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179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包括L型安装座,所述L型安装座的中心处安装有蹲厕池,所述蹲厕池的四个面均固定安装有瓷砖面,所述蹲厕池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水孔,所述蹲厕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L型安装座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蹲厕池人员是否离开,通过水泵将储液腔内部的水喷出,便于对蹲厕池的表面进行清理处理,并控制电热丝和气泵的配合,将加热的空腔通过出气孔排出,便于对蹲厕池表面进行快速烘干处理,通过热风能够对蹲便池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取代传统的通过人工清理,不仅保证了清理效果,而且降低了工人强度。而且降低了工人强度。而且降低了工人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公厕
,涉及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共厕所,简称公厕,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医院、影院、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厕所,根据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等级、空间特征、冲洗方式、管理方式或投资渠道等,公共厕所有多种分类。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6910293U”公开了“一种智能公厕快速清洗系统”,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检测装置、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用于冲洗公厕内的待清洗面,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待清洗面的使用状况并反馈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用于驱动清洗装置的工作。本设计通过主控模块对使用者数量分析,在判断无使用者情况下,按设定时间进行快速自动冲洗,亦可以由人工一键控制启动快速自动冲洗,无需人反复打扫清洗和看管,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和清洗的水资源。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仅仅对蹲厕池内部进行了冲洗,没有对蹲厕池表面进行清理,容易造成蹲厕池表面粘附大量的污物,传统的方式为人工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影响蹲厕池的洁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包括L型安装座,所述L型安装座的中心处安装有蹲厕池,所述蹲厕池的四个面均固定安装有瓷砖面,所述蹲厕池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水孔,所述蹲厕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L型安装座穿插连接,所述L型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L型安装座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顶部设置有喷头,所述L型安装座的中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液端与多个喷头连通,所述L型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设备腔,所述设备腔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设备腔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出气孔连通,所述设备腔顶端和底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绝缘块,位置对正的两个所述绝缘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电热丝。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蹲厕池人员是否离开,通过水泵将储液腔内部的水喷出,便于对蹲厕池的表面进行清理处理,并控制电热丝和气泵的配合,将加热的空腔通过出气孔排出,便于对蹲厕池表面进行快速烘干处理,通过热风能够对蹲便池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取代传统的通过人工清理,不仅保证了清理效果,而且降低了工人强度。
[0007]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中,所述设备腔与进气孔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对气体进行过滤。
[0008]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中,所述L型安装座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人员是否离开。
[0009]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中,所述L型安装座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蹲厕池的冲水。
[0010]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中,所述蹲厕池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0011]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中,所述水泵、气泵和电热丝均通过控制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器控制用电器工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的优点为:通过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蹲厕池人员是否离开,通过水泵将储液腔内部的水喷出,便于对蹲厕池的表面进行清理处理,并控制电热丝和气泵的配合,将加热的空腔通过出气孔排出,便于对蹲厕池表面进行快速烘干处理,通过热风能够对蹲便池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取代传统的通过人工清理,不仅保证了清理效果,而且降低了工人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的设备腔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L型安装座;2、红外传感器;3、进水管;4、喷头;5、出气孔;6、蹲厕池;7、排水孔;8、瓷砖面;9、排污管;10、空腔;11、控制器;12、储液腔;13、水泵;14、设备腔;15、过滤网;16、进气孔;17、绝缘块;18、气泵;19、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包括L型安装座1,L型安装座1的中心处安装有蹲厕池6,蹲厕池6的四个面均固定安装有瓷砖面8,蹲厕池6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水孔7,蹲厕池6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管9,排污管9与L型安装座1穿插连接,L型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空腔10,空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L型安装座1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5,出气孔5的顶部设置有喷头4,L型安装座1的中部开设有储液腔12,储液腔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储液腔12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3,水泵13的出液端与多个喷头4连通,L型安装座1的底部开设有设备腔14,设备腔14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6,设备腔14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8,气泵18的出气端与出气孔5连通,设备腔14顶端和底端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绝缘块17,位置对正的两个绝缘块17之间固定安装有电热丝19。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设备腔14与进气孔16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5,对气体进行过滤,L型安装座1一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2,红外传感器2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储液腔12的底端开设有与排水孔7连通
的通道,通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控制储液腔12内部水的流出,蹲厕池6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水泵13、气泵18和电热丝19均通过控制器11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20]具体实施,当红外传感器2感应蹲厕池6人员离开后,打开电磁阀对蹲厕池6进行冲刷,同时打开水泵13,通过水泵13将储液腔12内部的水通过喷头4喷出,便于对蹲厕池6的表面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成后,打开电热丝19和气泵18,电热丝19对设备腔14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处理,加热的气体通过气泵18抽入并通过出气孔5喷出,便于对清洗的蹲厕池6避免进行高温烘干消毒处理,取代传统通过人工清理,不仅保证了清理效果,而且降低了工人强度。
[002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厕用快速清洗系统,包括L型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安装座(1)的中心处安装有蹲厕池(6),所述蹲厕池(6)的四个面均固定安装有瓷砖面(8),所述蹲厕池(6)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水孔(7),所述蹲厕池(6)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与L型安装座(1)穿插连接,所述L型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1),所述L型安装座(1)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5),所述出气孔(5)的顶部设置有喷头(4),所述L型安装座(1)的中部开设有储液腔(12),所述储液腔(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储液腔(12)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出液端与多个喷头(4)连通,所述L型安装座(1)的底部开设有设备腔(14),所述设备腔(14)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6),所述设备腔(14)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泵(18),所述气泵(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善瀛殷立学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金众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