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供精准阻抗和大电流通流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19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供精准阻抗和大电流通流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罩壳;在金属罩壳的负载侧及电源侧均设有一个通流铜排及一个接地铜排;通流铜排与金属罩壳之间设有绝缘端子;在金属罩壳的负载侧还设有BNC接口信号端子;金属罩壳内设有匹配电阻R1、匹配电阻R2、隔直电容C1、隔直电容C2以及隔离高频用电感L。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的电阻和电容均采用串并联结构组合而成,使该装置可以满足大电流通流要求,并可以在高压和恶劣的供电环境下工作,并提供理想的测试阻抗。并提供理想的测试阻抗。并提供理想的测试阻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供精准阻抗和大电流通流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兼容试验装置,该装置用于传导发射测试,并能隔离来自电网的干扰,提供阻抗匹配功能。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兼容测试用于检测电子电气产品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人体、电网以及其它正常工作产品的影响,其中传导发射是众多电磁兼容测试项目中最为重要的项目。而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应用于传导发射测试,将被测设备的电磁干扰以电压信号的方式传递给测量接收机。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线性阻抗稳定网络能有效隔离电网干扰,并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线路阻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隔离电网干扰并能够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线路阻抗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提供精准阻抗和大电流通流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罩壳,金属罩壳的一侧为负载侧、另一侧为电源侧;在金属罩壳的负载侧及电源侧均设有一个通流铜排及一个接地铜排,位于金属罩壳负载侧的通流铜排为输出端子,位于金属罩壳电源侧的通流铜排为输入端子,接地铜排为接地端子;通流铜排与金属罩壳之间设有绝缘端子;在金属罩壳的负载侧还设有BNC接口信号端子;
[0005]金属罩壳内设有匹配电阻R1、匹配电阻R2、隔直电容C1、隔直电容C2以及绕线骨架;匹配电阻R2以及隔直电容C2靠近金属罩壳的负载侧,匹配电阻R2和隔直电容C2的一端与BNC接口信号端子连接固定;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负载侧的通流铜排相互紧固,匹配电阻R2的另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负载侧的接地铜排相连;
[0006]匹配电阻R1和隔直电容C1靠近金属罩壳的电源侧,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电源侧的通流铜排相互紧固,匹配电阻R1的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电源侧的接地铜排相连,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
[0007]在绕线骨架上缠绕利兹线作为隔离高频用电感L,隔离高频用电感L两侧的线头通过裸形端子与分别与金属罩壳电源侧及负载侧的通流铜排相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通流铜排的一端为螺栓,通流铜排的螺栓端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端子和所述金属罩壳后,通过紧固件固定。
[0009]优选地,在所述通流铜排上加装用于与电磁兼容测试中的通用型端子互连的小电流端子。
[0010]优选地,所述匹配电阻R1选用单只大功率铝壳电阻;所述匹配电阻R2采用多只电阻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所述隔直电容C1以及所述隔直电容C2均采用多只电容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
[0011]优选地,所述隔离高频用电感L的电感量在10kHz

10MHz的频率范围内稳定在50μH;所述隔直电容C1为8μF;所述匹配电阻R1为5Ω;所述隔直电容C2为0.25μF;所述匹配电阻R2为1kΩ。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内的电阻和电容均采用串并联结构组合而成,使该装置可以满足大电流通流要求,并可以在高压和恶劣的供电环境下工作,并提供理想的测试阻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线性阻抗稳定网络的电路结构图;
[0014]图2为GJB151B

2013中规定的阻抗值(实线)与实测阻抗值(虚线)曲线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内部构造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线性阻抗稳定网络主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左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安装小电流端子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0]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军标电磁兼容测试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以下简称LISN),LISN的电路拓扑结构为如图1所示的π型电路网络,该π型电路网络的“上横”部位为隔离高频用电感L,它可以抑制由电源侧向负载侧或是由负载侧向电源侧传导的高频电磁干扰,同时它的电感量在10kHz

