,安装非常繁琐,费事费力,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和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包括第一骨架、通过多个连接杆与第一骨架连接的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通过混凝土构成中间为保温腔的墙体保温框架,所述保温腔内设置有保温层。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由多个钢筋交叉排列固定构成,所述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构造相同。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关于连接杆长度的中线对称。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位于保温腔内。
[0008]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发泡水泥保温浆料、发泡陶瓷保温浆料、发泡玻璃保温浆料、聚氨酯保温浆料、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珍珠岩保温浆料、无机微孔发泡保温浆料或有机发泡保温浆料制成。
[0009]一种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1)、将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通过连接杆连接一起构成墙体金属架;2)、用多个模板把墙体金属架搭建成回字型的浇筑槽;3)、向浇筑槽内浇灌混凝土制成回字型的墙体保温框架;4)、选取一种保温浆料或者由多种保温浆料混合后形成的新型浆料作为浇灌保温浆料;5)、向墙体保温框架内的保温腔浇灌保温浆料,制成保温层墙体。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腔内的内模板上开设有多个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与连接杆配合使用。
[0011]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墙体保温框架可以避免保温层脱落,延长整体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保温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骨架、第二骨架和连接杆可以使整体金属骨架与混凝土之间贴合的更加牢固,使保温层在浇筑的墙体内部固定的更加稳固;通过设置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工作人员对装配式住宅的装配效率,节省了住宅装配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金属骨架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局部模板结构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连接杆;2、保温腔;3、墙体保温框架;4、第一骨架;5、第二骨架;6、内模板;61、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和金属骨架,金属骨架包括第一骨架4和第二骨架5,第一骨架4由多个钢筋呈田字形均匀交叉排列构成,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形状构造相同,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之间固定多个连接杆1,连接杆1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匀的固定在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之间,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上构成墙体金属架,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关于连接杆1长度的中线对称。
[0016]用多个模板在墙体金属架的周围搭建成浇筑槽,浇筑槽搭建成回字形的浇筑框架,浇筑槽的中间设置为保温腔2,位于保温腔2内的多个内模板6上均开设有多个弧形孔61,弧形孔61开设在内模板6的上下两端,下部的内模板6与上部的内模板6固定连接成一个大隔板,两块内模板6上的弧形孔61对接成一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部有连接杆1穿过,这样设置方便模板进行对接和拆卸,使工作人员在进行浇筑墙体保温框架时,使框架浇筑的更加方正,使浇筑后形成的保温腔符合工作人员的施工需求,避免浇筑后的墙体保温框架不均匀,影响保温腔内正常浇筑浆料,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连接杆1位于保温腔2内,在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制成墙体保温框架3,墙体保温框架3为回型框构造,中间的保温腔2浇筑具有保温的浆料制成保温层墙体,保温层由发泡水泥保温浆料、发泡陶瓷保温浆料、发泡玻璃保温浆料、聚氨酯保温浆料、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珍珠岩保温浆料、无机微孔发泡保温浆料或有机发泡保温浆料制成,这些保温材料均与水搅拌混合制成保温浆料,在往保温腔内进行浇灌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保温浆料混合进行浇灌形成保温层,提高保温效果。
[0017]一种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为:1)、将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通过连接杆1连接在一起构成墙体金属架;2)、用多个模板把墙体金属架搭建成回字形的浇筑槽;3)、向浇筑槽内浇灌混凝土制成回字形的墙体保温框架3;4)、选取一种保温浆料或者由多种保温浆料混合后形成的新型浆料作为浇灌保温浆料;5)、向墙体保温框架内的保温腔浇灌保温浆料,制成保温层墙体。
[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多个钢筋均匀交叉排列进行焊接,焊接后的第一骨架4上呈现有多个田字的形状,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构造相同,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之间均匀焊接有多个连接杆1,连接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上制成墙体金属架,之后工作人员用多块模板在墙体金属架的四周搭建一个回型的浇筑框架,模板有多块外模板、多块内模板6和多块侧板构成,内模板6上位于保温腔2内,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弧形孔61,多个内模板6上下连接,多个弧形孔组合成圆形通孔,圆形通孔把连接杆1卡入到模板上,避免连接杆1影响模板设置,使模板不能构成回字型的浇筑槽,影响施工,外模板与侧板均为矩形板块,外模板、内模板6与侧板均有钢钉进行连接固定形成浇筑槽;之后工作人员在浇筑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制成回型构造的墙体保温框架3,在墙体保温框架3的内部形成一个保温腔2,连接杆1位于保温腔2内,然后在保温腔2的内部浇灌保温的浆料制成保温层墙体,此时墙体保温结构制成,这样设置可以对墙体进行模块化制作,对装配式房屋节省了墙体的制作时间,提高了房屋的装配效率。
[00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层和金属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包括第一骨架(4)、通过多个连接杆(1)与第一骨架(4)连接的第二骨架(5),所述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通过混凝土构成中间为保温腔(2)的墙体保温框架(3),所述保温腔(2)内设置有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4)由多个钢筋交叉排列固定构成,所述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构造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4)与第二骨架(5)关于连接杆(1)长度的中线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位于保温腔(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发泡水泥保温浆料、发泡陶瓷保温浆料、发泡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功张功利张明慧李宝琦王洁关泽尘张俊伟李仁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迅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