10MHz的频率范围内要求稳定在50μH。π型电路网络的左半部份为8μF隔直电容C1与5Ω匹配电阻R1的串联支路,它从LISN的电源侧提供了一条到大地的通路。π型电路网络右半部份为0.25μF隔直电容C2与1kΩ匹配电阻R2的串联支路,它从LISN负载侧提供了另一条到大地的通路。以上提及的各器件参数精度需要严格保证,因为它们最终会影响LISN的分压系数和阻抗这两个性能参数。在隔直电容C2和匹配电阻R2之间装有BNC接口信号端子,该BNC接口信号端子用于采集匹配电阻R2上的电压信号,并外接测量接收机,由此可对电路中的干扰信号采集、分析。在隔离高频用电感L两侧分别接有铜排形式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
[0021]LISN的一种具体实现结构如图3至图6所示,包括金属罩壳3,本实施例中,金属罩壳3采用铝材质制成,表面经氧化处理,重量轻、不易生锈且加工环保。金属罩壳3的一侧为负载侧,另一侧为电源侧。在金属罩壳3的负载侧及电源侧均设有一个通流铜排1及一个接地铜排7。通流铜排1的一端为螺栓,将通流铜排1的螺栓端依次穿过绝缘端子2和金属罩壳3后,通过紧固件将其固定。绝缘端子2采用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使得通流铜排1与金属罩壳之间通过高强度绝缘材料进行绝缘,爬电距离为20mm以上,满足国际标准中对于工作电压为1000VDC/440VAC时爬电距离的要求。通流铜排1的通流面积为100mm2,使得LISN具有100A的通流能力。位于金属罩壳3负载侧的通流铜排1为输出端子,位于金属罩壳3电源侧的通流
铜排1为输入端子。通流铜排1上亦可加装小电流端子14,方便与电磁兼容测试中的通用型端子(香蕉端子、裸形端子)的互连。LISN两侧的接地铜排7作为接地端子,方便特殊情况下接地使用。金属罩壳3的负载侧还固定有BNC接口信号端子4。
[0022]金属罩壳3内设有匹配电阻R1、匹配电阻R2、隔直电容C1、隔直电容C2以及绕线骨架10。匹配电阻R2以及隔直电容C2靠近金属罩壳3的负载侧,匹配电阻R2和隔直电容C2的一端与BNC接口信号端子4尾部的焊接片焊接固定。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3负载侧的通流铜排1的螺栓端紧固,匹配电阻R2的另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3负载侧的接地铜排7相连。
[0023]匹配电阻R1和隔直电容C1靠近金属罩壳3的电源侧,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3电源侧的通流铜排1的螺栓端紧固,匹配电阻R1的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3电源侧的接地铜排7相连,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
[0024]本实施例中,匹配电阻R1选用单只大功率铝壳电阻,匹配电阻R2和隔直电容C1、C2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供精准阻抗和大电流通流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罩壳,金属罩壳的一侧为负载侧、另一侧为电源侧;在金属罩壳的负载侧及电源侧均设有一个通流铜排及一个接地铜排,位于金属罩壳负载侧的通流铜排为输出端子,位于金属罩壳电源侧的通流铜排为输入端子,接地铜排为接地端子;通流铜排与金属罩壳之间设有绝缘端子;在金属罩壳的负载侧还设有BNC接口信号端子;金属罩壳内设有匹配电阻R1、匹配电阻R2、隔直电容C1、隔直电容C2以及绕线骨架;匹配电阻R2以及隔直电容C2靠近金属罩壳的负载侧,匹配电阻R2和隔直电容C2的一端与BNC接口信号端子连接固定;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负载侧的通流铜排相互紧固,匹配电阻R2的另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负载侧的接地铜排相连;匹配电阻R1和隔直电容C1靠近金属罩壳的电源侧,隔直电容C1的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电源侧的通流铜排相互紧固,匹配电阻R1的一端与位于金属罩壳电源侧的接地铜排相连,隔直电容C1的另一端与匹配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在绕线骨架上缠绕利兹线作为隔离高频用电感L,隔离高频用电感L两侧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埃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